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瑜伽馆下午的课,午休起来时确认了一下约课情况,刚好五人成课。换衣服出门坐车去上课,下车时随手拿出手机看了一下,课程取消了,不是五人就可以成课的吗,怎么就取消了呢?
算了,不问了,早就习惯了问来的也一定是个谎言,懒得较那个真了。
走到马路对面坐车回家,正是学生上学的高峰期,回家的方向和学生上学的方向一致,车上比来时挤了很多,住在学区就这点好,坐车也得和学校上下学的高峰期扯上关系。
中秋过了,九月已经过了大半,这几天天热的发狂,三十多度的高温,午后的气温和夏天没什么两样。一来一回出了一趟门,回到家,衣服汗湿透,心里更加不爽了。最近很多事不太顺利,感觉跟前一段的生气有关。到底是老了,一生气就会胸闷气短,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自己的气场差了,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事都不能如愿起来。
我相信这人间,有很多美好的所在,只是自己心烦气躁的,很难静下心来去欣赏。
气定才能神闲,神闲才能发现世间的美好。我向来文艺,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但骨子里的传统思想又驱使我不得不脚踏实地的生活。因此我固然文艺,但只是在内心充满幻想,充满诗意。因此矛盾的我常常无法理解有些人故意呈现出的那种文艺感。我认为真正的文艺是由内而外自发出来的,而是浮于表面。年轻的时候,以为事物都是有固定模式的,如今年岁大了才知道,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多面性的。我常看到圈子里有人故意表现出的文艺范,裙子裤子混穿,民族服西洋配饰混搭,画着戏妆穿梭于菜市场,超市,商场烟火气很浓的地方,甚至打扮得花红柳绿,花前柳下,搔首弄姿,抑或是拼凑几段酸腐的八股文,自愈清高,学文人装清高,或者一言不合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嘴脸,还不时的上演一些文人相轻,文人自相残杀的戏码,让人实在为他们感到羞愧。在我看来真正的文艺一定是大众的,有风度有气质有内涵。我喜欢内心有故事,而脸上依然和颜悦色的人。他们懂得一个人该沉淀什么,展示什么?
我喜欢文艺的东西,满脑子文艺思想,却又看不惯别人努力装扮出来的文艺范,这是一种病。一种老年病。女儿说一个人看不惯的东西越多,说明她已经老了。我想我是老了的,很多事明显的感到了无能为力。
今天的葫芦丝课,相比上周的课程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我相信自己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也知道对于五音不全的我,乐感差是个硬伤,因此上课时格外用心,在我看来乐感差就一定要多跟着别人演奏,希望自己能跟着别人的节奏几遍后,形成手指的肌肉记忆。
上节课老师急于拉学生去自己开的班,被有人投诉到了学校,今天老师的课上的用心多了。节奏降了下来,我也就跟上了老师的进度。下课后有人讨论起这件事,有人佩服投诉着的魄力,有人称赞投诉着给大家做了一件好事,也有人提出这样做是不是后面不好面对老师。我静静听着大家的讨论,没有发言。我知道自己没有投诉的魄力,也不齿老师的做法,因此我很庆幸那些有原则而又果敢的人。我想如果因为投诉惹老师不高兴,或者影响到了他的工作,也是他咎由自取。
前几天教师节后,一段家长设计陷害老师的视频上了热搜,网上说法不一。有人因此一边倒攻击教师行业,有人说家长做了很多家长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值得称赞。我的看法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老师被人陷害也并非无辜,她的贪婪害了她,当然一个贪婪,无原则,无底线的老师并不能代表教师队伍的全部;而设计陷害老师的家长,作为家长,做事只图自己报复的快感,而不计较孩子的立场,搭上自己的人品而与教师队伍为敌,显然是不可取的,生活中遇到这种阴损之人定然是避之而不及的。
