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这样的:
很喜欢这个战友,每次都喊我组长大大,一阵云里雾里的。
本来想,如果俩孩子没有一点语言天赋,以后睡前就不用操心讲故事了,虽然也就隔三差五讲,对比元元老师一岁半开始,雷打不动的天天讲,着实有点思想包袱。
操作、解析是这样的:
先关注公众号,鼎心人类图。
为了检测准确性,也把自己测了测,结果出来了:
—————————————————————
一切有了答案:
我的九个能量中心全是白的,开放的。36个通道,我一个都没有。只有和别人在一起,能量才会被开启,闸门才会被接通。
我的意志力中心一片空白,没一个闸门,怪不得自己原则性不强,总是面对孩子一再妥协。他俩的意志力中心又都有说服成交的闸门。
王兴的脑中心是空空如也,没闸门的,荐骨权威,链接身体、链接大自然就会升起内在的能量。以前只觉得他特别麻缠,毫不讲理,怎么哄都不行,昨天又哭了改变策略,就只是抱起来他(几秒钟的时间),什么也没说,完全好了,又去投入下一个活动玩了。
我是一个反映者,人群中只占1%,课题是独处、觉察能量、积累智慧,就像寺庙里的高僧,无为而为,真诚真实。行走的镜子,吸收并放大周围的能量,照见、评估、反馈。月亮权威,如果其他能量类型的人,好像是在阳光下盛开的花朵和在花间采蜜的蜜蜂,而反映者则是在午夜的花园里,在月光和星光下静静绽放的花朵。以前还埋怨爸妈做小生意忙,让自己童年特别缺乏陪伴,造成了物理空间的孤独,青年阶段又因为孤僻造成了精神空间的孤独。原来一切都是注定的,你只是个行走的照相机,热闹是他们的,你什么都没有。那又何妨?定格璀璨,彰显勇气和智慧;定格平凡,彰显温情和守候。真要你承受别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压力、紧迫感、不自由,你又会感到窒息。闸门里完全没有照顾家庭,怪不得又啃老又寄生的,只有关注行为、自我之爱的闸门。
不难理解,25岁之前完全没方向,没在生活中找到一个360度都让我产生共鸣的榜样,完全被人流裹挟。直到看了《平凡的世界》,喜欢少平,喜欢晓霞,喜欢少安,喜欢兰香,喜欢秀莲,喜欢福军叔。自己也好像少平附体了一样,在看书的路上一点也停不下来了。识人性、破情执、去成长。
儿子是善始,女儿和我都是善终。贝贝会玩一种玩具很长时间,兜兜就同样的时间把所有玩具都玩了个遍。我也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只能串行,偶尔并行,结果直接走火入魔了。女儿有提问解答的通道,开启的头中心、脑中心,有灵感又有思考和构建表达的能量,还有主意信念的闸门。上周一接俩孩子一回家,因为把糖葫芦往碗里弄的时候,儿子的一个山楂成两半了,他就各种闹,非得让我第二天再买一个给他,我这次就偏不,因为说过一周只能吃一次。我急着炒菜了,也不管他,他就愈发哭天抢地,我也开始河东狮吼,直到老公回来,抱着哄了他一会,没事人一样吃饭了。我也坐下来吃饭了,贝贝说,妈妈你下次可以把弟弟哄好了再去炒菜,我说好的,不愧是投射者,领导阶层的赋能,培养他人成就自己。每次从书中学到或者想到一个新方法,用在闺女身上,她都能在下次举一反三地还到你身上。
女儿大部分时候懂事,好说话,有时候就像我一样,一惊一乍的,确实属于情绪权威。尊重孩子的情绪波动,给她多一点时间。她一尖叫,我说我没大声吧,她也就自动小声了。下回我生气尖叫了,她也说我没大声吧,我也乖乖小声了。
女儿有个通道是公平公正、综合分配。记得之前在车里,弟弟非要脱鞋,爸爸说,谁脱了把他的鞋扔了,弟弟还是脱了,她就拿起弟弟的鞋子,非递给开车的爸爸让他扔,我俩哭笑不得。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告状大王。昨天弟弟把豆馍吃的一地都是,还豆和馍完全分离。姐姐跟我说,我忙着炒菜不搭理她,爸爸来了,又赶紧跟爸爸说。
看到贝贝供养家族的通道,还有满足生存需求、雄心牺牲的闸门,还有开启的根中心,能较好处理压力和动力的平衡。直接泪目了,长大后女儿会活成我妈妈一样的人,也像姐姐、元元老师、华姐、王宇还有老公一样,每天重复着牛马般的劳动为生存奔波。虽然身体疲惫,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日常变得充实、轻快,精神变得高贵、富足、有力量。我也算内心平衡了。平时使唤俩人,女儿十次有九次会帮你,儿子十次有九次不搭理你。
女儿的意志力中心是有色的,需要正视、实现自己内在的欲求,有张有弛,适度休息。链接大自然,慢下来。
儿子有一爻,扎根和不安全感,身体层面的拥抱、触摸很治愈他。3爻,试错实践。理论钻研➕试错实践=强大力量。G中心是有色的,有明确的人生方向、爱的方向。高我方向和吸引、整合资源是通道,只要找到热爱、从事热爱,就能转化出来物质/精神财富。压力和创新之间有通道,可以改变创新,完成建设者、探路者的使命。精力充沛,投入热爱,力量很大,责任也大。
荐骨中心是有色的,通过运动链接身体,可以修复能量。
燃烧的情感的火焰闸门(儿子有我也有),试错,喜新分心。怪不得我俩的喜怒哀乐都相比别人呈指数级别的放大。只要他是哭着睡着的,身体依旧一抽一抽持续好长时间才能停止,气性很大。情绪走到极致,冲动会变成魔鬼。通过深入思考,找到思维上的缺陷,克服情绪上的弱点。既要保障长大后的野蛮生长,又要保护小时候的安全长大,真的很有难度。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纵向发展?横向发展?交替发展?因人而异。
回到最初的设想,儿子的建设者要钻研、要创新,女儿的投射者要思考构建表达进而疏缓情绪,要双商在线去赋能。讲故事非但不能懈怠,以后还要严肃执行,就像元元老师说的,前期你追着她讲故事,后期她追着你讲故事。周六晚上我给贝贝讲了两遍树爷爷和小松鼠看病的故事,早上醒来,又让我重新讲了一遍才起床。
最后的结论呢:回到给孩子报班的问题。
对于儿子,需要运动类课程时常去链接身体,修复能量并且释放过剩的精力和情绪;需要乐器类课程去调和、释怀、淡化情绪,收放自如。相比姐姐更具艺术审美和创造,还需要阅读和绘画的熏陶。
对于女儿,像通了电的CPU,时刻运转。可以考虑编程、围棋之类的逻辑课程,思考构建表达又需要持续的阅读支撑。动静还得结合,也离不开运动类课程。
元元老师说,孩子最多同时报俩班,我之前本来还想让闺女学钢琴、学绘画了,看来只能放在寒暑假了,重在参与吧。
以前心急火燎的给孩子报英语,真报了也不着急学了,等我啥时候开始学英语了,再带着俩娃日常操练吧。
大体上,儿子长大会活成我,闺女长大会活成她爸。闺女靠谱我就放心了,儿子不太靠谱,只要不出格也能接受吧。以前想着只管俩娃不管老公,也是不可取的,女儿跟爸爸都是情绪权威,以前不让老公跟他爸妈激烈争执,也不是没有用处呀。
惊叹宇宙的奥秘,更惊叹能够破解这些奥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