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小的时候,我在后院,睡也睡不着,我就读这个诗。我祖母在前院,听见我在念,我祖母就讲,这孩子尝到书味了。”
——周梦蝶于纪录片《化城再来人》自述
大学时,初接触他的作品,是这一首——《焚》:
曾经被焚过,
在削发日
被焚于一片旋转的霜叶。
美丽得很突然
那年秋天,霜来得特早!
我倒是一向满习惯于孤寂和凄清的;
我不欢喜被打扰,被贴近
被焚
那怕是最最温馨的焚。
许是天谴,许是劫余的死灰
冒著冷烟。
这般决绝的情感对于那时的我甚为陌生,秋天、霜叶、死灰、冷烟,清一色的萧颓,在读的同时也感受到阵阵凉意。而奇怪的是,就算是在那般乐观的年纪,我仍能捕捉到一丁点的亲近。这里边于我的吸引力,是与他悲颓的字眼相对立的内核,不默默自怜,不拖泥带水,笃定,自傲,永不反悔。他用一生为他的诗歌做注解,虽似沉湎于一眼望不到头的冬日,那是他选择的路,选定了,就不拐弯,直至太阳落山,走进黑夜。
2013年5月,台湾目宿媒体出品的《他们在岛屿写作1》系列作家纪录片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展映,我每天搭着公车,一人晃到影厅,等待厚厚的深蓝幕帘开启,结束后,又若有所思地走出大门,吹着凉风,看四周明明灭灭的窗灯。隐隐约约觉得似乎有点不一样,在当时,却又讲不出什么。
最受触动的还是拍摄周梦蝶的那部纪录片《化城再来人》,清冷的调子,点滴不沾世间的快意,周公也无一丝老年人的豁达慵懒之态,瘦骨嶙峋,吐字讲究,像是仍在执拗地对抗些什么,显得尤为怪异。体悟尚浅,一知半解,索性搁下。它是个种子,始终埋在心里,预感到有一天,我会再去解惑。
去年10月去台湾诚品书店,带回了一本周梦蝶的诗选,断断续续读了一阵子。前两天,又想起重温《化城再来人》,再次走进他的世界,清冽、飘逸,孤寂尽头是自我的圆满。时隔五年,只敢说,只多理解了他几分——决绝刨除一切享乐,回避炽热情感,以诗抒写不平静,牺牲几乎全部的生活,铸成专属自己的“孤独国”这个诗人的一生。就用这篇文章,穿插他的诗作,以示对他的稍许纪念吧。
2
周梦蝶将自己比作“隔岸一影紫蝴蝶,逆风贴水而飞,低低的,低低低低的。”余光中说,“他的诗总有遗憾,来到台湾的军中朋友,都纷纷成家了,就是他没有,所以他的书叫《孤独国》,觉得他很寂寞,他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但他写诗好像炼石补天。”
纪录片开场,早晨5点半,精瘦的周梦蝶穿着蓝罩衫,于漆黑的夜色,在寺庙上香。配音是他用嘶哑干涩的发音,用力一字字读自己仿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我选择》里的诗句,“我选择紫色,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
在给友人的信中,周梦蝶写,
“盖余以三十七年七月自贼中逃离,辗转至武汉,十二月底随二零六师补充团渡海来台。七年之后,因病弱,不堪任劳,复以,七月于屏东,衔命退役。十二月底,于左营,正式解甲。驰车来台北,自谋生活。从此,微尘弱草,雨萍风絮,日月逾迈,又十九年,于兹矣。”
曹介直补充道,
“那个时候地方又战乱,他就跑到武汉,因为很多人都往南逃,他就跟着逃。跟周梦蝶同学,我们都考到开封师范学校,看到有青年军招考,他就参加了,考到青年军,算是生活有着落了,不是逃难的了。政府来台,青年军来台,他就来台。”
赴台,他只当七年兵,就从军队退下,孤身一人谋生活。“单人匹马,没有朋友啊,完全靠自己。所以,你想偷懒就不行。”
