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抛开之前的领读方式开始新的方式:
本章我在领读之前总共读了三遍:
1、第一遍是72分钟,昨天晚上在跑步机上待了多久我就看了多久,这其中包括思考的时间。
我理清了一些思路,那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被称为天才,他们有什么能力做了哪些训练才达到这样?而那些没有被称为天才的人到底是比他们差在了哪里?然后就是我们相信天生才华到底有什么样的危险性?可以说这是我对本文第一遍的大概思路。
同样也有疑惑:那就是那些案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后面的部分为什么在我的脑海中那么模糊。
2、第二遍是60分钟,这是昨天晚上回到家里的时候看的,列了思维导图,因为案例太多,将近有16个案例,并且每个案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我用笔画思维导图理清楚了一部分。
这时候我应用到了本书的第三章《心理表征》作者给我传递的一些信息:每一章都着重阐释一个主题,并且知道每章的安排同时也要知道每个部分的安排,A为什么放在B之前,到底他们有什么样的案例,我们要传达的内容是什么。
我又理清了一些思路:将所有的案例分类,哪些案例传达相同的主题,哪些案例应用的方式又是不同的侧面,并且弄清楚了作者有哪几个小的主题,这些小主题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哪些案例对小主题又有延伸。
同样也有疑惑:那个小标题关于“出生早的优势”与“智商高的优势”联系的主题是哪里,与本章要表达的观点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从中的总结又是什么。
3、第三遍是今天早上6:14-8:00,总共时间106分钟,但是这包括我用手工思维导图与电脑思维的导图的时间,所以今天才会说中午进行领读,因为没有想到会花这么多时间。预判不准。
我将思维导图全部作出,并且终于知道了“出生早的优势”与“智商高的优势”联系的主题是哪里,其实就是小主题“相信天生才华危险性”引申出来的。
而之所以我在理解上的时候有一定的问题是因为这里有一点转折,那就是童年与成人之间研究的差异引申而来,那些教练喜欢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有一定的优势,而智商高则是在小孩刚学习的时候那些智商高的人学的更加快和好,因此我们大多肯定他们,而否定其他人,进而贴上了标签,导致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没有天赋,进而放弃了对自我开发。
我们把一开始就想成了故事的结尾,并且相信事情也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这也许本身是非常大的危险。也许我们本身没有恶意,但是在本质上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性。
总之通过三遍的理解,让我对章的理解的羽翼开始丰满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绪。
其实哪有那么多天才,不过是他们年复一年专注刻意训练的结果,只不过是他们的刻意练习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天才”的地方;
哪有人一开始智商高学的好就代表他们一直那么好的,如果停止学习的脚步他们同样和普通人一般;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某某人是天才,只是他不了解他是如何从普通人变成“天才”过程罢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没有一些做某些事情的天赋,其实那只不过是自己不相信自己有某方面的潜力罢了。
从本章除了学习作者的思维,以及对文章的描述之外,还想到了《摔跤吧爸爸》里面的一些场景,我很喜欢她这种探究过程的方式。
因为就我自己来说,我从来不去探究那些成功的人获得了怎样的荣誉,更多探究的是一个人为什么会那么厉害,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所以这也是我喜欢看腾哥以及更多优秀人的成长经历与过程,包括以前他的音频,以及文章我会反复探究,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我着魔了一样,重心没有摆对,可是我却知道自己想从中获得什么,解决什么样的疑惑,而新的疑惑又是什么,看似是纠结的过程,但是现在对我来说确实宝贵的财富。
最后告诉自己也告诉更多的人:不要把别人优秀看成是自己的不优秀,然后让自己忘记了自己本身想要达到的地方,也不要将自己的梦想扼杀在别人给你的“没有天赋标签”之中,因为练习的时间远远比智商更加重要,同样我们在生活也不要随便扼杀一个人的梦想,也许我们是不经意但是最终造成的破坏性可能不可估计。
注:读三遍的时间72+60+106+写作的时间90=328分钟,总共5.47小时。总字数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