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预计花费15分钟】
作者 张书乐
2月28日,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60公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
就在4个月前的2017年11月3日,停牌近5个月的江南嘉捷发布公告,拟出售其全部资产、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360公司100%股权,360由此在A股上市。其创始人周鸿祎,刚在1个月前,过完47岁生日。
此刻,距离这家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2016年7月以93亿美元市值在纽约证交所摘牌,完成私有化退市,成为截至那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最大规模的私有化交易,时间刚刚过去1年多。
此刻,距离2011年3月,以证券代码"QIHU"为名在纽交所挂牌,并在上市2年内市值超过1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BAT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已经过去了6年。
此刻,距离2005年9月这家公司创立,过去12个年头。正好是一个生肖轮回。
周鸿祎用退市、上市,划出了一道回归线,证实回应了7月在网上极为火爆的自媒体热文《人民想念周鸿祎》。
这一次,被喜欢的人称之为"红衣教主",被争议的人叫做"红衣大炮"的周鸿祎,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回归解读:360是一家安全公司,回A股是为解决身份问题。同时,他还同步奉上了一本《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360和周鸿祎,在一个轮回的时间里,颠覆了什么!一个以"安全"为主要卖点的新国货品牌,又是怎么在不断的颠覆着一个又一个行业规则?
第一部分:个性!这有家安全公司
360是一家有个性的公司,比起同时湖北人的雷军创立的小米,360更像一个"私人企业",周鸿祎的烙印太深,以至于画上了等号。
斗士、流氓、颠覆者……等等,各种看似矛盾标签,贴在周鸿祎的身上,也同时贴在了360的身上。不用怀疑,上述标签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贴错。
这和创始人的个性张扬分不开。就在11月14日,360旗下快视频App发布,周鸿祎的演讲环节被压缩到了1分钟,以至于他被"赶下台"时,发出感叹:花这么多钱就让我讲一分钟,这个账等回去再算!
其实,这一对内部人开炮的举动,只是一个秀,快视频发布会的主题是"超短超有料,质在一分钟。"红衣大炮不过使用这样的言论,让这个主题更为舆论所关注,而已。
类似这样的"大炮",周鸿祎伙同360放过无数次,尤其是面对舆论总会不断玩针对的"流氓软件之父"话题,周鸿祎也毫不讳言。
在他的新书《颠覆者》中,他如此描述:2006年下半年,"流氓软件"的讨论在媒体中达到高潮,这其中,对我的讨伐当然是少不了的。一睁眼,就是媒体铺天盖地的骂声。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连着一个星期不敢出去,砸坏了一张桌子和两扇门,被冤枉的愤怒让我几乎要冲过去决斗。但最终,我冷静了下来,我知道,这个潘多拉的盒子终究是我打开的,我只能自己亲手合上它。
谈论360,必然先要从它创始之前、周鸿祎起家的那个3721"网络实名"开始。
不管3721,这是360的产品个性
互联网行业,从来不缺乏思考者,而周鸿祎则表现为二十年如一日。
1998年10月,周鸿祎怀抱"让中国人能用母语上网"的梦想离开北大方正,创办了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周鸿祎创办的第一家公司。
对于刚刚开始上网的第一代中国网民来说,3721"网络实名"是一个绕不开的回忆。而对于周鸿祎来说,这个产品本身也成为了之后360诸多产品开发路线的一个"索引",但不是母版。
"Flash插件安装的方式给了我灵感。如果用户本来没有安装Flash插件,浏览了那些需要用Flash软件才能使用的网站,弹窗就会出来问"Yes"或者"No",即问你是否想安装Flash。我认为这个方式很好,让软件安装的过程实现了最简化。"周鸿祎回忆3712插件的诞生时,如此描述: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将软件压缩到了100K,然后找网站合作……用户点击"Yes"按钮就能完成3721的自动安装。"
