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老师-小学张老师
那年9月,小星星刚满七周岁,便到村小学报道。
新生报道的第一天,20来个小伙伴穿着哥哥姐姐改小的旧衣服,背着奶奶和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跟着哥哥姐姐或邻居的哥哥姐姐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有些头发上还留着早晨烧火的柴草,有些脸上还挂着早餐留下的米粒,有些还赤着脚就跑进了学校。
上学前,每当小伙伴们犯了错事,爸爸妈妈没有办法时,总会吓唬孩子:“现在让你小子得意,等上学了让学校的老师来收拾你。”小伙伴们的心里有些七上八下,有些忐忑不安,总觉老师像老虎,可能会随意惩罚孩子。
有时又兴奋,心里乐意着上学可以读书识字,做个文化人,而不是像爸爸妈妈那样为文盲。他们想着上学可以变成比爸爸妈妈还强的人,觉得受点苦也没关系,心里也就坦然了。
开学了。
“妈妈,我走了。”小伙伴抑制着自己的兴奋,高声招呼着妈妈。
“哦。”已经在农田里忙碌的妈妈,她正在锄地。她直起腰来,远远地望着她的孩子,她想说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只是‘哦’一声,她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目送着孩子的背影。她弯腰锄了几下地,她又想起了什么,冲着蹦蹦跳跳的孩子高喊着。
“二女子,到学校听老师的话。”
“晓得了。”那个二女子也高声回应着母亲的话,跟着小伙伴一起奔向学校。
那时,小伙伴们要走几里山路去上学,都是跟着同学们一起,不需要大人接送。那怕开学第一天,家长也不需要陪着孩子去。
小星星跟着邻居的哥哥姐姐走进了学校,迎接她的是一位年轻的男老师。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衣,配着一条蓝色的裤子,显得干净而整洁。
他笑眯眯地站在教室门口,拿着本子和笔。
“我叫张老师,你叫什么名字?”他微微蹲下来,看着小星星的眼睛。
小星星有些怯怯地看着老师,垂下眼睛低声说:
“我叫小星星,是天空中闪亮的星辰。”
“你的名字真好听,我喜欢。”小星星不紧张了,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夸她名字好听的张老师。
张老师仔细地写下每个小伙伴的名字,不时核对着“你是燕子的燕,还是艳丽的艳?”
小伙伴们有些口齿不清,有些分不清同音字,有些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小伙伴们互相嘻笑着,老师也笑着。小伙伴们都觉得学校的老师也并不是老虎,他比爸爸妈妈还亲切呢,他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张老师。
放学时,张老师又站在教室门口,他细心地在纸条上写下每个同学的名字,笑眯眯地叮嘱道:
“你们要把纸条拿好,回家让家长确认下你们的名字。这个名字很重要,它会伴随你们一生。”
回家后,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地告诉家长,张老师很亲切,并没有收拾孩子。家长们看着那写着孩子名字的纸条,也很高兴遇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同时又有些担心,他是否管得住这群调皮的孩子。
上课时,张老师站在讲台前,桌上放着一盒粉笔,摆着一瓶红墨水,瓶里插着一支蘸水笔。桌上再有一摞摞学生作业本。
张老师桌上的粉笔与红墨水瓶,在乡下孩子的眼里可是稀罕物。那时候,乡下的孩子是没有彩色的蜡笔和水彩笔,他们只有铅笔的灰褐色和钢笔的黑色。他们上语文和数学课,还有就是在操场里自由活动的体育课,当然也没有美术课。
有一天,下课后,同学们蹭在讲桌前,围着老师问这问那。
“老师,粉笔为什么有彩色的?它写的字真漂亮!”
“老师,为什么有红墨水呢,它真好看!”
“你们想试试吗?”张老师总是温和地笑着,满足同学们的心愿“来,我们上一节美术课,一起来画画吧!”
“老师,我们没学过画画,不知道怎么画?”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什么样子你就照着它画就行。”
同学们欢呼雀跃着开始了第一次美术课。粉笔有三种颜色,粉色,蓝色和白色。他们一起画着蓝色的天空,粉色的太阳,粉色的小鸟,还有蓝色草地上奔跑的小伙伴。女孩们穿着粉色的裙子,男孩们穿着蓝色的袿子。小伙伴们的眼里不再是单调的黑白色,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也是从那天起,同学们爱上了美术课。
第二天,同学们又起哄,“老师,我们要上美术课。”
“好,你们把新学的语文课文和数学公式都背诵完,我们就开始上美术课。”
那一天,同学们都背得又快又好,很快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未完待续,续集关注张老師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和震惊,但是有一天他离开了他深爱的讲台,离开了我们。
后记: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农村的记忆。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国庆节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离了,甚至出现了无人村。
这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散文小说,书名暂定为《乡间的小星星》,已全部完稿,从今天开始连载,希望有人能喜欢。
点个喜欢❤️再走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字吃饭的人能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