“譬如说有人问我,周先生你为什么去当兵。你弱不禁风,哪里是一个当兵的材料。我说我也想不到啊。但是这个大时代啊,一阵狂风啊,把我吹到军营里面。但是有时候痛定思痛,任何一个事、情况发生,都有因有果呀。”
他选择摆书摊,租一个房子,住在和平东路,到武昌街去卖书。每天带着一块布,背着书,从三重坐第一班公交车到车水马龙的武昌街,找一处警察不太留意的地方,把布摊开,将书铺在上面。他从搬家的老教授或离世的文人家里回收旧书,专挑那些冷僻的哲学、诗集、诗刊等文学读物。边看摊子,边读书,对物质要求极低,“每天只要净赚30元新台币就可以。”
在《第一班车》,他是这样写的:
乘坐著平地一声雷
朝款摆在无尽远处的地平线
无可奈何的美丽,不可抗拒的吸引进发。
……
大地蛰睡著,太阳宿醉未醒
看物色空蒙,风影绰约掠窗而过
我有踏破洪荒、顾盼无俦恐龙的喜悦。
而我的轨迹,与我的跫音一般幽敻寥独
我无暇返顾,也不需要休歇
狂想、寂寞,是我唯一的裹粮、喝采!
他紧紧地将自己覆裹在一个人的天地,这个空间虽小且大,小是因为寂寞随行,大又指精神世界,“我是‘现在’的臣仆,也是帝皇”(《孤独国》)。往后,周梦蝶回顾时,把这段经历的感受写在了《走总有到的时候》一诗中,于他来说,这不是任逍遥的日子,而是他选择的苦行之路,现实艰难之中,希冀从文字中咀嚼存在,希冀任由念想肆意,于精神层面获得些许自由。
“真难以置信,当初是怎样走过来的,不敢回顾,甚至,不敢笑,也不敢哭。生怕自己会成为江河,成为风雨夜,无可奈何的抚今追昔。”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曾进丰评论,“周梦蝶的诗旅跋涉,宛如蜗牛触须,缓慢、宁静且忐忑”。这在他的《蜗牛》一诗中体现,“我没一飞冲天的鹏翼,只扬起沉默忐忑的触角,一分一寸忍耐的向前挪走:我是蜗牛。”
3
自我风格对写作者而言,是终其所能磕磕碰碰追寻,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东西。唯有艰苦卓绝地工作,兴许可窥得那么一丁点奥妙。若只仰赖天赋,那注定是失败。
周梦蝶下笔,惜字如金,这部纪录片里,涉及了他的创作之谈。
“他有时间看书呀,那个时候,还是看老诗词,最早到41年才接受新诗,因为他有很好的旧文学底子,所以转向新文学也很快,很快就走上路了。”曹介直说。
而周梦蝶觉得因为受中国旧诗词的影响,几乎没有办法写标准的现代诗。这使得他的诗作,有古体诗的孤绝和幽趣,有耐读、细品之味。
“我这个为人哪,就是我的作品、作风,我的性格,用一般的说法就比较温柔,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跟人家吵过架打过架,连高声讲句话都没有,但是《第一班车》,因为受余光中那一句话的影响——“美加上力”,所以这首诗,是想符合这个标准写的。”
“余光中对别人说我啊,梦蝶兄,有狷者风格,狂者进取。有高远的目标,有坚强的立志,艰苦奋斗,朝着这个高远的目标去,一天不达到这个目的,绝不躺下。另外一面是狷者,他经常啊,反观内照,想想自己这个肩膀,人家能挑一百斤,我能挑几斤呐,他在反省。”
“他充满了矛盾,也充满了向往,充满了不满足,而这些遗憾都会在诗里面得到补偿。所以他是在现实世界很拘谨,很不自由,想象世界呢,是逍遥游、孤独国。”
——余光中口述,《化城再来人》
周梦蝶自述在写《还魂草》期间, 除了吃饭睡觉,从没闲过,经常念念有词,这首诗还没写好,另外一首诗的题目已经想好了。“有时候,一首诗,先有一句很精彩,如果不把这一句,发展成一首诗,太遗憾。这样一来,就闲不下来了,就开始构想。一首诗产生的过程啊,比较迂回痛苦,时间要很长。总而言之,这种事情,不是人干的。”说完,他大笑。
