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过年长假的最后一天,终于坐在电影院里好好欣赏了一部电影,弥补了一下过年期间各种无聊聚会带来的精神损失。《流浪地球》没有辜负最初的期望,该有的都有了,还带来了很多惊喜和感动。当然,用诚恳的态度讲一个好故事是打动人的关键。
电影一开场就把“流浪地球”这个计划的前因后果介绍了个完全,内容也比较简单,这也让我犯嘀咕:按道理计划本身才是重点啊,怎么介绍了下就完了?我不是在看预告片吧?直到小男主角的出现才让人回过神来,尤其是他带着妹妹来到地面,用他蹩脚的驾驶技术,顶着北京第三区交通委“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提示,在路面横冲直撞——噢,原来剧情才刚刚开始。伴随着撞击木星危险的日益临近,气氛也凝重紧张了起来,发动机出现了问题,需要饱和式救援,于是,主角理所当然的参与其中,按照一般的好莱坞大片套路,应该是救援的过程中,各种刷经验的场景,飙车、房屋倒塌、爆炸这些都要有而且渲染要足,主角一路充满惊险而又有惊无险的通过,最后终于完成了使命,拯救了世界,不,是地球,最后夕阳西下,主角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消失在远处的尽头。如果这样拍,那就是标准的爆米花电影,所以当然不能这样。整个影片的叙事明显带有原著作者刘慈欣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他的小说中有更完整的展现——一种含蓄而又冷静客观,甚至带有冰冷不讲任何人性的色彩,将残酷的事实揭露在观众面前。具体在电影里,先是救援小队去维修发动机,结果一路艰险损兵折将好不容易到杭州的时候,地下城已经被岩浆吞没,救援行动失去了意义,某种程度上牺牲也没有了价值。转战苏拉威西,还在路上,发动机已经被其他人修好了,虽然对结果没什么影响,但这个显然是命运对主角一行辛苦付出的嘲弄。主角脑洞大开想出的办法,也有人想到并付诸实施,最后的最后正是靠先前提出但因可行性太低而被否决的点燃木星推离地球的方案,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生的希望,而这靠的不是理智,是人类对家的渴望和眷恋。
电影的叙事虽然主要集中在主角一行,但更多的是在描述他们的行为过程,在展示结果的时候,往往从侧面揭示了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对潜在行为的一个集中体现。虽然主角是中国人,但其他各国人也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为保护最后的家园尽最后的力量。这种情感是共通的、共有的,那是对家的想念。日本人渴望能再吃一碗大米饭,喝一碗味增汤,俄罗斯人想念贝加尔湖畔钓鱼的日子,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却是记忆深处永远抹不去的根本,而这,也是支撑所有人奋战到最后的精神动力。这样一来,影片的格局就大了起来,他不是宣扬爱国主义情操的教育片,也不是悲天悯人的灾难片,而是通过一个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让人们对整个人类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追求的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钱、权、利益和地位是否永远如此?既然人生而平等,那么面对灾难,优先生存权又该如何决定?说到底,我们还是离不开地球,以至于太阳出了毛病,我们也只能带着地球脱离太阳系在宇宙中流浪,我们只是宇宙中十分脆弱而孤独的碳基生命体。我们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更多,如同浩瀚无际的宇宙,我们也许就像流浪的孩子,永远不知身在何处。
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是科学探索和人文精神的共同结果。具体到每一个人,是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和理解,牺牲“小我”,成就“他人”,是最普遍的做法。吴京最后开着卫星冲向木星充当火把,户口为了排除故障冒着被夹成肉饼的危险深入险境,上海的高楼电梯里为了不连累其他人毅然割断绳子,包括吴孟达演的老年“90后”,自己氧气耗尽,不想拖累其他人,主动取下面罩,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旅程,堪称“90后”的良心代表。牺牲我一个,照亮其他人,虽然希望仍然很渺茫,但如果没有这种主动的精神,人类早就坐以待毙。这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所谓奉献博爱等等美德,而是当人类整个种族面临灭顶之灾时出现的一种自发的、高尚的、体现人类最高品质的有意识的行为。无关国籍,无关人种,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使我们自发的团结在一起,为了生存并肩作战。人类群星闪耀,人类伟大的精神和品质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指引正确的航行方向。
流浪地球,其实是我们带着地球在宇宙中流浪。也许我们不是在流浪,因为我们从未离开过地球这个家园。我们想找到和过去一样的温暖适宜环境,我们是在找回家、回到过去的路,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找回初心的心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