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后悔药 ,即使重新来过,会有怎样的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战斗英雄亨利·坦迪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战场,永生难忘。1910年他所在的步兵团和德军短兵相接,并处于被动。英勇的坦迪不顾性命,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这场战役的胜利在望。
德方一名伤兵进入到坦迪的射程里,坦迪瞄准,只差射击。伤兵放下武器,为了尽快逃离,冒险离开战壕,不顾自己完全暴露在坦迪枪口之下。别说,他够淡定,是个自带磁场的人,居然点头示意了一下,转身离去。
对方手无寸铁,是伤兵了,坦迪是军人,但首先是人,不是没有血肉的战争机器,区别于坦克,枪支的机械性,他没有开枪。坦迪站在人性的高度,拯救了德国伤兵。
坦迪的英勇和战绩为他戴上了闪亮的光环,结婚生女,开启了成功人生。还有画家为他的事迹做记录。
二战大幕拉开,英首相为逆转战事前往会晤希特勒,大军阀的办公室赫然挂着坦迪为主角的名画复制品。看着英首相的错愕,希特勒语惊四座,艺术家画的这个历史事件的伤兵是他。
新闻上报,坦迪自此的人生跌入谷底,没有人不说,那对于世界,是个多么关键的一个决定。
懊悔的坦迪甚至为此再次报名参加二战,可是,英雄的伤病和近于半百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他像年轻人一般上火线了。
英雄的仁慈,换来了恶魔的报复。1940年,他移居考文垂,目睹德空军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
逃到伦敦的坦迪,亲历战争的残酷,德精锐的空军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到1941间,伦敦受创最为严重。一直到不列颠战役结束,伦敦已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超过4.3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
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三座城市之一,另两座城市是柏林和重庆。
坦迪留下这样的遗言,他终生纠结于这件事,我后悔自己的一时之仁,改变了数千万人的命运,但重新有这么一个机会,面对一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伤兵,我还是会选择,让他好整以暇地离开……我只是一个士兵,不是屠夫,假如当年我开了枪,那么,我跟希特勒就没有区别了。
这是他的选择,即使有重新来过,他仍然会放过那个伤兵,因为,他无法判断那个伤兵回头会成为凯撒大帝还是十恶不赦的希特勒,因为历史不仅是希特勒的现在,还是当代德国民众的选择。你听到的没错,希特勒是民选总统。
坦迪的选择还因为他所生存的人文环境还因为他的家教,他的出身,我没有百度到相关资料,但从他的选择,让我想象一下。不因富贵与贫瘠,他的家教一定给了他善良与宽容。
如果他和伤兵不是在战场,而是在和平盛世,如果因某种原由,两个人选择决斗,德国青年受伤,他也会绅士地请对方疗伤,甚至会亲自带他去见医生。等对方痊愈后,仍会选择决斗,这是他的选择。
《迷失》是米剧迷必追的一部,历久弥新,仍不失经典之作。时光斗转,几位主角有机会穿越到恶人本的童年,杀了本,就改变了现实中大家的境遇,他们怎么选择的?本还是孩子,他们救了他。
上面两个故事一个来自真实的历史,一个是臆想出的剧集。换做你,会怎么做?
我理解当事人怎么做。但是,我不会放下枪。战争就是残酷的,战士和坦克,飞机,大炮没区别,有血有肉的战争机器。以任何手段,哪怕残酷,哪怕卑鄙,这就是战争。
如果我是故事的编剧,本是孩子的时候,我能教育他,那么,我可以不杀他,但我会把他偷走,给予他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如果,他执着地走向反社会的道路,那是我教育的失败,该杀的不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