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之间,我在“简书”上已有十篇原创。这十篇拙作究竟算个什么文体,说实话,我是不太清楚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随笔?……似乎都不能算,但又多少有些影子,好吧,我就权当积累素材了。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我的坚持也总有它的意义,想到这里,便释然多了。
时逢假期,我自然没有要写的数学课。但今日中秋,我这语文一向不怎么好的“俗人”竟也多出好多感概来……
昨天在书店送女儿画画,等她下课的档儿,偶然翻到了一本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觉得这么多年语文书变化貌似不太大。现代文中《装外套子里的人》《边城》《说“木叶”》……这些都是我们当年学过的。大概是由于太久没有看这种“文文”的东西,我有点“看不进去”的感觉(罪过罪过,我非有意要亵渎那些大师),但是翻到古文单元的时候,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陈情表》……天呐,有些片段我居然还背得出来!细细品味,写得真好!太经典了!
当年上高中时,高一第一学期就发了一本书,名叫《古诗文背诵》。听说高中三年要背的篇目都在这个书上,我假期闲来无事,就一篇一篇的往后背。所以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我的古文背诵就在班里格外突出。刚开始我觉得这是提前做功课的结果,后来背着背着就发现,即便是和同学同时开始背诵一篇新课文,我也总能很快背下。语文老师曾经让我在班上做过一个交流,大意是如何快速准确背诵古文?还记得我大概说了两点,一是理清全文,二是注意一些特别语句。总而言之,背诵激发出了我学习语文的热情,特别是学习古文的热情!
如今再去看这些曾经背得滚瓜烂熟的古文。突然有了当初读《红楼梦》的感觉:不同时期去看总有不同的感觉。如果说当年的我只是一个跟着老师走的“好学生”,那么如今的我更独立、更……有点复杂,不知道形容,请原谅我词汇匮乏。
再读《归去来兮辞》,只觉得画面感好强!“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我特别想把这两句翻译出来(用陕西话):我还能活多长时间,我想咋么就咋么……“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爬上山吼两嗓子,去河边写写诗,顺其自然,逍遥到死!
当然《归去来兮辞》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也是这些年来我安慰、勉励自己最常想到的两句话!
《滕王阁序》给我的感觉是——怎么可以这么有才?!文章怎么可以写得那么华丽丽?!“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太帅了!“等中军之弱冠”,才20岁,怎么就那么大气!我30+岁了,写得都是什么!唉,所以真是天妒英才啊!我词穷了……
大概有人在好奇了,那我的语文现代文怎么样呢?您看我写文章这样子,您觉得呢?……想当年我也是“文艺女青年”(感觉叫老了),或者说“文艺少女”一枚,举个栗子:在学完余秋雨的《道士塔》那一课之后,我写了一篇长达四页作文纸的周记(记录我的一个梦),大概内容是——我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赤脚站在茫茫沙漠之中,拦住载满敦煌珍宝的西去车队,我用英语和那个盗走宝物的西洋人斯坦因交涉,试图阻止他们……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被当时的语文老师以一个“阅”字批过,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这样,我对语文的一腔热忱由不想写周记、到不想写作文、不爱上语文课……后期当我想补的时候已经补不上来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时间不早了,一说竟然说大了。
今日中秋,下午本想去廊桥转转,奈何各种不作美,终没有成行。我想套用一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结——廊中行人今何在,槛外渭水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