1999年,以此为奇迹,3721公司推出的"中文关键词搜索"技术迅速蹿红,覆盖了 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超过8000万人次使用,并拥有超过60万企业客户。这项技术为3721带来40%的广告搜索市场份额,亦在那个以"烧钱"为荣的互联网泡沫时代里,为数不多的盈利异类。
2004年,倍感来自百度压力的周鸿祎,选择了将3721以1.2亿美元出售给雅虎中国;而在次年,他则从雅虎中国出走,再次创业,成立了奇虎公司,即今日的360(以下为叙述方便,统称360)。
是3721的红利的红利,让360能够顺利崛起。只不过,360扮演的是一个绞杀者的形象。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我更多考虑的是,怎么把竞争对手打下去,而没有考虑用户的感受。最糟糕的是,我们当时做插件的方式后来被很多软件公司学了去,一时间互联网使用环境乌烟瘴气,我也不幸背负上了骂名。"周鸿祎在叙述起创立360前的种种时,多少有点为自己辩解的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3721的强制安装、难以卸载、各种弹窗等功能,由于当时的杀毒软件都难以克制,成为了更多插件效仿和提升装机率的不二法门,也引发了流氓软件的浪潮。
360安全卫士这个产品,主打的就是卸载包括3721在内的流氓软件功能。一时间,3721昔日的辉煌重现,而周鸿祎进一步背上骂名……
可很多人从来没有关注到的是,无论是抱着赎罪心态还是有"自造自杀"嫌疑,从3721到360安全卫士中,一个极简主义的设计思路,正在逐步形成。
同时,不管3721,先让产品冲上去,占据市场的"无赖"打法,也成为了360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产品和营销特质。
"安全第一"竟然是个副产品
如果说3721时代,周鸿祎的目标是搜索,那么到了360时代,他的任务则转向了安全。
只不过,以周鸿祎的一贯思维,他一直都企图占据流量入口,只是在做法上更加剑走偏锋,以至于在业界,一直将360的产品,视为是一种取巧的产物。
2006年7月, 360安全卫士横空出世,在没有太多推广的情况下,这款产品于2008年迅速突破一亿用户。
只不过,当时的360安全卫士,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副产品出现,周鸿祎创立360的初衷,本身也是为了弥补当初做3721和进入雅虎中国担任副总裁期间,一直谋求搜索霸主而不得的遗憾。
彼时,360的主打产品是一款名为奇虎搜索的插件,走的路径和3721一致,想要直接从浏览器入手,取直线进入用户视野,在效率上较之当时还需要通过域名进入网页的百度更为快捷。
360安全卫士的目标则十分明确,把附在用户浏览器上的各种流氓软件清理掉,为奇虎搜索插件清理出一个空地来。可结果呢,在算法优势更为明显的百度面前,仅仅够快捷的极简搜索,在每月上百万推广费的推动下并没有获得任何进展。反而,实用价值强劲的安全卫士,在十余人组成的团队运作下,快速获得成功。
简单取巧的节奏,由此在360的产品线上划上了句号,尽管此后的很多产品依然被看做投机,但360却实实在在没有走取巧的节奏。
因为,从安全卫士的成功开始,360发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要素——安全。
360杀毒、安全浏览器、手机安全卫士、儿童安全手表、安全路由器……一众从PC端到移动端,从软件、插件、应用和各色智能硬件组成的安全产品库,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快速展开,也让360真正成为了互联网上真正以"安全"为品牌属性的最强公司。
"安全本身是一个足够大的概念。"周鸿祎如是说。而事实上,他也是如是拓展。但凡在安全领域,他总是能获得成功。
第一产品经理总是"不满意"
创始人的性格对于创业公司的影响,总是巨大的。有时候还决定成败。
"我对产品永远是不满意的,我对市场宣传永远不满意的,甚至我对他们的文案永远是不满意的,我老觉得为什么达不到我的要求?可能也因为是这种不满意是一种动力,但是也会给别人强大的压力。"周鸿祎被业界称之为互联网第一产品经理,而他自己对此还颇为自得。
在互联网产品中,总是不满意,将会影响到快速迭代。大多数互联网产品,总是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在各种缺陷中,匆忙上线,抢占市场份额,然后用一个个版本升级来填补爆发出的各种缺陷。
