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露天电影观影人群里的一员,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生活,除了看电影不记得有什么群体的娱乐,就是电影也就那么几部,总是看了又看,没得选择,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关于露天电影,作家苏童在《露天电影》里把之形象地说成是漆黑夜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明亮欢快的窗口。
从对看电影的没得选择,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四面八方的电影突然涌入进来,观影的大军涌入电影院,前呼后涌,盛况空前,电影院门口一波又一波人群涌入涌出,电影票一票难求。卖票人往往东躲西藏地逃避着人们的围追堵截,当时的卖票人在外人眼里,可谓是电影院炙手可热的人物。电影院的售票窗口挤着成堆的购票人,往往是一天卖不了多少票就被告之没票了,有些买不到票的迟迟不肯离去,一次次地徘徊在影院的大门外,眼吧吧地看着他人进出大门。这样的盛况不知持续了多少年,人们亳无选择地享受着国内外的电影盛宴。
突然有一天,电影院盛况不再,院门进出无几,卖票窗口常开不见几人购票,再后来,卖票窗口彻底关闭,影院大门长时间紧闭,这时的电影院成了偶尔开大会的场所,再往后的现在,破落的电影院连大会也不光顾了,存在的电影院,有的被改头换面改做它用,有的则成了卖百货,卖药等等的临时场所,尤其县城里的影院大部分恐怕己经拆除。电影院,这个曾经最耀眼的地方,曾经人人向往的地方,彻底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我始终是中国电影观影人从别无选择,到毫不选择,再到有选择时代的忠实爱影人,虽然时间己磨去了从露天,电影院,电视里看电影当年那样的魔力,但对电影的爱好始终未变,时常会关注各类电影和电影人。
一首王力宏、谭维维唱的《缘份一道桥》,知道了是张艺谋电影《长城》里的,所以就有了去影院观看的冲动,想去电影里感受这首歌带给我的荡气回肠的震撼,当时电影还未上映。电影上映一周后的前几天,我坐在了附近一家影城放映厅的座位上。现在放电影的地方都改叫电影城了,一般一个影城进去会分多个影厅,放映不同的电影。那天影厅观影的人稀稀拉拉没多少,我可能是这些人里年龄最大的,突然觉得自己看电影的行为很任性,居然是为了一首歌。
也许会有人像我一样,看电影是为了一首歌,一部片名,一位导演,一位演员,亦或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估且把之叫做任性吧。生活有时也要任性一把,让思绪暂时偏离不变的沉寂的生活,跳出来让自己开个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