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全集为: 1、初遇 2、借厢 3、闹斎 4、和诗 5、匪惊 6、邀宴 7、赖婚 8、听琴 9、传简 10、赴约 11、赖简 12、卧病 13、问病 14、佳期 15、拷红 16、饯别
1、
《初遇》一画之中,张君瑞惊鸿一瞥之后的震撼;崔莺莺的灵透自然、俊俏婀娜、纯真无邪、顾盼流莺,其典雅少女的纯美之态一览无余;而红娘的认真、专注、倔强、豪爽的神情,与轻盈、灵动的体态,那欲前又止欲挺身而出捍卫主人的气势,都融在了画家饱含情感的笔端,穿过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怀思。
2、
《借厢》一画之中,虽然张君瑞和法本都是处于画面的中远景之中,但是人物的眉眼清晰,神态自然。而且寥寥数色,红得不俗,绿得不艳。一画之中,虽然张君瑞和法本都是处于画面的中远景之中,但是人物的眉眼清晰,神态自然。而且寥寥数色,红得不俗,绿得不艳。
3、
《闹斋》的精彩之处在于强烈的色彩对比。画面上一红一黑、一前一后虽然都步向画外,但却没有给人“淡出”的感觉,煞是好看。画面之中,红娘虽然是正在抢白张君瑞,但眉目和善,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4、
5、
《赴宴》的画面上几乎没有用红色,但画面中洋溢的明快与欢朗却是处处可见。为此,“活”的东西就特别重要。叔晖先生为了画好画面上唯一“活”的物体,即窗上映射的那些竹子的剪影,还特地请笔者举着竹竿,上面粘贴上纸竹叶,在晨曦黄昏的窗前做摇曳状。另外,由于红娘、张君瑞的服饰耗费了先生大量的“孔雀蓝”、“孔雀绿”的“存货”,而这些“孔雀蓝”,在当时不止是“一寸黄金一寸蓝”。先生也给笔者讲了许多“孔雀蓝”、“孔雀绿”,以及“朱砂”、“泥金”等方面的知识。
6、
7、
在《赖婚》的画面上,我们看到老夫人虽然高傲、冷漠,但还是慈祥地注视着女儿;崔莺莺的失望、无奈;红娘的诧异、愤然;以及张君瑞的惊愕、无言等令观众与人物的命运休戚与共。
8、
9、
在《传简》一幅之中,红娘携崔莺莺的函简而至,接到函简的张君瑞心花怒放、不可名状。
10、
11、赖简
12、
《卧病》一画,病榻之上的张君瑞眉宇间充满凝涩、痛苦,神情表现出备受相思煎熬的模样。
13、
《问病》一图画面欢快、明媚。虽然画面还是先生一贯简洁、舒展、自然的手法,可令观众们感到的是真正的满室生光、如沐春风。
14、
《佳期》一图中,崔莺莺纯真优雅、仪态万方,其欲履又止、即迎还羞之状煞是好看,给人以恬静与向往。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西厢记》又是这一永恒主题的佼佼者,而《佳期》一图将《西厢记》推向了高潮!
15、
16、
此幅《西厢记》由王叔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专家评价这套16幅本的《西厢记》连环画特点是:人物形神生动,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端丽,线条流畅刚劲。为画这组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几十年画仕女画的全部经验,也投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10年之后,这部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的“绘画一等奖。”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琴棋书画APP,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