而安全产品,尽管也可以如此操作,但面对直接威胁到用户"安全"的各种漏洞和陷阱时,在已知状态下,用"不满意"的产品哲学,用传统软件或实体产品的精益求精思维,则可在产品每一次更新时,最大限度的让用户体验达到极致。
只是,当整个360都充斥着这种"不满意"时,难免开始霸气外泄。3Q大战,成为了360的一个转折点。
2010年,腾讯推出了其免费安全软件QQ医生,并迅速覆盖超过一亿用户。QQ医生通过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之后,新增的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几乎涵盖了360安全卫士的所有主流功能。
360的底盘被人窥视,很快周鸿祎就发动反击,并且颇为强悍。周鸿祎宣称腾讯公司偷窥QQ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名,推出了"360隐私保护器"以保护QQ用户的隐私安全。腾讯毫不手软,随即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双方随后发起了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二选一"的大战,结果是在外界的调解下,双方通过诉讼和停战,回归到常态的安全市场角逐。
这场一度震动全国的3Q大战,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但对于360来说,安全卫士所开创的网络安全市场绝大份额,从此不再独享。这一事实也让其觉醒,不能仅仅靠一款插件打天下,必须有更多的安全产品,自己才能进入安全区。
此次,360回归A股,其实也是这种思维影响下的产物。"再高的市值,没有市场也是白搭。何况从纽交所退市前,360市值缩水的厉害。"业内人士评价道。
2017年9月,回归A股前夜,周鸿祎对外透,360已经在与一些军工企业合作,网络安全产业与军工产业合并,军民融合成为必然。很快,关于360进入"网络安全国家队"的消息,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不仅在个人安全,在企业安全,在国家安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渗透,有很多国家重要敏感单位的网络也有360来提供保护,只要你网络安全企业做大了,都需要和国家利益保持一致。"第一产品经理的野望也由此展开,不再只是传统互联网企业紧盯着普通消费者钱袋子的路数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从美国退市、回归A股的时间段内,恰恰也是周鸿祎的蛰伏期,以至于
周鸿祎甚至在上市前的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上,十分傲气的答复着记者:从去年开始的九三阅兵、G20、金砖会议,到刚刚结束的十九大,这些重大事件的网络安保中(不少)都是由360来牵头的。军队方面也是,我不能告诉你取得了哪些牌照,但我们已经成为了网络安全的国家队。公司不仅在于营收,而是要让国家离不开你,人民离不开你,你的价值才站得住。
"互联网领域挣钱方法很多!"周鸿祎话说得很大,但亦很实在。360变成了孙猴子,跳出三界内、不在五行中,不再简单的和同行们去竞争个人消费或常规的企业级市场了。这也是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路数,在美股做概念圈钱,总归很虚,而实实在在的产品和一家独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满意"。
为此,它必须回归。不同于前两波中概股回归,是因为遭遇海外机构做空和造假丑闻,以及A股市场的互联网企业受到高估值追捧、前来短期套利。
这个行业不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美国的企业,做大了,都需要和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周鸿祎言道:"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公司"的身份,让公司遭遇身份尴尬带来的难题,一边是收购美国安全技术时遭遇不少障碍,另一边则是这种身份对安全业务扎根中国本土发展也有不利。
当然,为此也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和承受相当的风险。在谋求从美国退市而需要近100亿美金进行私有化,缺钱的360不仅要寻求财团的投资,还向银行申请巨额贷款,抵押了公司位于北京朝阳酒仙桥路的大楼、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一系列"360"商标等,
