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03年)
我心中的侠客形象一直就是阿兰·德隆饰演的佐罗那个样子,这么多年来没有谁能超过他。我第一次看《佐罗》大约十五六岁,那也是最喜欢侠客的年龄。在此之前我看了《七侠五义》、《水浒》、《基度山恩仇记》等书,里面也写了一些侠义之士,知道侠客是怎么回事。但一看到佐罗,我心里就把他们全灭了———那些顶多只能算是英雄好汉,算不得侠客。
怎样才叫侠客?不光要有正气,还要勇敢;不光要勇敢,还要智慧;不光要智慧,还要潇洒;不光要潇洒,还要漂亮;不光要漂亮,还要温柔;不光要温柔,还要浪漫;不光要浪漫,还要乐观。还要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你想想,你读过的看过的哪个角色符合这些条件?我是想不出。真的,只有佐罗。
马蹄声哒哒而来,随着马的一声嘶鸣,佐罗出现了。他黑衣黑帽黑披风,再加上一副黑眼罩,神秘而威风。他是正义的风雷雨电,专门扫向邪恶。惩恶之后,他用长剑一横一撇一横留下一个大写的“Z”,那是佐罗这个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他是传奇,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你不能留住他,只能追随他。像电影里的那个姑娘一样,拦在佐罗的马前,随着佐罗的一声“来吧”跃上他的马背,搂着他的腰飞驰而去。因为佐罗还是个好爱人,他爱女人并懂得怎么去爱。我最喜欢佐罗的一句台词是他在面临困境时说的———“我自有巧安排”———跟他在一起还用怕什么呢?
喜欢佐罗有阿兰·德隆的湖水般的蓝眼睛,还有那坚毅的下巴。因为看的是译制片,甚至也喜欢上了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那华美的嗓音。其实这都是因为佐罗这个艺术形象———一个完美的侠客形象。
后来又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很喜欢其中的一些人物,像乔峰、郭靖、令狐冲、杨过,可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总背着中国文化的重负,忠君爱国孝敬父母,也好,也是侠,但侠气似乎总被什么东西罩着,不够飞扬,也不够神奇。不像佐罗,一个“Z”字,足以走遍世界。
再看张艺谋的《英雄》,那里面的侠客更是沉重得厉害,因为影片的情感十分晦涩,政治指向也未必正确,所以让人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哪怕他(她)是梁朝伟李连杰张曼玉。最可疑的是片末秦始皇对着“剑”字看出“不杀”之意,这时仅有的一丝侠气也随风飘走,只留下了统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一股霸气。佐罗也曾答应他的好友不杀,但他后来还是杀了一个奸人,那是因为“一个好人的死解除了我对另一个好人的承诺”。杀或不杀,在侠客眼里要看是正还是邪。
眼看着,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又要来了,那又是一部武侠片。对这部聒噪的新片我仍深怀疑虑,张艺谋他弄懂侠了吗?也许他该看看《佐罗》。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