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工作间隙,不忙的时候试着不把心放在散乱无聊上,而是放在思维法义上,感觉身心都愉悦了起来。在思考的时候,想到了拜佛菩萨,世人拜佛菩萨大多非常虔诚,也有许多关于拜佛菩萨有何种功德云云,不虔诚不如法有何过患等等,而且大部分世人所求更是落在了人天福报上,许多修行人也未深刻认识到根本原因,落在了修行资粮功德上。前一种心态是为有所取,后一种心态是怕有所失,本质还是有我,还不是究竟的虔诚。
究竟的虔诚是明白了缘起性空的无常无我,心无所住,而对自身五蕴的执取的生厌、离欲、灭尽,真正明白了佛陀的伟大,而明白佛菩萨没有任何的执取分别念,不需要任何有情来恭敬虔诚,而是凡夫需要恭敬虔诚,才能逐一将六根五蕴的执取破除,从而获得自身的解脱,只有有了自身的解脱,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才能有度脱众生的机会。当自己的心态时时刻刻在缘起的正见上,真正明白无常无我,才能真正的有虔诚,“心是万法的根本”,当心契入到缘起正见时,就离佛菩萨越近,用身心体验无常无我,才是真正虔诚恭敬佛菩萨。
《佛法基础导读》中,读到树立正确的成佛观,学佛是理性的,看佛陀是如何修行悟道的,看古往今来的大德高僧是如何用功的,碰到困难、挫折、磨难的时候,想一想古圣贤是如何修的,我们心里就有正气升起来,就有榜样。证果开悟是一个漫长的用功后的显现。是用身心体证五蕴的过程,即使明了法义,也是需要漫长的对身心的发现和修正,修行是转凡成圣的过程,转凡心为出离心。首先明白心在哪里起了无名染爱,人生的苦在哪里。所以修行是借助法义和法门,把内在的执着染爱破除。如果明了法义,而没有时时刻刻对五蕴身心的“照见五蕴皆空”,就落在了定上,以定为慧是无法真正解脱的。
也初步理解了《金刚经》上“佛陀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心不生嗔恨”的原因,不是忍辱,而是在最深刻的明了缘起性空的无常无我后,随顺因缘。所以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生活中,在乐受中,很容易随顺因缘,在苦受的不悦意对境中,别说割截身体了,在生活的琐碎里时,都不容易避免“贪嗔痴”,所以,伟大的佛陀历经磨难而睹明星悟到的缘起法,是真正的信心法宝,时时思维,真正随顺因缘,世间生活更顺利,修行路更顺利。
感恩师父,感恩大人,感恩同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