周鸿祎在2年的时间里亦因此,戏称自己是中国最大的"负翁"。但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成为"负翁",则和玩投机、画概念的"负翁",不能同日而语。
"我基本上不公开地骂人了吧!"2016年周鸿祎在做客CCTV2《遇见大咖》上,谈及自己最大的改变时,如是说。
第二部分:颠覆!红衣教主的炮火
"2014年我在想,我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做行业里的第一产品经理?还是说要改变我自己?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周鸿祎在思考,也在蜕变。2014年,成为了他和360一个关键的年份
他也在多个场合不断感慨到,互联网世界里的商业,就是冲浪。没有人可以永居潮头。
而背景则是经历了2011年成功上市后,360快速膨胀,从一个创业公司,变成了一个有些臃肿的大公司,发展受阻。
2011年,这家公司还只有不到1000人,到了2017年,则发展到了近万人的规模。
周鸿祎用了一个英文词组"Growth Pain"(成长的烦恼),来形容当时的蜕变根源,而由此,360的产品战略也进入到了一个颇为近似U型回归线的一个时间节点:
2014年平安夜,周鸿祎对内部员工发了封公开信,宣称360要在移动互联网上做安全,就必须自己做手机,"带上AK47,跟我到南方做手机去!"。纠结360多年的互联网手机探索,再度杀入手机市场,对标的是小米。
2014年年末360推出了名为"社交分发"的新产品,想要在应用市场和腾讯挤一下渠道份额,意图在移动端重新找回昔日在PC端确立的分发大佬地位。
2015年1月,360推出独立品牌"好搜",取代2012年创立的"360搜索"。想要重新找回被百度挤走的场子。只是,一年后名字转了个圈,又改回360搜索了。
……
各种各样的变奏中,一个恒定的思维被延续下来——颠覆。
这本就是360安身立命的法宝。
向传统势力宣战,杀毒被免费颠覆
颠覆传统势力,这句话可以用来简要概括360的一路成功。
360安全卫士,只是在一个特殊时段里,颇有点取巧而成功的案例,不具备复制性。只是为360明确了安全这一未来发展之路。
在一档创业节目中,扮演创业导师的周鸿祎对创业者布道:如果有机会,我认为每个创业者都应该做颠覆性创业。颠覆要么是商业模式颠覆,可能是价格颠覆,要不就是用户体验颠覆。我认为每个创业者还是应该想一想,如果不想去做颠覆,只是要做一个跟大公司差不多的事儿,这是永远没有机会的。你要么去做一件新的事儿,要么在一个已有的市场里做一个颠覆性的事情,这是战略。
在360杀毒出现之前的江湖,杀毒软件是往往是国内用户电脑里,最先付费购买和安装的正版软件,有可能还是唯一的一个。
瑞星、金山、江民等杀毒软件公司早早的就占据了这片市场,通过收费的方式,在盗版软件猖獗的当时,保持着每年数亿收入的小生意。
彼时,动辄千亿级别的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搜索业务更让人心动,较少有互联网公司对既要技术、又没赚头的杀软市场动心。
免费这个大杀器,最早也不是360打出来的。
2005年,营销狂人史玉柱带着他的第一款也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款网络游戏《征途》杀入势力范围基本划定的游戏市场,为了占领市场,史玉柱打破了游戏规则——抛弃了点卡,《征途》采用了游戏免费而游戏中的道具收费的商业模式。
结果此举立刻将当时游戏圈霸主盛大、网易等逼到了角落里,之后的结果是一个接一个的宣布免费,包括当时最火爆的、一直是点卡付费的《传奇》。
很快,网络游戏大多进入了免费时代,而360看到了这个市场趋势,也发现了杀软这个市场盲点。
一开始并不顺利。2008年7月,360免费杀毒的测试版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反响,更让杀毒界对奇虎和它的董事长周鸿祎没有了多少担心。
彼时,亦曾有个关于周鸿祎的段子在业界流行——他要看一下朋友电脑上有没有装360杀毒软件,如果没有,他就动手帮你装上。
当时看着是揶揄,此刻再看,确实慢慢的实干。
周鸿祎如是描述之后的成功:"在2009年11月,360免费杀毒正式版推出,别人以为又要放哑炮,结果我们放了一颗'原子弹'。"而在免费杀毒三个月后,艾瑞数据显示,360杀毒已经跃居安全市场第二位,百日内"攻克"电脑过亿。"
事实或许更惊人,360杀毒,仅用了 4 个月就把连续 9 年排名第一的瑞星杀毒落下王座。
其结果和免费游戏相似,瑞星、金山在反复抨击免费就是自掘坟墓后,最终也还是免费了,而到了2010年7月,360安全中心发布《互联网安全免费白皮书》,宣告杀毒软件已全面进入免费时代。
