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米

我不喜欢吃玉米,嫌粗糙。但据我爸说我小时特别喜欢喝玉米糁子。糁子是一个很有质感的词,它本质差不多就是磨成小沙子那样大小的玉米粒。它用水熬过之后,有一种胶质的软糯口感。我爸说我小时候又聪明又好吃,出门在外抢着坐上席,拉都拉不走,但有两个奇怪的食性,一就是吃糁子不吃米饭,二就是不吃豆腐。

要知道二十几年前在农村,米饭和豆腐可都是好东西,那时物资匮乏,米饭之金贵自不必说,而豆腐的身价也并不低。农村筵席有好几样豆腐菜,炸豆腐,炖豆腐,煎豆腐,除了扣肉,就属豆腐菜压席,可是我从来不碰。

我大概还依稀记得那几年的样子,差不多两三岁的光景。那时二婶三婶即将进门,爷爷奶奶和三叔他们还没分家,老房子还在。熏得漆漆黑的灶房,靠右的门挨着我和我爸住的那个破房子,靠左的门连着堂屋,中间放了一副磨盘。我经常在那个小灶屋里跟着爷爷奶奶吃饭。

爷爷用一个白瓷茶缸给我熬玉米糁子,那东西煮好后很清香,透着一股甜甜的热气。有时候在灰堆边上煮,火上煮着喂猪的干四季豆,我也不知为啥,就爱吃泡涨的四季豆搭那玉米糁子。我现在其实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两三岁牙口就那么好了吗?

脑海还能清晰的记得那场景:

爷爷煮东西火总是烧得大,不停的塞柴。锅里的水咕噜咕噜的开,干四季豆被水泡发,在火力的催逼下,散发出淡淡的似炒花生米混合了甘草的奇特香味。我于是站在火前,和猪抢吃的——用一块木渣捞起四季豆,热乎乎往嘴里揉。

倒也还干净,豆上的水一离锅就蒸发了,潮湿,柔软。咀嚼起来大概像海带的根煮好了一样,有点硬,有点弹牙,我吃了一阵这四季豆,就用一个白瓷勺子挖玉米糁子。勺子是我妈的陪嫁,在我小时候这样吃东西的过程里零零星星的被打碎完了。

我吃饱后常常靠在椅子上,在堂屋睡觉,做着一个很羞耻的动作。就是用右手夹着自己的左乳头,然后嘴巴不停的呈吸奶状,舌头飞快的舔、吸。我爸说我刚到八个月,忽然就自动不吃奶了,后来我妈就走了。我经常跟他争论我没吃够奶,他不信。他说明明喂我奶粉都不喝,是我自己爱吃玉米糁子。

我却总在想,自己母亲的味道,奶粉自然是比不得的吧,没有就算了,不如玉米糁子。现在觉得我小时似乎灵性过了头。

我大了以后,就爱吃米饭和豆腐了。且再也不沾玉米糁子和干四季豆,尤其是玉米,任何一种形式的玉米食物我都不爱。我上初中期间摔断手,请了姑爷爷给我把手接上(感谢他我没有成为一个残疾)。

姑爷爷爱吃玉米汤圆,就是五六月嫩玉米,磨成浆以后,揉成团,和四季豆,土豆煮在一起的应季食物。不是很惊艳,但因为季节恰好,十分鲜甜。

新鲜的出土的土豆,丰腴;四季豆也刚刚开吃,脆嫩;玉米清甜至极,几乎不用加糖。三鲜混合在一起,样子质朴,味道鲜爽。即便是上了年纪食欲不振的老人,都相当爱这一口。方言说起来别有一股鲜活的风味,叫做“汤滚儿”,这实在是一个美妙的词,需要有极深的汉字功夫,才能体会“汤滚儿”三个字所承纳的鲜、热和嫩。

要有肉,要么排骨,要么坐臀肉。但最好是猪脖子那一块俗称项圈的部分,这肉本来也不甚出彩,但因为陈到六七月,刚好是它滋味最醇厚的时刻。烧洗干净,煮熟,切大片,与最嫩的新辣椒一同炒出来。瘦肉发红,肥肉成黄玉色,被辣椒一激,味道就出来了。吃在嘴里有“粒粒”跳跃之感,丰厚的腊味,糯中带汁,不太油,但是很满足。