“一个人在世界上,如果你在现实,你追求人间的幸福,想快乐,不要走(写作这条路),不要干这个事。”
“在那一段时间,写诗的热度很高,胆子也大,下笔比较夸张,这些作品在当时,那种心境啊,是在沸腾状态之下写的。现在,就不行了,是落日寒姿,太阳快要落下去了,觉得很荒凉。”
最长的一首诗,周梦蝶写了四十年,“因为一个诗题目,真好,但是在当时,我衡量自己,这个题目,我搬不动,就是眼下,我还拿不起来,还要储蓄力量。但是我舍不得丢掉,就摆在一边,继续读书,四十年后,再把它拿出来,这就是《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说罢,带着一点自得。
生于冷养于冷壮于冷而冷于冷的
山有多高,月就有多小
云有多重,愁就有多深
而夕阳,夕阳只有一寸!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昨夜,我又梦见我,赤裸裸的,跌坐在负雪的山峰上,这里没有嬲骚的市声,只有时间嚼着时间的反刍的微响。
——《孤独国》
我想把世界缩成一朵橘花或一枚橄榄,我好合眼默默观照,反刍 ——当我冷时,饿时。
——《匕首》之四
当我一闪地震栗于,我是在爱着什么时,我觉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鹏翼,在向外,猛力地,扩张,又扩张。永恒,刹那间,凝驻于“现在”的一点。地球,小如鸽卵,我轻轻地将它拾起,纳入胸怀。
——《刹那》
4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所谓自由,实在是非常有限。”
四十岁以后,周梦蝶接触佛法,心境打开。“在没有读佛经之前,思想彷徨无助,有时候乐观,有时候悲观,有时候灰心冷气,有时候又觉得,既然是人,不能够这样消极,自从接触佛法以后,心才定下来,以后,这个世界对我,就觉得是阳光大道。”他听印顺、道源法师等讲金刚经,也与南怀瑾结识。
为一切有缘而忍结不断,为一切有缘,你向剑上取暖,鼎中避热。
面对第一线金阳,面对枯叶般匍匐在你脚下的死亡与死亡,谁知我已来过多少千千万万次,踏着自己累累的白骨。
——《还魂草》
举世皆笑,我不妨独哭。举世皆哭,我何忍独笑。
——《再来人》
纪录片中,周梦蝶平静地谈到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说几句,停一会,又继续说。他回忆他回河南老家,一大早,一人在母亲坟前徘徊。“我不敢看那个坟,我在那个坟前站了很久很久。母亲为我吃尽千辛万苦,也不知道自己和她结了什么缘,好不容易把我养大了,她却走了。”
“我接触过佛法之后,现在知道惜缘。浩瀚无边的时间与空间之间,两颗微尘碰上了。既然碰上了就是有缘,就要珍惜。”
“譬如说我们两个人遇见了,这缘,好比两条绳子,在某一个特殊的空间呀,绳子缠绕,缠绕就是结。”
周梦蝶自述,是42岁那年因一个“错误”而开始礼佛习禅,他本爱吃肉、喝酒、爱看电影,说话也不干不净的。原以为只要皈依佛法就可戒除,皈依后才发现一切“原封不动” 。谈到这里,不禁乐得出了声。
“十二年前,我的朋友K冲着几分酒意,结结巴巴的冲着我问,你你你你,为什么不出家,弱不禁风,贫无立锥的你,一片树叶落下都怕打在头上的你,为什么还不走。”
兴许是佛法的浸润,周梦蝶的诗作中,多了空灵,少了桎梏,开始尝到了真正的自由。“我只想做一只蝴蝶,而且几乎只有影子。但是,意志坚强,我贴水,逆风而飞,低低的,低低低低的。”淡淡的,轻轻的,心间广阔无边,外在何须张扬。