以免费对抗收费,似乎成为了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IT领域最快捷的通道。而360则是最成功的一家。原因依然简单,网游的市场太过诱人,新招式一出,立刻就被复制粘贴了;而杀软的市场,既看不清楚免费模式如何盈利,又很难割舍到既得利益。因此,大家选择坐看和嘲笑360成功,也不过是拿下一个数亿元的市场。
甚至于,360在2010年1月,拿下一亿用户规模后的约1年,瑞星才宣告个人产品免费。此时,大势已去。据艾瑞咨询统计,当时360已经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用户量超过3.39亿,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请注意,在互联网上几乎无往不利的免费,往往很虚拟也很大众。不妨注意下互联网企用免费策略大获成功的案例,免费邮箱、免费开店、免费游戏、免费地图,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免费背后的增值服务,其目标受众大多指向一个群体——大众。
对于大众人群来说,免费具有天生的诱惑力,而且对于其核心需求来说,免费产品的服务已经非常足够了。剩下的,则是用户体验上的比拼。
跳出这个范畴,企业层面很难免费、硬件领域很难免费,360就吃够了苦头。
只是,免费的产品怎么样盈利呢?360的后招很隐形。"从我们赚钱的角度来说,我们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有广告业务、游戏业务,但我们获取客户的基础是安全业务。"周鸿祎的谋划并不复杂,但实现路径却很有意味。
向游戏产业进军,隐形大佬养成记
以"安全"为核心,以"免费"为卖点,向其他领域进行捆绑式拓展。这是创新者360颠覆旧时代秩序,并长盛不衰的商业逻辑。只是,之后的360,每次颠覆,都是在传统势力进入到某个新开挖的领域之中。
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周鸿祎,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主修计算机专业,据称在读研期间,已经开始尝试研发游戏软件和杀毒产品。
杀毒成了360的当家花旦后,会否进军游戏产业呢?2011年夏天举行的中国最大的游戏展会Chinajoy上,周鸿祎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
据媒体报道,当时周鸿祎亲赴上海"拜地头","来认识一下游戏行业的大佬,希望跟大家合作"。同时,在游戏展上,周鸿祎还郑重表态:"自己不玩游戏,公司也没有做游戏的DNA,也永远不会开发游戏,永远坚持做好入口,让更多的游戏开发者有动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游戏"。
360的游戏攻略很简单,就是用自己覆盖数亿用户的安全软件,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入口,开出的价码也很诱人,对半开,比当时主流的三七开(平台7、游戏商3)更为实惠。
360凭借什么?依然是安全。在PC端上,客户端网游需要杀毒软件护航,确保玩家的账号和虚拟财产不会被盗走,但仅此而已。可更多的软件呢?由于各种内置在软件中的插件、病毒乃至软件自身可能隐藏的各种"陷阱",让用户不胜其扰,也让360能够很快的用加诸在安全软件中的软件管家,提供用户体验最好、并有360做安全背书的软件下载服务。
其实在颠覆杀软和进军游戏之间的时段,360已经顺手完成了对软件下载站点的颠覆。而此刻最热门的游戏类型,则是网页游戏,一个很容易被各种插件、弹窗和病毒影响的领域。
继续提供安全登录的服务,将优秀的网页游戏通过360杀毒的内置界面推荐给用户,形成渠道口,360的免费杀毒获利途径十分简洁而有效,且直击用户痛点。在配合上360安全浏览器,玩家被盗号的后顾之忧,也就有了保障。
请注意背景,2011年360完成了360安全网址导航、360安全桌面、360安全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为代表的PC端产品矩阵。
很快,效果显现出来了。在随后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整体营收4750万美元,其中以网页游戏为主的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1210万美元,同比增长198%,环比增长近50%,占公司总收入的25%以上。
