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真是难以教育。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到了学校,也都想让老师捧在手心。可是当教师面对50到60个学生时,难免会有一些疏忽。学生一旦感到不被重视,就出现厌学、说谎等消极的学习情绪,同时大呼,老师不公平,老师偏心。所以,作为班主任,怎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是本着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原则来从教的。可是现实中,如果教师不懂学生心理学,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在意的眼神,一种不加思考的决定,都会让学生对你的工作产生异议,从而影响师生的关系和正常的教学。
从《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第一章的3、4、5节,我学到对待学生的三点方法:
第三节“学生的平等对话者”。我学到不以评价性的语言对学生说话,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比如学生不会,不能简单的说他不认真听讲,或者直接以“笨”来定义他,要分析错因,找出为什么。学生迟到,不能总结他总是迟到,然后给他鄙夷的眼神,因为所有的定义都显得浅薄无力,不好的定义也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可能一蹶不振。而指出原因这种方法才能使他心服口服。
第四节“一位学习者”。做一位学习者,而不光是教育者,以谦卑的心态,从生活中的点滴事件中总结经验,反思进步,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待学生的态度、方式方法也要有所改变。
第五节“心理工作者”。解决一件事情,不能只站在大人或者公平正义的角度,只讲大道理,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当时的情境,以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事件原委,解开学生心中的矛盾。
这让我不禁想起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女孩子,平时也能帮我解决很多班务,学习成绩虽然平平,但特别乐于助人,同学心情不好,也会很热心帮忙分析调节,但有一天突然跟我聊天,说不想上了,觉得学不下去。当时的我很惊讶,性格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儿,怎么突然说这种话?问她原因说没有,就是学不进去,于是我就翻出大道理,从家长期望到以后发展,再到社会不同知识层面人的现状等方面,逐一展开鸡汤调理。但最后她仍跟我说,老师,您说的道理我都懂,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上课听不进去。因为我也比较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她与父母相处的还是比较和谐,然后就建议她与父母多聊聊天,这几天的学习压力不要放的太重,让自己稍微轻松点,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之后她也没有再跟我说不想上学,或者给我一些负能量的话,但隐隐感觉还不是那么恰当。
现在想想其实当时应该多多的关注一下她,性格这么好的一个女孩,都有了一些不好的想法,那么同班的其他学生在班里边儿有可能也会受同样的影响。那么我是不是至少在我自己的那一科的课上应该放慢脚步,题型设置的更为基础一些,课上多设置一些有趣的环节,让同学们更为轻松一些。说不定学生就会提高一些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阅读,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有了一定的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尽可能到走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