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新互联网时代,试图自己去分辨汹涌如潮水的信息,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因为时间、精力和专业能力都不允许我们逐条考察,想去考察,多半还得去查更多材料。而且,很多突发事情一开始信息不足,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可能判断失误,我们的判断就更不准了。
那么该如何保证自己所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我的方式是制作和维护一个靠谱信息源,有了好的信息源,首先会把大量无用信息过滤,节约省下大量时间和精力并避免犯错,其次我们可以从这些好的信息源学到看待问题的角度。信息源主要包括精英媒体和专业人士,具体来说:
-
时效性、公众性事件,只关注精英媒体。除媒体介质之外,还可以关注这些媒体的主编、编辑和记者
其实对于大事件的报道,各大媒体跟进速度差不多,获取这类信息跟关注什么类型的媒体关系不大。精英媒体的优势在于分析和评论的水准,以及调查的深度,这就要比拼媒体所掌握的人力资源,和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这两种资源供给都很有限,维护起来需要很多资本,能两者兼具的就只有精英媒体。很多个人公号一开始也很有意思,但单枪匹马难以持续产生好的作品。
中文媒体里头比较信任财新,原因是发现是在我本专业领域话题中,财新找到了恰当、又非公共人物的年轻专家,那么可以推断在其他领域,财新仍然会找到类似专家发表意见。有这样的人脉和资源,当然就是靠谱信息源。外媒订阅了Economists和Wall Street Journal,没订阅更多是因为不能保证阅读时间。 -
各专业领域,关注该领域年轻、有很好外语和文献能力的学者和博士生,或者他们办的公众号
遇到专业问题,这些人的意见优于、有时快过媒体。这些人里面,善于提炼问题、并能及时准确拿出所在领域顶尖学术文献文章进行阐述的,就需要长期、优先关注。举个例子,关于某国某病毒,东大医学博士生所引用柳叶刀主编的意见,和各路大众媒体的信息,如果两者起了冲突,就算我们没有专业知识,也很好判断哪个信息出错的可能性更小。
不过随着关注的信息源变多,有些信息源会暴露出问题。比如有些专业人士相当不靠谱,比如松鼠会、果壳、或者知乎上的写手,有的甚至还顶着欧美名牌大学的名头。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维护信息源,确定哪些该清除,何时该扩展。
-
识别和淘汰假冒靠谱信息源
当某个信息源暴露出以下三个问题(最多三次,严重的一次就够了),就果断拉出去:常识性错误;逻辑谬误而自己没有觉察;对所在专业文献做不恰当引申,即出现外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问题。
我自己的经验是,当一个人多次出现上述错误,说明此人对于这些错误缺乏自觉性,短时间改过来的可能性就很低。由于我们的目标是获取信息,不是人际交往,也不是见证某个人的成熟,所以这个信息源就没必要继续跟踪了,尽管这个人可能很有趣。举个例子,这次病毒泛滥之初表示“武汉搞不定,没人搞得定”的果壳达人“江宁婆婆”,三个毛病都犯过,说明只有阅读和检索能力,学术修养则不高,信息质量无法保证,这次犯的错并非偶然。还有好几个科普达人都是这样被我拉黑的。
环球某报和新锐媒体观X者网,则是上述三类问题的集大成者,媒体行业中容易犯这三个错误的编辑和记者大概全被他们搜罗麾下了。 -
让信息源自己长大
当信息源被认证为可靠,他们关注的人或者媒体,也可以跟进。这种方式会让自己的信息源始终处于前沿上,而不至于被困在低质量信息的泥淖。但是要考虑规模可控,信息源规模大小的标准还没想好,大概是每天浏览一遍的所需时间吧,时间超过一小时也许就说明规模太大了。略微回忆了一下,被忍痛放弃的信息源以个人号居多。
PS:Mathew Kahn关于rumor的定义
rumor要满足两个条件:1. 与事实不符;2. 散布的人心里清楚与事实不符。只满足第一个条件,只能说是不实信息。
这个定义只有做经验研究的人才能给出来,就是需要通过数据完备而排他地识别出某种现象,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在转消息,指责对方散布rumor也成了彼此进行攻击的武器。使用这个定义可以减少无意义的攻击和争吵。
至于九省通衢的捌位义士,传播的连不实信息都算不上,他们散布的所谓rumor,大概是这么定义的:不许知道的事情,擅自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