或者说,实际效果更为惊人。就在2012年中,美国财经投资博客Seeking Alpha刊登投资人马特·贝里的文章,对360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数据提出质疑。
贝里宣称,360提供的网页游戏与竞争对手没有太大差异,而游戏营收与却差异很大。其根据对7家中国网游公司的统计,网页游戏平均每月的ARPU为64.5元人民币。而360却从2011年末的380元,在半年时间中达到了更惊人的440元。
之后此事再无争议,以"安全"为名,行推荐和导航之实的360,最终通过颠覆大佬们看不上的杀软市场,成功出奇兵进入了和电商同样段位的千亿级游戏市场。
同在2011年Q3财报上,还有另一个同比增长超过200%的业务——来自企业的广告收入。而其成因在于用户渗透率达到57%的浏览器和网址导航所带来的流量增长,这也是基于安全牌的逆袭,用另类的方法,从百度的搜索市场中分了一个蛋糕。
只是此刻,移动互联网兴起了,互联网同行们都在进军中,360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跋涉。
手机,是360移动战略的核心点。在第一波互联网手机的进军中,360过与华为、海尔、诺基亚合作推出特供机,均由于生产周期、渠道推广、用户体验等问题宣告失败。
那一波的胜利者是小米,结果,周鸿祎选择在不同场合对雷军各种花式放炮。
第二轮冲击很快展开,"带上AK47,跟我到南方做手机去!"这样的号召发出后不久,2015年5月,360斥资4.09亿美元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科技,正式发布其第一款手机"奇酷"。
特供机不行,就自己出手机。而策略则调整成了硬件免费。
硬件免费失败了,安全的品牌亮了
几年的鏖战下来,360手机一直没有真正的打开过市场。尽管有来自各方面的原因,但核心依然是硬件免费策略不灵了。
早前周鸿祎豪言壮语,用硬件免费的方式,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然后通过游戏之类的增值服务获得收益的思维,在现实面前变得十分脆弱。
"去年(2016)的亏损全部来自硬件免费的思路。"周鸿祎面对采访时,开始反思:硬件免费可能是伪命题,硬件要重新回归到商业本质,硬件要合理地赚钱。
安全,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不那么刚需了。
在PC端时代大红大紫的安全卫士和安全浏览器,在平移到移动端时不再吃香。
彼时,相对安全的手机上网环境,让用户更加倾向于速度快和流量省。而且App的流行,让昔日PC端的搜索引擎、浏览器两大入口也变得不再重要。同样的苦恼,或许360在PC端的老对手,百度更加感同身受。
页游时代的模式在手游时代,不仅找不到流量入口,而且手游的爆款太少,让渠道的力量也变得不在不可或缺,至少在微信这个顶级渠道面前。
但,另一个机遇也同时出现,智能硬件的初创领域。比起已经被苹果制定了规则的智能手机,诸如手表、路由器等产品,依然还在探索中,一个"安全"的帽子,为360的智能小硬件们加分不少。
最为典型的是360儿童安全手表,在多达360家以上的儿童智能手表厂商之中,脱颖而出,其功能上并没有特别新颖之处,但恰恰因为360在安全之上的品牌特征,结果让儿童安全这个和网络安全并没有太多实质关联的概念,形成了奇妙的替换和转移。
这样的品牌属性跨界转移,其实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较为典型的是以止血为主要调性的云南白药,作为伤药时,其尽管知名和家庭常备,但消耗和循环速度较慢,而当其推出功效牙膏时,却在众多老牌牙膏的包围之中后来居上,亦是牙龈止血和伤口止血两个并不一致的概念之间的一种消费者默认转移。
这样的属性放大和转移,已经成为了360在智能硬件上突破的一种方式,而且由小而大。
2017年9月11日,在这个颇为有巧合感的日子,360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联手威马汽车发布"360安全车"。而该车的所有智能汽车概念,均围绕安全二字打造——车载联网防火墙、车载安全中央网关、安全秘钥管理、安全空中升级、车联网安全评估、车联网安全运营平台、车联网动态防御体系等。
"过去几年360测试了很多智能汽车,发现可以用很低的代价轻松将其劫持,让人担忧。"周鸿祎振振有词的将大多数汽车消费者并不容易遇见的状况,用"安全威胁论"的方式售卖开来,并用上了《速度与激情8》中黑客劫持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影剧情佐证。
大安全时代,正在被360催生而出,这也是其现在定义自己为安全公司,而有意拿掉网络二字的根源所在。
