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四中 张建新
读《课程的逻辑》第十六章《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对教学文本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从教师的教学活动,即计划、实施、评价地角度对文本梳理,可以有四种类型:
一、教师不直接参与制作的现成的文本
1.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文本;
2.学科课程标准的文本,指导学校的教学方向;
3.教学指导书的文本,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
4.提供教学内容的文本,包括科学领域和文化领域;
5.教科书与教材的专业文本,经过教学论加工;
6.电视、录像、广播的视听文本,与一定的媒体结合;
二、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文本
7.教案的教学设计文本,是沟通策略与沟通计划。设计的教学文本同实施的教学文本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落差,考察两者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文本
8.教师准备的提问与问题设定的教师语言行为;
9.学生作业之类的学生准备好的语言行为;
10.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操作;
11.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操作;
这种教学文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对现成文献形式的文本,能狗形成教学的媒介过程与习得过程之基础的文本,如教科书、资料、练习、同媒体结合的文本;另一种是在教学沟通过程中所生产的文本,如板书、教授、对话、讨论、笔记、摘要、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的激励和发出的指令。教学以第一种文本为基础,在第二种文本的创作中变革第一种文本,形成新的沟通产物。这两种文本的合璧生成了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之中创造的。
四、教学之后教师和学生所生产的文本
教学结束后所生产的文本,如教师的教学记录、学生作文等。
把教学语言作为教学文本把握,开辟了考察教学理论的一个崭新领域。这种教学文本是在动态中形成的,它的生产者与接受者既是学生,同时也是教师。这种教学文本是在教育教学环境的条件下产生的。分析教育教学条件与文本生产和接受的关系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亟待研究:第一个问题,教材概念的广义界定及其编制;第二个问题,教学环境的信息化与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