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气温变化像过山车,这让我有点思念东北,它一直那么恒定,一直那么冷。
其实在上海这么多年,我已经差不多习惯了,但身在东北老家的老妈似乎不太习惯,于是一直一直给我打电话,汇报着老家的气候是多么宜人。
妈,别逗了,你把零下几十度叫作宜人。
刚过完春节回到上海,她就已经迫不急待的开始了呼叫轰炸,好像想用一通电话的时间浓缩我在家时一天要说的话。
尽管都没啥营养。
1
彼时刚过年,长途跋涉回到家,刚刚补了一觉缓过神来,就见妈他带着一脸笑容和一盘糖果来我这边。
我以为只是想单纯表达一下对宝贝儿子的思念,没想到她竟然开启了语重心长模式。
而我也被迫切换到“我知道都是为我好,但是我一句都不想听”模式。
“还记得妈妈的同事张阿姨么?他儿子。。。”
其实,张阿姨我是不记得,但是她儿子,这个我连见都没见过的家伙,我可是相当记得,和我同年上的大学,丫去了北大,毕业后找了份相当好的工作。他在我的世界中,完美地扮演了“别人家孩子”的角色。按年龄和时间推算,我大概知道我妈想表达什么了。
“他刚找了个。。。”
我眼疾手快,顺势抄起了旁边的一块牛轧糖,塞到我妈嘴里。
“这糖挺甜的,下次多买点。”
我深知此时吃着牛轧糖的女人也不是吃素的,但她心领神会、顺其自然的把糖咽了,喝了口水,换了个话题。
我甚至感叹母子间的默契: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她知道我知道她想说什么,我更知道她知道我知道她想说什么,于是就都不必说了。
2
过年期间总是有吃不完的宴席、喝不完的酒。但凡酒席我爸必会控制不住自己的量,然后又要扯起每年都会说的相同的话题,相同的内容,字都不会变一个。如果场上有还在读书的孩子,那么我的麻烦就开始了。
我爸对别的小孩的指导方式,基本都是以我为嘲讽点的。
“你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绩一定比小X(我)好。”
“小X那学校,不行,你们好好读书,以后去A大学,或者更好的学校。”
A大是我当年高考时的目标学校,确切说应该是保底学校,按平时成绩来说再不济也能去的那种,然而高考玩砸了,把底穿了。
而这件事,直到我毕业这么多年,他依然耿耿于怀。
酒席上我一般是陪着笑,然后顺势嘻哈过去,反正关于这件事,他没喝酒清醒的时候是从来不提的,我也就假装喝醉不知道好了。
不然呢。
3
终于要到回上海那天,他老两口又大半夜起来给我包饺子。因为我坐的火车凌晨发车,这个时间实在是挺麻烦。
按照子女的正常思路,应该是极力劝他俩不用这么大费周章的,反正我又吃不了几口,时间一到自己偷偷走就好了。我就不,他们说要半夜起床包饺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 “家里还有蒜泥么?”
匆匆忙忙随便吃了几个饺子之后,我就拎着行李箱出发了。
他俩送我到火车站,分手时望着他俩的身影,我脑子里突然蹦出几句话,但是没说出口:
“那牛轧糖其实挺咸的,不好吃,我下次给你带点大白兔吧。”
“高考好像没有年龄限制,要不我明年再报一次?”
“不要把气氛搞得这么依依不舍,没事给我打电话就好了。”
糟糕,最后一句他们好像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