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地回来的公安游子,都要尽快吃上一口锅盔!当归途结束,脚踩在故乡土地上,你回来了,但疲惫困倦的身心,不是真正的回归。道家学说中,人的三魂七魄中有一魂叫爽灵,也叫灵魂,是人与天地沟通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应、第六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一回家乡,稍作休整,就神清气爽?那是因为,有一部分爽灵并没有随着肉身去外地,而是留在了家乡。归乡后,需要一个仪式一个媒介在精神层面,带你的神找到频道,让你的神,纳入家乡的天地里,从而让那部分灵魂回到你的体内,这时才算真正回来了!没有什么,比产于乡土,并由乡亲烹制的食物,更能让人迅速溶入乡土的天地。对公安人而言,这莫过于锅盔!我不认同公安锅盔是由陕西,甘肃或四川传来,因为从原料到制作,处处都是不相同的,倒是愿意相信是对烧饼的改良。以前也不叫锅盔,而是叫“锅块”,是公安人,形容用扁钳从灶壁取的饼,就像农村铲铁锅背面与火接触地方的锅垢。之所以后来改成“锅盔”,可能也是觉得,把饼形容成锅垢不大雅。更重要的是,公安人认同了锅盔饱腹抗饥的军粮地位!而且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军粮!有锅盔撑腰和兜底,农民上街办事,能紧着重要的事办;学生可以把生活费更多地用在买学习资料上,就算学习误了食堂饭点也不要紧;上班族不用把午休时间当战斗;……相信不少公安人都有过,和锅盔相伴苦捱的时光,游子往往看到锅盔,会倍感亲切!因此,公安的锅盔师傅们,更加有恃无恐,给足足的份量,把公安锅盔馅多而不漏、酥而不干、大而不破、脆而不硬的特点,尽情展示。你要有剩下,他不会认为你吃不完,只会内疚自己学艺不精!公安锅盔虽然以摊贩为主,但却基本不流动,你一下车,它就一腔热火等着你!代表着公安人民欢迎你!蒜肉香是就爱的指引牌!回魂的感知方式,也不尽相同。可能是排队时的寒暄和周围缠绕的乡音;可能是在看老板将你那块锅盔贴入灶壁时,灶内的暖意;可能是咬上一口时,流入食道的糖液和油脂;也可能是吃完后,在寒风中呼出的更浓气息!将要外出的公安游子,都要尽早吃上一顿牛肉炉子!谈公安的饮食,必须先了解公安的地理位置,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南部,隶属荆州市,位处长江中游南岸,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素有“七省孔道”之称,与洞庭湖平原一衣带水,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说公安炉子,就不能绕开常德钵子。常德桃源,武陵一带在古时候,因为地处偏僻,环境闭塞,迁入了很多中原难民,很好的保留了“鼎食文化”的古朴遗风,公安作为这一地区进出的大门,饮食习惯也是相互交融。公安炉子与常德钵子,同宗同脉,同是爱辛咸,都是追求浓香,仅有一字之差。虽然说与四川火锅、广东沙锅相似,都是食材和汤混合,放在火上边吃边煮,但是更加具有“鼎食”古风!菜加热时,我们不是说“煮”或“烧”,而是说“鼎”。所以,公安炉子决不是对四川火锅的改动!究竟,为什么公安炉子和常德钵子有这一字之差呢?常德钵子,注重的是钵子,钵子里的食材,因此,食材品种繁多,五花八门。而公安炉子,注重的是炉子,炉子里的火,所以,更关心温度,是不是有持续的热能让菜“到味”?人“到位”?尽管公安也有很多品类的炉子,但公安人似乎更钟情于经得起久煮的食材,用来做公安炉子,讲求“一滚顶三鲜”。对牛肉炉子,就格外偏爱了!它那从嘴到胃又到心与乡愁融在一起的浓香,便来于此!再说牛肉,公安牛肉炉子,不光是牛肉,而是纯牛肉、牛三鲜、牛板筋、牛黄喉、牛杂五种炉子的统称。地处平原,公安历来都是产粮大县,当然是有役牛的,而且是江汉水牛的核心产区。在农耕社会,牛是很重要的生产物资,通常一个大家族才能合伙养一头牛。但役牛总有年迈干不动农活的的时候,虽然不舍,可毕竟卖了还能获得一部分钱,用来买新牛。水牛肉纤维粗,也不易煮烂,烹饪时间较长,正好适合做公安炉子。加上公安紧邻长江,境内水系发达,又与洞庭湖相连,所以,水运发达,码头工人往往需要三班倒,来保障货物的畅通。一些夜班的工人,早上下班后,经常会聚一起凑份子,到附近的牛肉馆,点上个牛三鲜炉子,喝些早酒,暖暖身子,祛祛寒,然后回去睡觉。因为地理位置,公安保留了鼎食古风;因为水冲积出江汉平原,有了良田,需要水牛耕种;也因为水运发达,有了码头工人对牛肉炉子和早酒的偏爱;就这样,公安牛肉炉子,把公安的历史,物产,民俗民风,完美地溶于一炉,在时间的熬煮下,香味越来越浓!公安锅盔,可以独食,慢慢品味。公安牛肉炉子不行,它最见不得人孤独。不然,“我要这炉火有何用”?公安人在外面不容易。公安人追求个性自由,反对伪道学,敢于质疑权威,做事又思维新颖,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亦步亦趋,往往在世俗的社会中,容易被人挤压报复,处处碰壁。可故乡爱你们啊!出门前,约几个好友亲朋,自家做也好,上馆子也好,吃上个牛肉炉子,吃他个虎虎生威!吃他个热辣滚烫!连同炉子里的持续炭火存入身体。让锅里热着、嘴里辣着、血滚烫着、身体全暖和着!再杀将出去,战他几百回合!回家,吃块锅盔,找回自己!出门,吃顿牛肉,乡情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