现实高原之“显”,精神还乡之“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实高原之“显”,精神还乡之“隐”

——封期任散文诗《高原随笔》的阅读体验

敬笃


    任何一种文体,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语言”的问题。当我们重拾这个话题的时候,那么我们也就回到了语言本身。语言给我们带来什么?让我们如何去思考?思考什么?这一系列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找寻答案,从而实现对语言自身内在一致性的理解。语言在言说存在,而存在者作为“物”即将显示于视线之内,于是“言之有物”也随之显现。

    散文诗作为一种并不年轻的文体,一直以来都未受到重视,也未得到文学史的正视。虽然近年来,在中国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散文诗旋风”,但由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及作者群体,目前还未得到其应有的位置。从目前的散文诗阵地来看,国内文坛正在一步步的给予散文诗以足够的关怀,散文诗的发展势头十足。

    当一种文体走向成熟的时候,我们也将面临一个文体,那就是这个文学样式该如何定位?该如何写?写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散文诗,如果将其拆分开来,是否就是散文与诗的合体,或者是散文化的诗,或者是诗化的散文。我想对于散文诗作者而言,在其内心深处,绝不敢苟同这种字面的解释学阐述。如果我们将散文诗的形式忘却,从其语言自身出发,去寻求文本的诗意或者价值,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反思,或许更有意义。

    当我打开封期任的散文诗《高原随笔》时,我被一种清新的文风所吸引。可是,当诗人问我是否对此有评价的时候,我是茫然的,甚至不知该如何去下手。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未做过散文诗的评论,甚至散文诗的阅读量也不是很大,实在是不敢班门弄斧,在此也只能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验。

    就散文诗的语言而言,和诗、和散文都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个体书写的区别而已。散文诗,看起来很容易写,实际上却是很难的,这要求作者有很高的语言功底,才能从本质上驾驭这种文体。

    《对折空白》中的语言美而不娇。“美丽止于云霞”、“小草低吟,成一片辽阔的草场”、“一声牧笛,穿透山的胸膛”、“云天上行走”、“折叠流淌的阳光”,这些美不胜收的景,映在心底,脑际泛起一幅“世外桃源”的图画。在高原上的心境,广阔而干净,自然而纯粹。无论是白云,还是牛羊都在自由中徜徉。“对折空白”空白之内,可以构筑精神之美。在高原上的纯洁与自由,阔大之境,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作者说,“我做一只雄鹰,何?”一种叩问,加强了语气,言说了胸怀,让文章迅速升华。于是便有了“折断翅膀也要飞过悬崖”的勇气和魄力。这一切的结局,来自于之前高原的魅力。这就是由“美”上升到“魅”的过程,也是有言说之外,引起我们思索的“物”。所看到的高原之美,来自于形而下的实体之景,而那一只雄鹰,给我们展示了形而上的理想与抱负。

    《折叠时光》中语言的表意性强烈。具体的意象层次分明的出现在诗中,我们按照顺序剔出来,“高山”、“白云”、“词语”、“草木”、“羊群”、“文人墨客”、“小草”、“头颅”、“苍鹰”、“山峰”、“冰川”、“村庄”、“尘埃”、“云烟”、“肉体”、“风雨雷电”、“雀鸟”等等这些与高原休戚相关的意象,逐一展现在我们视线之内,于是语言便可是想歪扩张。这些看似唏嘘平常的事物,经过诗人之手重构,关于诗之世界,便应运而生了。折叠的时光,从高原而来,那些藏匿于高山背后的密码,化作符号藏于语词背后。高原生活中的影像,被诗人抽丝剥茧般的剖离开来,还原生活之实,于是那渴望的宁静与安闲,也就铺陈而出。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貌似这尘世的喧嚣,似乎与诗人无关。诗人在结尾处沿袭着,组章的格,“我做一片白云,如何?”白云的闲适,是遥不可及的,是高山仰止的,而我们只是在追,在理想的天空下继续追索,“全身裹满紫外线的云团”留给我们的是疑惑、是憧憬、是未来、抑或者是过往的遐思。

    《倒叙时光》中的语言凝练而舒张。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熟悉的语词,可这些熟悉的语词,总是显得极为陌生,这个陌生便是诗人之思。语言的张力在于言外之意,言外之境。诗人把“草”作为与阳光对话,与高原对话的主体,从草的卑微出发,寻找草的坚韧,而后那草的精神便跃然于纸。那些与草相关的“物”,在倒叙的时光里和草发生关系,或远或近,或亲或疏,深入骨子里的是诗,是思。作为主体性的“我”,再一次出现在诗的末尾,同样的叩问,“我做一根草,如何?”草在诗人这里有什么寓意?到底是哪一种精神?其多义性,可以留给我们丰富的思考余地。再看这句,“一根携带参天梦想的小草”,于是之前的疑问,随着“参天”一词的涌入,于是这根小草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之内。

