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落花因坐久
作者:吴又洛
前两天忽来风雨,院子里刚刚盛开尚且不经世事的白玉兰和红叶李,才沐浴了几日和煦春暖,便纷纷零落,还好院子里绿化得好,没有淖泥,一片片繁花才得以零零星星委身于青青碧草之中。
繁忙于公务,竟无心留意这些凋零的青春。也许距离学生时代太久,社会麻痹了原本敏感的神经。也许与俗事回旋过于频繁,早已隔绝了当年那份审美的情调。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给这时节的雨起名为“妒花雨”,我觉得这比喻再妙不过。还记得学生时代,曾经写过一篇感慨于落花的文章,也是在一个这样的时节,“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突然,就有了一丝悲悯的情怀。这情怀还暗承了一丝古意,就如同当年大唐才子韩偓感慨“夜来风雨葬西施”,也暗合于黛玉葬花、李清照“应是绿肥红瘦”的心境。
乍暖还寒是早春,昨日还一派料峭,今日便已经晴好。心性不定是青年,昔日还多愁善感,今日便一切释然。花落花开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回还。更何况,那些坠入草丛中的花瓣,依然那么丰满娇美,再加上春雨洗濯,阳光映照,更觉得“雨润红姿娇”,比在枝头时还要鲜艳,还要灿烂,还要生机勃发,惹人爱怜。
于是我终于明白,是我们多操了闲心,多费了情感。与人比起来,花更坚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支撑她们的是背后终究要来的春天。
在宋诗之中,我对宰相王安石晚年的“半山体”情有独钟,尤其喜欢他“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毫无悲伤之气,满是惬意自如。黄庭坚说:“荆公暮年做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大概经历过波澜壮阔,洞穿了人间万象,才更能如此的平淡通达。
经学大师俞越曾有一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曾国藩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实属难得。今日依然花落时节,虽然惜春,已不再伤怀,毕竟花落花开寻常事,莫因如此,辜负了整个春天的心意,不妨“细数落花”“缓寻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