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昨天的论题“开放式婚姻”,还是今天的“北大女生拍抖音一夜爆红”,为什么成为热门话题,我们讨论这两个话题,是在讨论什么?
一,开放式婚姻
“开放式婚姻”,开放的是什么?是性?还是情?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显然开放的不是财产继承权、不是繁衍生育功能。
性是什么?是器官跟器官的接触?还是心与心的交流?亦或是爱与爱的传递?还是三者兼而有之?
关于性,《金西报告》将“藏在别人家卧室门后的事”掀开了。
性到底是生理现象、还心理现象,还是社会现象?有人说“性的愉悦是男女双方相互的生理和情感需要的满足。”
可是它的历史沿革令人伤感、充满屈辱,有时甚至使人啼笑皆非。
“维多利亚时代的名媛、绅士,因自己的性感觉而罪咎;今天的人们因自己没有性感觉而罪咎。”
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与饥饿驱力是人生存、繁衍二大驱力,即两大生命力。是本能。
常识认为,性、食、睡,是天然正当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其它两项人们任其如其所是,而偏偏对性不知拿它如何是好、有推崇的,有视若洪水猛兽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能够同时满足性、情感(恋)、依附体验这三者,就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是充要条件。
就目前大众对婚姻的理解和接受,还有社会道德习俗层面,大部分人是不理解、不接受的。原因是形式上违背了婚姻的“契约”精神,情感上突破了“排他”性底线。
可是,说到“排他”,就不得不提“占有欲”。“占有欲”是自私、是人格不成熟?源于不成熟的爱?因为成熟的爱是“丰献”,是以对方快乐幸福为前提的。
说到这里,有种撕扯的感觉。
其实,几千年来,性开放与否,这两种声音一直存在。只是“禁欲主义”一直占着上风。
从哲学上的物极必反,到弗洛伊德的反向形成角度看,是不是要转向了?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西风压倒东风。
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是“英雄创造的”,话语就是权利。
二,“北大女生拍抖音一夜爆红”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北大毕业生送外卖”、“北大女生拍抖音一夜爆红”,就因为是北大毕业?
抨击他们“浪费社会资源”,我没看到,人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成人后选择如何生活,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悖公序良俗,选择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
浪费谁的资源了?“浪费”的定义是什么?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拍抖音、送外卖,都不是问题,相反,称之为问题的人,才是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对之诟病呢?
两个极端事物的相似性大于任意一端跟中间事物的相似性。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的曲折表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