    《伸展舒缓》中的语言亲切而又清澈。“高天上奔跑的牛羊”、“寂静的村庄”、“啄食光阴的鸽子”、“爬满了禅意的鸣蝉”、“脱去锈迹的木犁”这些和村庄有关的事物,在诗意表达之后,顿时变得亲切,让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境地。而这些关于高原之村庄的描绘,构造出的唯美画面,清澈而自然,那些干净的事物,纤尘不染,那些我们所能看到的美,不再是单纯的“物之美”,更是“灵之美”。设想我们生活于此,田园式的生活,是否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性”之美。“我做一把犁,如何?”“犁”有开拓疆土的作用,也有构筑田园的作用,当诗人要做一把犁的时候,他是否开始有了构筑精神家园的意图,我们便不得而知了。无论是犁风,还是犁雨,都是一份耕耘,都是一种改造,一种关于美好世界的追逐。

    《碎裂寂寥》中的语言疼痛而隐匿。诗人处理感情的方式很淡然,不着一点痕迹。干净而简洁的语言之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散文诗的意义?诗化的语言,让人陷入一种思之境界,并不拘泥的形式,却环扣其中。 那些碎裂的语词,并不孤单的伫立在诗中,而是想排列组合好的符号一样,尽力完成拼图,这幅图中展示的不单单是寂寥,还有对故乡的眷恋,对高原的思念。诗是一种寄托,一种关于乡情的寄托,一种关于高原的寄托。什么“物”可以携带诗人再回到家乡,可以让诗人消解“乡愁”,这需要诗人在那些看似重复的意象中找寻答案。于是,现在所有的索引之后,“风”便承担起这一责任,那么“低处的痛”将随着风一起,飞入那个魂牵梦绕的故乡。

    《轮回山水》中的语言情真而意切。“焚毁旅人、倦鸟、过往的落愁”、“在发酵的酒杯里,燃烧一场岁月。”、“仰天的长号,悠扬的唢呐,低飞的山/鹰,与一柱玄幻的白水”、“阳光的褶皱处”等语句,让一切关于故乡的思念都落入现实,那些貌似看不到的“物”,一下都步入视线之内。这世界好像是一场关于轮回的演绎,在山水之间,我们的精神之乡究竟在哪里?这需要我们去追问,去寻找,去叩问,去反思。陶渊明有这样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们被存在于世界之内,忘却了家在何处,忘却了美是什么?那些生于心中的疑惑,让我们不知该置于何处?此时,“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境界该何处去找?此时,诗人把我们带进山水之间,用他经验到的“真”来向我们解答疑惑,同时也把自己内心深处埋藏的“思”,借着语词言说出来。诗人用“莲”做结句,安排的得体自然,也使得感情深化到一种境界。而那句“退回到诗句里的莲”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何尝不是一种关于“路径”的选择。那些被遮蔽的世界,困惑着诗人,困惑着每一个人。诗人失去的精神家园,无奈的落入文字之中,落回诗句之中,而那朵“莲”依旧在山水之间绽放。

      封期任《高原随笔》六章,像一幅优美而又哀伤的山水画,欧阳修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封期任着笔之处并不在山水,而在山水之外的思绪离愁。高原,作为诗人的精神家园,是一种“意化”了的“物”,也是诗人所要言说的那个“真”。在高原之中,有村庄、羊群、阿爸阿妈、房屋、雄鹰、土地、河流等等,这些曾经渗入血液的“物”作为诗中之“物”,是一种诗意的“显现”,而那些隐藏在这些与“家园”有关意象之后的“真”该如何呈现,是诗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回到了先前所谈到的话题,“语言给我们带来什么?让我们如何去思考?思考什么?”诗之语言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给我们构筑了精神图像,给我们展现了家园之实;语词带领着我们,在山水之间寻找回家的路,尽管这条路上有寂寥、有孤独、有疼痛,但是正是这些荆棘,让我们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去打开隐喻世界的门;语词背后藏匿着“真”,让人在沉思,沉思实现精神还乡,实现在精神意义上的“筑”家,达到在诗中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之目标。

    《高原随笔》组章,虽独立成诗,但在行文思路与形式上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六幅山水画,六种情愫,六种沉思,六种意境,共同写就了诗人心中的“高原”,那个一尘不染、纯粹自然的家。当我们抛开一切杂念,专注于这六章文字的时候,仿佛被拉入这干脆利落的语言之中,和诗人一起去寻找精神家园。“鹰”、“白云”、“小草”、“犁”、“风”、“莲”这些高原上常见的“物”,引我们走进高原,走进那个诗人无法割舍的“高原”,走进那个诗人梦想的“高原”。

    回到散文诗的写作话题上,我们似乎解决了,“如何定位散文诗?散文诗该如何写?散文诗写什么?”的问题。把散文诗放在“视线之内,语言之外”来定位,让词与物在诗、散文之间张裂,从而获得散文诗独有的“思”,那时候形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写了什么。该如何写,本无定法,自然也就没了固定的解释,是诗,是散文,还是其他,无需赘言,不过我们在阅读这组《高原随笔》的时候,不妨看看是否可以借鉴。至于写什么的问题,更是一个可以“悬置”的问题,可是归到这组散文诗中,似乎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一种关于“真”的维度,也可以思考散文诗“有效性”的视角了。

    由于我个人阅读范围有限,加上学识与理解力不足,对于封期任的散文诗的风格,也许并没有真正的把握,对于散文诗的写作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在这里也只能是班门弄斧,写下一些自己所能经验到的东西。无论是对文本的把握,还是对散文诗的一些言论,只是建基于个体意义上的感悟,并不能有什么高屋建瓴之论,还望多多海涵!

2016年6月3日凌晨,于长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