“人生如旅,行至半途,才发觉喧闹渐散,只剩下了沉默。”这是今日读到的一句话,有些扎心,却无比真实。世事纷扰,一些人终究走散在了俗世里,不愿过多联系,孩子因成家立业渐行渐远。人至中年,人生的另一半大抵也过成了室友,除了责任,仿佛成了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隔着电话线都能感受到静默中心底的震颤。甚至有时,沉默化作了一种语言。
总有起伏不定的情绪。昨天还在为些许琐事烦忧,今日却已然释怀。就像这天气,有晴有风,而我的心情也是纷云变化,一言难尽。人至中年,最大的修行莫过于学会调适生活,调整自身,圈子缩小,事情变少,人心宁静,内心安然,更主要的是要学会享受孤独。
因为一些爱好,孤独成了一种享受。闲暇的时候,默默的待在房间里一个人练字,练习葫芦丝,瑜伽,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里面去。没有疲累,没有烦恼的,只有满满的满足感。身体逐渐舒展的惬意,思绪松弛不羁,不追逐时间,只专注当下的感受,让自己的身心皆获得片刻的宁静。
因为一些不重要的事,无关的人影响到心情,中秋节一天几乎没有吃饭,晚上躺在床上,心里闷闷的透不过气来,很是难受。过后一想,又何苦呢?有的人根本不值得你付出情绪,有的事糟糕还是顺遂也好,总归都会过去。生活便是如此,一切好的坏的都在平凡的日子里,都在平凡的日常里。
哲学家奥勒留曾言:“宁静来自心灵的井然有序。”一个人心乱了,一切便会陷入兵荒马乱。只有维持内心的秩序,将认知能量集中起来,方能在根源上得到疗愈。
米哈里也说:“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能寻得乐趣。”生活的难题纷至沓来,我们应接不暇,难以招架。只有清理纷杂的杂念,重整内心的秩序,才能获取真正的安宁。从外面回到家里,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拿起平板开启今天的日更,在文字的世界中,寻觅心灵的慰藉。
生活的模样,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常里。在手机里玩拼多多,一时好奇心兴起,邀了好多朋友帮忙助力,最后却是玩了个寂寞。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在此过程中,知道朋友有远近亲疏,也发现有人早已在微信里删除了自己。我还待她如知己,她却已视我为路人。心中唏嘘,难以启齿的柔弱感再度袭来。人在中年,也如拼多多,看起来时时胜利在望,实际上却是步步惊心,处处都是陷阱。
《生命之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对大部分的人而言,深刻地、强烈地、洞穿地去感觉眼前的事物,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的烦恼实在太多了。无论什么事都可能被我们弄成一种烦恼。很显然人类的烦恼是永无止境的,而且人们也似乎没能力去解决。烦恼越多,我们的感受力越低。我所谓的感受力就是去欣赏树枝曲曲折折的美,观察路上的尘土,感受别人的痛苦,或是欣喜万分地看着落日的美景。
很多人喜欢记录生活的视频,觉得他们的生活很治愈。我曾观看自己之前发布的视频,也会觉得“她”的生活很美好,只是看着就让人很喜悦、很向往。但现实呢?现实是很多时刻我们身处在幸福之中却不自知。现实是视频记录的只是生活的万分之一,有太多瞬间只能感受,没办法捕捉和传达。现实是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生活,没看到自己的生活。带有觉知的生活,去感受每天很普通、很平凡的生活,或许会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本身。大脑停止思考,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世界时,总会有强烈的能量冲击心底,那是一股巨大的柔软。
放弃思考,纯粹的感受,也是在获取一种能量,最原始的能量。烦恼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制造的,在我们无意识的评判、下结论,被情绪牵着走之后,烦恼就出现了。
写着写着,心情好了很多,在心里默默的下决心:简简单单做自己,无事时心不空,有事时心不乱,遇大事心不畏,遇小事心不慢,不为已经发生的事而懊悔,不为尚未发生的事而恐惧。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