人与人之间,甚至不用相见,一方心里一热,连互动也并不需要,情意二字,经他描述,如此简单。
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
……
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
——《善哉十行》
行到水穷处,不见穷,不见水——却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行到水穷处》
他的诗里有光,不复早期诗的冰凉彻骨。
一只萤火虫,将世界
从黑海里捞起
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我你
就没有痛哭和自缢的权利
——《四句偈》
5
周梦蝶与徐进夫和他的妻子陈玲玲交往颇深,陈玲玲翻着周的日记说,“如果别人说他清心寡欲,我会觉得很好笑。”
周梦蝶自己也赞同,“我之所以还能写几首破诗,因为我感情不平静。”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
我到今天还是自己一个人,并不是真的讨不到老婆,而是,如果真被我考虑作太太的,我就会严格地要求,这里那里,这样那样。别看我平时蛮宽厚,到时可真变成暴君了。我要的女人必须是完美的,世界上只有观世音完美,而观世音是不嫁人的(南怀瑾批,痴狂中打滚)。我可以说是一点条件也没的人,却要求完美的对象,可说很可笑。
——摘自周梦蝶日记
“也知自笑,故可做一浪漫诗人。”南怀瑾先生这么说周梦蝶。
傅月庵在他追忆周梦蝶的文章中写,
周公浪漫出了名,多情而不及于乱。三毛与他闲话终宵,毛妈赶人,三毛拦门不让他走的逸事,流传已久,早成佳话。他的“女朋友”多,泰半因他口风紧,重然诺,说不讲就不讲,绝不外泄。年轻摆书摊起,便有许多女生围绕他倾吐心事,感情纷争什么的都说给他听。周公心肠柔软,有耐性,是最好的倾听者;书也读了不少,儒释都通,开示一二,每每中的。
‘那时我读辅大,在重庆南路下车后,总要弯去明星咖啡馆买个糕点,站在骑楼吃。为的是偷看那些围在周公书摊的女孩子……。’周公传记纪录片《化城再来人》导演陈传兴教授这样回忆。
动情却抑制自己陷于情,周梦蝶在诗里透露了缘由。曾进丰评论,“周梦蝶深知感情的十字架太重,既背不动也不愿成为别人的十字架。婚姻对他来说,像是‘负裹着一袭,铁打的,苏格拉底的妻子似的,城堡,行走’(《于桂林街购得大衣一领重五公斤》),独身与兼身,荒凉的自由或温馨的不自由,诗人做了抉择。”
然而,心愿如此,他依旧曾在情字上栽跟头。在与好友徐进夫和陈玲玲闹矛盾后,他搬出了他们的家,有过一段时间情绪起伏颇大,伤感地写了《叩别内湖》:
即使早知道又如何?
那心情,是哪吒的心情
花雨满天,香寒而稠且湿
拂不去又载不动的
那心情,是哪吒的心情
向佛影的北北北北处潜行
几度由冥入冥
——《叩别内湖》
矛盾、激烈;平静、安定,周梦蝶在这两面中不时转换,执着地,以诗祭奠一生所得所失。
以周梦蝶的一首可爱的拟童诗《蓝蝴蝶》结尾,
我是一只小蝴蝶
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绚丽
但是,我有翅膀有胆量
……
我是一只小蝴蝶
世界老时
我最后老
世界小时
我最先小
而当世界沉默的时候
世界睡觉的时候
我不睡觉
为了明天
明天的感动和美
我不睡觉
在他心里,深层的凄冷之下,仍是暖如阳光的温柔和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