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本成长类的书《向上生长》,这本书的作者九边是位公众号优质创作者,江湖传言还是某大厂高管。
在这本书里,作者结合自己计算机行业的背景,对学习、精进、财富、认知、选择和趋势进行了新的解读。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关于学习和精进的部分。
01 为什么要“向上生长”
正像一句老话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不到“向上生长“,就会向下萎缩。
网上曾经有一个十几秒的视频走红,记录的是钟南山院士上台领奖时走路的英姿,视频名字叫“83岁走出了38岁的气质”;
相比之下,想想我们见过的对生活没有斗志的人,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往往是把38岁的人生过出了83岁的无力感。
作者在书的开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的概念,解释一下了“人为什么要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个定律,指的是一个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的话,就会走向毁灭。
比如,炉子里不添柴火,人不吃饭,系统就会往“熄灭”的方向发展,这个趋势,叫做“熵增”。所以,为了维持系统运作,就要持续地输入能量,这种能量就叫“负熵流”,负熵流停止了,系统也就自己毁灭了。
所有的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持续输入“负熵流”就是一件逆趋势的事情,所以会有“逆水行舟”的吃力感。比如,刷手机刷上两个小时也觉得没什么负担,学习学了10分钟就觉得累到不行,就是因为刷手机是顺着趋势自毁的行为,看书却是逆趋势保持成长的行为。
所以,想让自己的知识系统与时俱进,就要持续学习,也就是提供“负熵流”;停止学习的时候,人的知识系统也就开始走向停滞和毁灭了。
可见,“向上生长”,就是要给自己的头脑、身体、心理各个方面持续提供“负熵流”,保持终身成长的状态,而不是拒绝学习,得过且过,任凭自身的系统走向自毁。
02 觉得自己有天赋有什么问题?
我在大学里教书,发现近年所教的学生好像比五年前、十年前的学生头脑活泛了许多,只是,此处的“活泛”并不是褒义。
比如,欣赏电影时让他们记下几句优美的台词和翻译,本意是不要只顾乐呵,还要学习英语,练练翻译。
边看电影边记台词,再翻译出来,本来是个不简单的任务,没想到学生执行起来,就变成了用手机上网搜台词、边看边拍照然后抄写等(而不是训练自己的记忆)。
期末考试也是一样,说了会从教材里选一些内容,本意是希望他们自己找一些教材内容多练习,结果就有学生想办法,把一些教材内容放到手机里准备作弊。
那种感觉就是本来布置了一个设定为5A级难度的任务,学生的第一反应不是“怎样把5A级完成好”,而是“怎样把任务难度降到3A级”?
不管给他们提供哪些信息和资源,很多人的出发点并不是考虑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马上思考“我可以走什么捷径”。
这种活泛,就是标题所说的,总觉得自己有点什么天赋;潜台词就是,“我一定不必像别人那么努力,也能成功”。
总觉得自己有点天赋,或者说拒绝承认自己就是个平庸的普通人,会有什么问题呢?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浪费掉自己身上最重要的资质:肯下笨功夫。
举一个教育孩子的例子。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夸奖孩子的时候,要夸奖他具体的努力,而不是夸奖他聪明。
这也是因为,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有某种天赋,也就等于告诉他不用努力,至少不用像其他人一样付出那么多努力。所以,经常夸孩子聪明,很可能会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会太过于“活泛”,也太拒绝努力。
类似地,成长类经典《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德韦克博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可改变的,或者自己是有某种天赋的;成长型思维的人则相信,不管自己取得了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
所以,作者所说的“向上生长”,和“成长型思维”的理念正不谋而合。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下,人会拒绝给自己提供成长的能量,任凭系统停滞、自毁;而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下,人会不断给自己的系统注入"负熵流“,让系统逆势而上,向上生长。
03 承认自己平庸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都在某个方面,或某段时间里幻想过,或相信过自己具有某种天赋——付出别人10%的努力,就能获得人家100%的成功。现在流行的各种“7天精通XX”、“21天XX变现课”就是很好的证明。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硅谷王川的一段文字,来给相信自己有天赋的人(很可能也包括我们自己)打了回脸,这段话是:
所有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足;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却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由此,作者也反省了自己此前认为拥有的天赋,并发出了几个灵魂拷问:
你想写文章,你写够100万字了吗?
你要撸铁,你重复一万次了吗?
你要跑步,是不是三年还没跑够100公里?
你想学Python,是不是只逛论坛,却远远没敲到一万行代码?
如上节所说,承认自己平庸,第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会认可下笨功夫——忘记不存在的天赋,先去努力拼数量。
我们在学习、做事时所纠结的各种问题,出现的各种浮躁,很多时候都是源于根本不想去拼努力,却想去拼自己不具备的天赋。
第二,承认自己平庸,就会在做事的时候,更相信努力,而不会总是渴望走捷径,碰运气。
比如,总想在考试中通过作弊拿高分的学生,也许捷径一回两回走得通,但是走了大捷径,总有一天要栽大跟头。更可怕的是,捷径走顺了,会误以为那就是正道。捷径走得越多,有一天必须还债的时候越是还不起。
就像几年前被下岗的收费站大姐,天天享受着不用拼努力的岁月静好,直到有一天欠的债拍在脸上,只能哭喊“我已经36岁了,我什么都学不会了”。
第三,承认自己平庸,就会更依靠自己,而不是期待外力的救赎。
人要向上生长,除非愿意自救,否则他人想施救也是无从下手。我们期待的机遇、平台、贵人,并不是从不向我们抛橄榄枝,而是在橄榄枝抛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能力太低,接不到而已。
说到底,不要误以为自己有天赋,或者说,承认自己的平庸和普通,就是网上曾经流行的那句:以我们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到不了需要拼天赋的程度。
也许“平庸”终究还是让人有点沉重,最后,来条好消息提提神,就是:我们身边,宁愿相信天赋的人太多了,不相信努力的人也太多了,“只要你稍微努力下,瞬间就可以超过70%的人,而且越早努力越好。”
归根结底,如题所示,如果你也患上了“认为自己有天赋”的病,解决办法是,先承认自己有病,然后,抓紧治。
我也治病去了,明天见~
若无特别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unsplash和pixabay网站,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