一鲜一陈,组成美妙的平衡,令人难忘。所以家乡有一句刻薄的嘲讽自己,或者骂人的话叫做“等不到明年的汤滚儿”。意思活不长了,别想吃到这样的好东西。

可是我不爱吃,一大桌人抱着碗赞不绝口的汤滚儿,我几乎一口不碰。三婶专门给我煮了一份米饭,我就吃米饭,辣椒腊肉下米饭,只不过似乎没他们那么尽兴。

上学时有暑假,在老家待着常常能听到爷爷叨念可以吃汤滚儿了,我奶奶总是殷勤的问我想不想吃玉米尝新,我不好扫他们的兴,只好沉默。

我时常对朋友讲记忆中的味道,未必是你真正想吃的味道。但你会怀念它,哪怕不吃,只是看着,只是闻着。我在成都待了六年了,偶尔才会买一个玉米尝尝,很粗糙,无论隔多久我都不喜欢。大概幼年把这一辈子要吃的玉米都吃够了,所以至今对它已没有任何食欲。可是会怀念那种玉米的清香味,我即便不吃,也会经常想起玉米散发的那种独特的清甜气息。

我太熟悉这味道了,别处没有。我甚至还能想起,奶奶把嫩玉米剥下来煮熟晒干,第二年春天韭菜出来时,把干玉米泡发,用猪油炒后的甘爽滋味。经年的玉米,有了一些时间的风骨,与肥肥的头茬韭菜珠联璧合,很养人。

我们老家人吃的玉米呢,不是时下常见的黄色玉米,乃是一种被唤作本地苞谷的白色玉米。玉米大体筷子长,圆圆的,子匀称,饱满发亮,颗颗都很大,像人的大门牙。以前家家户户都种这个的,可是它产量不高,不如个大且能结双穗的杂交黄玉米。制种普及以后,这种玉米,只在菜园里还能见几棵,是专门种了用来人吃的,尝鲜的。

那种白玉米有着杂交黄玉米不可比拟的韧性,外表如裹玉,内里极细致,糠少,淀粉丰富。老辈人常说这东西好吃,也耐饿。用大甑子蒸的白玉米饭,颤巍巍像糯米粉,但比糯米粉多了几分粗犷。

每年秋收后,硕大漂亮的白玉米会被拧在一堆,挂在楼顶,烟熏火燎的风干。等到来年春耕,再剥下来,用水泡一整天才能下地。它的苗长得粗,长得硬,叶子宽广,那些娇滴滴的制种玉米没法比。

黄玉米不论猪吃还是人吃,都适合在小钢磨里轰隆隆打成齑粉,但白玉米,一定要在那千沟万壑的石磨中千磨万击,才显出老百姓对它的看重。

这并非没有道理,你看那些黄玉米虽然结得多,生得快,长得大。可是它并不硬气,煮熟之后会凹进去,晒干了以后表皮也会缩进去一个小坑。白玉米就不会这样,它无论风干得怎样,脱水成怎样,它的表皮都绝不会皱,莹润饱满,绝不会呈现那种中气不足的虚弱气象。

近过农田的人都知道,白玉米和黄玉米最大的区别,便是它不生滥竽充数的子。一株白玉米,如果因为地力、气候,肥料的问题,长势不好,穗子长不齐,只能长几颗米,但这几颗米,也一定是极其饱满,明亮的。它不像黄玉米,结了二尺长的穗,却通通都是瘪胎。

听我爸说老家现在快没有“本地白苞谷”这一个物种了,我不知为何想到这个有些难过。我记得往年六七月刮风,地里身高根浅肌无力的制种黄玉米成片成片的倒下,只有菜园里那些三三两两四下孤生的白玉米始终亭亭玉立,风吹不斜,斜而不倒,风停即正。

如今,不过是一二十年的时间,那曾经喂养我滋补我的东西就这样悄悄退出了舞台。我并不是一个崇古贬今的守旧的闭塞的人,可是大环境的变化让我暗暗哀伤,我总觉得物种的消弭,一并携带着风骨和天赋的消失。边缘世界被同化,看起来似乎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我却为此生出无尽的悲凉来。

我开始渐渐体会“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的那种痛苦了。大情若矫,大苦若狂,我想这就是生在人间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的本意是不能堵塞人们的言论,否则它比发洪水厉害多了。今天可确确实实的体验了一把。 一早...
    方叶子阅读 1,334评论 1 1
  • “嗯啊,我确定啊。” 她确定个屁!现在她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一股脑的全说出来那才爽,可如果他想不起来的话,再说的绘声...
    崖柏今天早起了阅读 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