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公社于2017年2月28日正式关闭。
我得知这一消息已是半个月之后。我总是会在工作不顺、生活失意、压力爆棚或者特别开心的时候跑去那里,它是我逃课、逃学、装病请假之后的躲避之地,是我为自己“非正当缺席”找的正当理由,是我对自己的交代。
今天也是如此,我上午请假了,坐车去人民广场,站在了它的面前。只是,此刻进不去了。
什么叫做“去直营的天猫店铺”?大概就是所谓的适应时代“转战战场”吧?
实体书店日渐式微已经是老生常谈。2010年,季风书园在静安寺地铁站出口还有一家分店,我上编剧课用的教材就是在那里预订到的,两年年以后再去,空空如也;今年1月份,从陕西南路地铁站内搬迁至上海图书馆站内的另一家季风书园也关闭了。南京的先锋书店倒是看上去开得还不错,春节期间去颐和路门店,所在的地址抗战时期做过日本宪兵司令部,也许是彻底融入了四周民国风的氛围之中,整个店像一个怀旧电影布景,靠窗咖啡座和书架相对,入座设最低消费,书没有想象中多,戴着圆形金丝边眼镜、穿廓形大衣的姑娘点一壶茶、取一本书,就可以发非常有品位的朋友圈了。
是和所在城市的气质有关?还是和本身的经营理念有关?大概“书+咖啡+极简风/怀旧风沙发座+三两闺蜜清谈”更符合当下的消费偏好,明晃晃刺眼的大白炽灯光和大开间,像堆积木一样一排排整齐罗列的书架子、站着选书、买好就走的“新华书店”风可能真的有点太粗糙了。如今,“书店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呢。
这个句式好熟悉,看介绍星巴克的文章里好像提到过,“卖的不是咖啡,是一种咖啡文化”。其实,买了书去星巴克坐着看也很不错,都不一定要消费咖啡,只不过有点吵。
星巴克随处可见,买书的店一家一家在关掉。
对于书店最早的记忆是在小学一年级,从那个时候起到初中毕业,每逢过节我家给我安排的固定节目:一顿肯德基和新华书店半日游,每次在父母划定的范围之内,我都可以选上10本书,然后用它们点缀我下一阶段上学放学的如常时光,直到下个节日另一批书来接续。那个时候的我看书飞速,10本书几乎1个月就能看完,当时也完全不懂看书的意义和目的,也不知道技巧,还有什么知识结构和碎片化知识,一窍不通,就是纯粹的喜欢看。后来,看书也好,旅游也好,哪怕和别人交往,好像再也没有那种“一鼓作气”的喜欢了,会觉得付出时间就要有实际的收获,如果没有,还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很伟大,又很可怜。上大学时,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但看书已经如抽丝,1本书看1个月也是常事,看一会儿还要倒过去回顾前面的,碰到不甚明白的段落还要停留很久,非要逐字逐句默读、有时自问自答,硬要把每个段落都印在脑子里。这个时候又觉得,小时候的阅读行为可能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表现吧。
这就是我不喜欢电子书的重要原因。纸质书拿在手上,想翻哪页翻哪页,而且手感很好,看完一段把书合上,可以直观地全方位感知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多少阅读量。我也很喜欢爬山,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爬黄山时经过一处有趣的石头,惊觉不就是最初在对面山峰上遥望的那一块吗?看侦探小说时,凶手手法揭晓时,恍然大悟原来文字草蛇灰线,作者早已布下一张网,此刻,此处与彼处瞬间恍如两个半身,挣扎突破重围,找到彼此,紧紧融合为一体,惊心动魄,波澜壮阔。
当然会继续买纸质书。如果站得够高,看得够远,全世界的书店如明星散在黑夜。并且,电商平台,其实也是不错的买书渠道,就是少了现场感。
失意了就打开电脑?敲击键盘?点击鼠标?或者低头动动手指点击一下?网上买书需要邮费,为了拼免邮,往往会多买几本,电商又常常搞活动,满200减30,满400减60,买到一定数额还会提示你,再买100元又有更大折扣......互联网时代,书籍也加入了其他消费品行列,消费完之后,令人产生“剁手”的悔恨。
家里藏书的数量的确与日俱增,在考虑如何收纳,除了手感和回顾体验,电子书的优势其实很明显。书真的放不下时,电子书也是一种解决渠道。毕竟,买书、逛书店都是看书的衍生行为,或者是因看书而兴起。
在生活的细节上,我终究不是一块铮铮铁骨,我在关闭了的“淘书公社”前扫了公告上的“二维码”,忘记说了,这家店的特色是书籍常年打折,打开网上店铺,风格依然如故,希望它的后半生活的好。
等到老到走不动了,大概无论如何都会和书店告别,会和许多事物告别,希望到时候“看书”还能相伴。
我的右手边是不复存在的“淘书公社”,左手边就是逸夫舞台,据悉剧院即将大修,海报上写着“2018谢幕演出季,暂歇,为下一个百年之约。”
更新设备、祝愿你焕然一新;扩大空间,祝愿你能越变越好,在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需求中,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