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曹头次见面是上大学体检,一个班一起,没聊几句,问了问流程,她扬扬头,用下巴尖指了指流程牌,没说话。
我尴尬地笑了笑作为回应便走了。
(一)
后来报了个社团,新生被分了组,恰巧分到的就是阿曹。
“这么巧,一个班,一个社团,一个组。”
“嗯”
“感觉学校还不错,社团里的学长学姐也挺照顾”
“我准备退社团了”
“啊?”
阿曹忙着手头上的事,好像在看英语,没回应我。
后来发扬脸皮厚的优秀传统,加了个微信,聊了聊。
原来她是想参加社团学一项乐器,来了以后发现基本就是聚餐和娱乐,所谓师徒制,无非是学长学姐带着面基吃饭。
我说这种不是很常见吗,大家学学闹闹玩玩的。。
阿曹摆摆手说与其这样不如在网上看视频学学来的快,而且大部分人好像现在连乐器都还没准备,只是过来玩的。
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手,不禁感觉有点道理。。
(二)
大学初次考试,往往大家还带着从高中留下的热情,努力地准备应考,还能取得不错的绩点,第二次考的时候有一大部分人就已经“老油条”式的松懈了,出了考场周围叹气的人不少。
阿曹又是从面前匆匆走过,我快走两步跟了上去。
“考的咋样”
“还行”
“噢。。你不问问我考得咋样?”
“不问”
“噢。。。”
过了一段时间,考试成绩出来,果然不少同学考的一般,不过大家也就是在空间,朋友圈发了一些感慨了一下,也没什么事,还是和平时一样的生活,聚起来大家一起玩。听说阿曹考的不错,找她去玩,发现她已经在准备课外的考证。
(三)
参加一个课外的晚会,是在某些方面有些共同点的人聚在一起办的。本以为这种有点闹的地方是阿曹绝缘的。没想到在人群中见到了阿曹,她在和旁边几个人交流,从一旁过去,她没注意到我,还在继续跟旁边的人说话,手势简洁有力,声音平稳有力,没想到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她能一口气说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