据说,这也是向苹果致敬,2007年1月9日,史蒂夫·乔布斯将"苹果电脑公司"中的"电脑"二字拿掉。同一天,第一代iPhone发布。
周鸿祎作为乔布斯信徒的身份,其实早在互联网产业里,尽人皆知。
第三部分:刚需!竟然活成了奇兵
周鸿祎是个斗士,在于他似乎什么都敢说。
360是头斗鸡,在于它似乎总是搅乱巨头的布局。
而360的产品,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傻瓜、越界和搅局,而它还有一个隐藏功能,对所有的竞争对手来说,颠覆不可怕,提神醒脑最可爱。
一度,对于互联网企业,一怕腾讯"山寨",二怕周鸿祎"插足"。
周鸿祎和他的360,在12年的轮回中,活成了互联网领域的一只奇兵,没有之一,不是奇葩。
傻瓜模式,一站式让用户各种"节约"
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不是产品经理,能够不用说明书,最简单的让他们体验到"好",总能成功。
360是个什么?它就是一个一站式傻瓜产品。那么这个产品除了能够帮助用户一键打理好体验外,一点都不黑科技
关键点就在一键之上。周鸿祎曾在书中描述360杀毒刚出世时,"又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人人都在说,杀毒软件怎么能做的这么简单呢?这么白痴呢?太不专业。"
而结果用户很喜欢,并非每一个用户都是计算机专业的,而且能一键解决问题,高手也喜欢。这就是用户体验。至于技术,放在后台,未必要展现在人前。
类似的产品,360还有很多。比如小到不能再小的智键,一款针对安卓设备的,能够插在耳机孔上的的智能快捷键,它的功能描述就是"一键":一键闪拍、一键手电筒、一键录音、一键加速。
9.9元的小东西,卖出去400多万个,而这个产品最实用的功能,则是让人按下智键,就打开了手机手电,顺便还能让耳机孔防尘。
一键,实现了在时间、空间以及各种需求上的极简和节约。而这本身也是互联网一直以来的刚需所在——让更多的用户,不用学习专业知识,就能完成基本的需求。
至于专业的事情,就让专业的人去做即可。360开启的道路,有大量的效仿者,最典型的是美图,一键PS,一键试妆,乃至一键美拍。专业门槛的下降,让原本只是小众群体的好东西,成为了大众的宠儿。
顺便,用户群也扩大的无数倍。至于专业人士,想要更好的管理电脑、防护手机或修图,自己玩去即可。
傻瓜模式其实还有另一种体验,即让消费者不用思考,直接选择。
说道自己做路由器失败时,周鸿祎就颇为调侃:"如果要让我设计,我会做4个LAN口,4个天线,往四个方向走的,网上那么多流传的用易拉罐给天线增强,就说明了要信号增强是用户的刚性需求,路由器美观不美观是不是刚性需求?其实不是。因为我们发现甭管小米做得多像苹果,我们做得多么小巧,用户设完了都放在墙角下了,你多长时间和你的路由器打一次交道?它和手机不一样。"
而成本呢?多一根天线加10元,增2个LAN口,再加2元。周鸿祎发现,用户习惯用傻瓜模式,直接从直觉上认定产品的好坏。这和一键杀毒并无二致,因为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是产品经理。
吸取教训后,第二版路由器,定价89包邮。而且天线收起来,远看很像苹果的笔记本。同时信号这个问题,被360巧妙的用大户型路由器的概念给巧妙解决,结果,销售超过了一百万台。
越界奇兵,背靠根据地才能进退有据
对于360来说,越界一直是它成功突破互联网大佬包围圈的互联网思维,而且很是成功。
所谓颠覆,其实就是在某个领域,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而且用户很受用。奇虎360一开始抓住了这个脉门,从安全软件入手,先甭管好不好用,一上来就是免费攻略。这种破坏行业规矩的手段,表面上看是很有点"流氓",有点越界了,但实际上,用户满意就足够了。
客户就是上帝,这一点周鸿祎吃的很透。奇虎360一直都在越界,比如进入搜索领域、进入游戏市场、进入手机应用领域,这些都不是一个安全软件供应商的本分,但360越界了,并成功地突入了对方的纵深很远,并建立了根据地。
周鸿祎的老对手腾讯,也有许多类似的越界之举,有的成功了,比如游戏、比如安全软件,但更多的是失败,比如搜搜、比如拍拍,比如旋风。且每一次越界都和360一样,备受口诛笔伐。
失败或成功地秘密何在呢?就在于是否能从大本营得到输血。腾讯是个社交网络大牛,但凡和社交、娱乐沾边的,如网络游戏、社交游戏和微信游戏,大多能赚的盆满钵满,理由很简单,有QQ在方便找朋友,而且还是真正的熟人之间在虚拟世界中比拼,大有点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味道。而那些电子商务、搜索引擎之流,和熟人圈子没联系的领域,腾讯越界进去了,就是泥足深陷。
反观360,尽管其也在越界,而且每每出现在出其不意的地方,但其实都有一根主线,即围绕着360安全软件这个大平台,在周边领域进行"大迂回"。
