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速度感?
速度感是在运动的事物的表现力给予人的视觉感受。
不过,人不能直接感受到,因其不是一个即时的观察,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往往需要借助表现媒介才能感受到这种感觉,如电影、设计等。另一方面,因物体的行进运动产生的感觉,也能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现。例如音乐和文学。有些文字阅读时酣畅淋漓如一泻千里下江东又能引起念念不忘的回响(而大部分网络小说即是对速度感的拙劣模仿)。
之所以会谈到速度感,是在看《火影忍者:博人传》时,佐助和鸣人默契配合对BOSS展开反击时流畅的速度感和节奏。
以及我一直念念不忘的《进击的巨人》使人如同【穿梭在森林中的轻灵之燕】的立体机动装置:喷射的压缩气体产生的快速推进力灵巧地穿过巨人的群体寻找致命一击的简练优雅的刺客风范。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借助于媒介技术摄录的动态过程的速度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通过周遭环境的对比,例如残影、烟尘、甚至声音和曲率较小的线条,影响人们的感官,电影也能通过快速剪辑的方式呈现,例如较为常见的运动类电影以及营造气氛的场景段落。仅举两个例子。比如《极盗者》,《罗拉快跑》
其中,运动的物体的型体感与周围的环境塑造了整体的节奏。
但是,就《进击的巨人》和《博人传》的速度感,与真人电影的速度感还是有点不同。
真人电影中的人无论怎么跑,我们【潜意识】地了解人物绝对不会变轻,更不会飞,他无法改变自身的重量,是重力的奴隶。即使到了太空漂浮,也无法灵巧地掌控自己的身体。人类存在的现实是:承受着世界的重力。出现在电影的急速奔跑,透过剪辑或者对比的技术呈现独特的速度感,根本上,无法改变不可能飞,不可能越过人类的极限的现实。所以真人电影的速度感是外在地赋予人体,但动画不一样。
漫画家在动画世界构造出来的人物与我们现实有所区别、他们拥有人的形体和灵魂,拥有所有人类的属性,但是,没有重力感,或者说拥有不同于现实人类的大地和重力。这是因为漫画师设定的世界先天地隐藏了作为人承受的“力”的规则,而我们在潜意识里自愿接受(类似阅读小说)。因这设定,动画人物可以表现出超出人类的极限的奇特的速度感。
简单来说,动画的速度感,在我们不怀疑动画世界的基础属性的前提下,借由高速有节奏的运动以及形体的美感造就的轻盈意味。它包含了两方面,一是有节奏的运动,二是形体在高速移动中的简练美感,这两个方面,无法在现实和真人电影里实现,但动画里可以。
《进击的巨人》和《博人传》的敌人都是例如巨人拥有巨大的形体的事物,人类面对这些敌人的时候,没有直接强效杀伤的武器和变形的身体,必然是强调近战和策略。为了保持景框内画面的平衡,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且呈现出重量感的大事物,体型较小的人类只能通过轻盈的身体周旋和计策来达到“绊倒”大物的结果,相对来说,小的形体反而会显得轻。同时借由着立体机动装置(巨人世界的科技发展)和体术(查克拉的世界)等,人物(确切地说,是与我们不同的异人)能够在他们的世界中进行一种快速移动。
因而在我们看来,
人物重量变轻了,或者说,他们能够“随意”改变自己的重量,能够在高速运动和低速运动中切换自如,保持形体的平衡。
真实的人类不是这样,人在高速运动状态的身体和神经反应承受着不同的压力,除非经历过大量的专业训练,不然无法保持平衡,同时,以极盗者的极限运动为例,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呈现了这种实质上受重力约束的结果。极盗者的运动比如冲浪、滑翔也是借助于重力(高度落差)才达到轻盈的效果,动漫人物却仿佛是解除了重力(通过技术、体术)等保持了上升的状态,轻盈地如同飞翔一般。
这种轻盈的“人体”形象,表现人解放了重力的束缚,人在这种快速移动中展现了一种人体的速度之美,仿佛如同轻盈的梦一般。
人类的两个伟大的渴望,隐身和飞翔,前者是梦,是梦境的显化象征,是虚,而现实存在是实。后者是超越肉体的极限的幻想。动画电影的速度感,根本上造就了一种梦幻的形式,在异世界中解除加诸在我们的常识想象(潜意识)中的重力,同时融合了两种特别的性质,轻逸和速度,达到一种甚至连灵魂和肉身都轻盈的美学。
这也是因为动画先天就具有轻质的意味,它通过绘画和数据方式制作表现出来,是幻想的能够飞翔的形式,我们所熟知的宫崎骏的电影通过童话寓言的故事和世界设定完美地体现了动画的轻质的风格。与此相对,通过塑造强烈的现实感和唤起深度的情感体验,也能够塑造出【重】的风格意味,如今敏的《未麻的部屋》、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庵野秀明的《EVA》,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