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第六章“焦虑和应对策略”'这部分内容,我对照书本探索了一下自己。在以前,我的焦虑大多属于“神经性焦虑”,也就是说:并没有引起焦虑的明显外部原因,是“本我”在和“自我、超我”过不去。2015年十月,我经历了人生最沉重的痛,这以后,我一直在与克服“现实焦虑”作斗争。
女儿的意外去世带给我们小家庭颠覆性的沉重打击,我和先生都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伤痛与对未来生活的焦虑。最初,我们强迫自己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我们说:“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祸,我们只能扛过去。”我们强打精神处理孩子的后事,忍着失子悲痛去安慰他的母亲,我们去旅行,希望可以分散这悲痛。然后,我更多的采取了情绪中心策略和问题中心策略,我向可以信任的朋友倾诉自己的悲伤,讨论自己的情绪;我写了一篇文章,思考怎样避免儿童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发表;我拜佛、放生、诵经,从宗教中寻求安慰;我向专业咨询师倾诉我的情感,并制定了一个计划,怎样从悲痛中走出来,尽快为这个不完整的家庭再添一个孩子。这个计划包括每天早起上班、下班后运动、每天诵经、每半月放生、每周学做烘焙等具体的内容,正是遵循这样的计划我一步步走出了伤痛,开始用健康的身体孕育新的生命。
而先生呢,我觉得他更多的采用的是回避策略。他拼命的工作,加大工作强度,回避与过去相关的美好回忆。他不敢看女儿的照片,拒绝对我们倾诉他的悲痛,实在受不了他就一个人开车到没有人的路段大叫、痛哭。在我的劝说下他有过一次接触专业心理咨询师,但马上就回避了,他说他再也不需要心理咨询,因为咨询师都不好,他对我说:你让我一个人默默地消化。当然,他也有采用其他两个策略,也许在我看不见的时候他有向他信任的朋友倾诉,他也和我一起拜佛、放生,从宗教中寻求安慰。每到周末,他就制定短途旅行计划,带我出去散心。他也加强了运动,为我们孕育孩子打下身体基础。
如书中所写,总的来说,积极策略比回避策略更有效。看看我们俩头上的白发就知道了,我基本保留了一头青丝,而先生因为压抑得太厉害,头发半白。
最初我们都被先生的妈妈骗了,以为这就是一场意外。我们强忍悲痛去安慰她。两个星期以后我们发现她和她的家人合起来骗了我们,她应该在事故中负有直接责任,因为她将孩子置于无人看护又无法寻求帮助的环境,自己去玩牌了。知道了这些以后,先生一周白头。我拼命压制才压抑住了要去找她当面对质的攻击欲望。正如书中所写:事情使人不愉快的程度决定着受挫时发生攻击的可能性。
在看到“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这一章节时,我也在剖析自己。我觉得自己曾经属于“焦虑——矛盾型”,对自己不够自信,可能也来源于幼年与父母分离的经历影响。但我觉得现在我是属于“安全型”人际关系,相信自己相信爱。我想是成人后安全持久的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患难与共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疗愈了内心的缺失,让我越来越强大了,逐渐向“安全型”依恋关系和人际关系靠拢。因此我觉得:依恋类型并非一出生就决定了,人格类型也并非全由遗传和幼年生活决定,而是与社会影响和成人后经历息息相关。
这篇文章用于交作业或课题研究材料都可以,但是请组长和导师不要分享给组员。毕竟这种伤痛的人生经历很少有人有,不见得别人能理解。我写下文字时心情是平静的,只是对照所学知识反思和剖析自己,因此不想给别人带来误会也不想影响别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