推荐各种PC端的软件和页面。于是乎,安全软件成为了一个分发平台和入口,尽管这个入口不如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那么强大。但用户在这个界面上下载东西,信得过,够安全。
360很聪明的把入口拿在自己手上,然后向游戏厂商进行招商,就和百度关键词示范的一样。结果呢?游戏推荐谁家强,去找360。一个游戏都没研发的360,就这样成功的进入游戏圈,和互联网最强大的赚钱行业一起分起了帐。对用户来说,至少不用担心下游戏下到病毒了,够安全。
进军搜索引擎的套路也大体如此,尽管份额上它一直都是百度的零头,但后进来的360搜索,几乎一夜之间就超过了根植多年的搜狗和搜搜,为什么?还是平台的优势,和360安全浏览器一起打包出场,卖点还是安全。用户们吃的就是这个味,网页上的各种病毒和诈骗,已经让他们害怕了。
就连360从软体进军硬体领域,也是一样的轨迹,看似越界,但其可穿戴智能产品依然主打安全牌,叫360儿童卫士,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让家长放心的东东。仅此而已。
越界的360,其成功之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抓住用户心理,主打自己的王牌卖点,然后轻松越界。这显然比总在越界,总在失败,总在试错中不断找到正确路线的腾讯要高明。
当然,前者没后者有钱,输不起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搅局奇兵,最大成就是重启巨头雄心
"什么360失败,360硬件战略失败,360路由器失败,周鸿祎宣布放弃什么东西?结果我的同事叫苦不迭:你在外面不替我们做广告就算了,还给我们泼冷水,弄得用户都来质疑,到底我们还做不做了。"周鸿祎已经习惯在公众面前,自嘲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的挫折。
可或许连他都不好意思承认,360最大的成功,是让许多巨头们如芒在背,被鞭打的奔跑。
2010年的3Q大战,腾讯被惊醒。从此不再象过去那样简单模仿新兴互联网企业产品,而是采取了开放策略,收购、投资和兼并方式构建以腾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我成了《反脆弱》里的一个例子,我去挑战了,我给了他们一个刺激,这个刺激不足以消灭他们,反而是让他们产生了更强大的内部基因。"周鸿祎引用尼古拉斯·塔勒布的理论说。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百度身上,2012年的一场3B大战,360网址导航和360浏览器中的默认搜索引擎由原来的谷歌变为"360搜索"。一个月时间,360拿下了10%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相对的是百度失去了同样多的市场,从七成跌至六成。360抢了百度的地盘。
结果呢?2012年11月,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以"改变,从你我开始"为题发布了一封著名公开信中,要求员工"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并时刻在不同场合念叨一个口头禅——"离破产只有30天"。
一直缺少对手,一度换上富贵病的百度被360的进攻所惊醒。
之后和小米在智能手机上的攻守,也让360总是扮演着一个时刻准备在背后颠覆的角色,让雷军如芒在背,间接刺激小米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小米生态链条。
被360的颠覆和冲击,惊醒的互联网同行还有很多,有的并非被占据了份额,而是因为360的带头示范,而找到了发展的新蓝海,比如美图、搜狗、各种直播们。
这或许才是并不是周鸿祎的红衣教主更为世人和业界所乐道,反而逐步忘记了"红衣大炮"这个名字的原因。
教主,往往未必十全武功,也未必是行业里的头牌,但他和它,总在用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让"教徒"们觉醒,尤其是互联网行业里众多的新国货们。如此看来,360不象洪教主,更像张教主。
人民想念周鸿祎,尤其是他一身红衣出现在重要场合的扮相。
(本文刊载于《商界评论》杂志2018年出品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图书《国货崛起2》中,刊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