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后一次司法考试(以后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已经结束,早在2016年刚通过司法考试的时候就想写一篇文章,是关于在职、非法本、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我在一次通过司法考试中的经历和心得。当时一直被侥幸和欣喜的状态所影响,事过一年,趁着国庆假期,有时间将这些经历写成文字。于我, 是感恩经历,告诫别忘记;于大家,或有帮助,仅做参考。
分数及个人情况
总分370(卷一 103,卷二 86,卷三 76,卷四 105),可以说是低分飘过。对于一个在职非法本能够第一次就考过,本人已经非常满意了。在准备考试之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400分+,所有的考试准备计划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但是在复习后期,由于时间不足,这个目标也仅仅只是目标。不过实践证明,复习之初,尽量将预期定高,努力为之,就算达不到,也不会太差。从分数来看,卷一和卷四对整个成绩拉分不少,这得益于后期我将精力侧重于案例分析、作文写作,这在后面的”几点心得“中会提到。卷二比我预期的分数要少,刑法是我的参加考试的兴趣所在,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卷三在意料之中,因为后期我简直要放弃钟秀勇老师的500多页的讲义了!
再说说我的个人情况。本人正经计算机专业毕业,早在高中就获取过国家级计算机比赛三等奖,大学期间通过软件工程师中级资质,是一个懂C#、Java等各种编程语言的伪程序猿(此处应有掌声)。后经(yin)过(cha)努(yang)力(cuo)考入法院系统,在基层法院非业务部门工作了四年。这期间也有过考司法考试的想法,但都是一闪再闪而过,那本《刑法xx讲》连续三年每年都是翻到前50页就放弃了。第四年,感觉专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怎么描述这种感觉呢?就像在医院不懂医术、在博物馆不懂历史、在高校不懂教学……
准备经历
2016年9月份考试,前一年11月份开始准备,购买了一份厚大学习包。在过年前把刑法、民法基础先修课程学完。过完年调(fang)整(qi)了一段时间。到5月份才正正经经开始学习各门课程的系统精讲课,都是利用工作碎片时间和晚上休息时间。根据我们单位当时的政策,每个没证的干警都有且仅有一次脱产去培训班40多天的机会。在7月份去之前,完成了刑法、行政、部分民法的系统精讲课。7月到8月中旬这段在培训班的时间,应该是我的大块连续的核心学习时间,那些天除了睡觉吃饭和踢球,基本都放到复习上来了。所以,整个准备时间大概是600——800小时。
临考前,刑法过了3遍,行政法3遍,其他2遍。
几点心得
一、”迷信“一家培训机构、一个专业老师。
司法考试已有10多年的历史,考试培训机构、专业辅导老师、教材等整个培训体系已经很成熟。培训机构之间包括老师各有优劣,各有特色,但是大同小异。关键是选定一家机构或者选定一名专业老师后就别朝三暮四,再四处找不同的老师、音频、视频、讲义。花费时间不说,关键是乱我心志,对知识点纠结,吹毛求疵是考试一大禁忌。我的整个期间,购买的教程就是厚大的学习包,外加一本官方司考大纲。如果能有足够的时间跟上机构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可以过。我后面去脱产上培训班的时候,是另外一家机构的老师和教程,我除了跟上培训班的节奏,主要还是以网上视频的节奏在进行。特别是刑法,各类学说有的是争锋现对,我坚决按凤科大帝的思路,贯彻始终。后面刑法学久了,我都能从往年(主要是2014年后)的选择题里预测卷四案例分析题(所以刑法我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80多分简直是对不起自己)。
二、程序猿的架构图、流程图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伪程序员,偶尔还能用C#、数据库构架几个小应用程序,自认为逻辑能力还算不错。而法律,也最讲逻辑。这点是计算机科学与法律的共性。如今,法律更多地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法律智能化已不是幻想。智慧法院、智能法律助手已面世,各种黑科技、大数据的逐渐应用在法律行业上。以往街头随处可见的“代写文书”被互联网搜索引擎所替代,现在不断在提倡庭审笔录自动记载、文书自动生成、案例自动检索,计算机科学、互联网将会持续影响整个法律行业。
扯远了,手动拉回,有机会我再到这个领域好好掰扯掰扯~~~
现在说的是学习方法。总结就是构架体系、分析流程、加强理解、逐个突破。
我的土方子:购买A3纸(注意尺寸比办公A4纸大一倍),铅笔,其他各种颜色圆珠笔(一定要买好看好用的)。看第一遍视频(书)的时候就开始架构体系,这里用铅笔,主要是好修正。看第二遍的时候,用黑色圆珠笔在之前的基础上模临再加强一遍,用其他颜色笔标注相同(或不同)、重点部分。总之,这门课就以这几张A3纸为主,所有的教材都是为这些图服务。到后期,所有的题目、书、视频、讲义都只是工具,图里不懂的才去翻书。第一遍的时候要基本清楚这门课都有些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就是加强理解和记忆、重点逐个击破。
以上是一部分图,我算了下A3纸图满了大概有20多张。程序法是最好画流程图的,其他的比如刑法、民商法等,我基本也是根据教材(视频、讲义),再以自己的思路构建了流程图。真相如下图,但后来人别迷信我的图,重要的是思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路。
三、撑下去你才可能赢,其他的交给运气。
构架体系、分析流程、加强理解、逐个突破。道理说的很简单,但是过程真的很磨人:40多天在一间顶楼小阁间里,耐着夏季的炎热,每晚看书到凌晨,还有晚了就赶不到的早餐(囧)。除了肉体的“折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心理的碾压。到后期,往往是在看这门功课,心里还在想其他功课怎么还有这么多还没底。走在路上,或吃个饭,想不起来的知识点要翻翻速记本。简直是走火入魔。但是越到这个时候,心里越是提醒自己:撑下去,明年千万别来了。压力特大的时候,我就看凤科大帝的讲课视频,当作是单口相声,脑补翠花和三娃的故事。
这个时候别什么说劳逸结合,如果跟不上计划,这个时候就恨八月怎么特么就不是七月,每天24个小时怎么特么就不能48个小时。我刚去培训班的时候整了个足球队,每天下完课就招呼大家去踢球,到后面两个星期他们去了,我没去。现在我都在想,是不是我给他们挖了“坑”。
考试那两天就更加明显了。一个考场比方是30个人,第一场可能两个人缺考,到第二、三场又少几个人,到第四场基本是以排为单位缺考。我顶着压力考完第一天,到第二天的时候真想放弃,“撑下去,别怂”。考完那晚我大睡了一场,考完之后就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了,要不然再看到司考书,我能吐出来。
查分那天,我特意选了个好时辰,心里默念祖宗八代保佑,可能是这个原因,没枉费了那段艰辛。
以上,有艺术效果夸张成分卖弄之嫌,如果能给经历过的人一点感同身受,给正在经历的人打个补丁,给还没经历的人一针预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