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一个故事:有记者问科比,“科比你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样子吗?”记者摇摇头,科比说:“我知道每一天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样子”。
虽然我们知道科比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勤奋,但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勤奋的用处。
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天道酬勤,也知道事情的成功需要99%的汗水。长大之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够勤奋,够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好像整个社会都在推着我们要学会勤奋。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的勤奋到底有没有用处呢?我们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低品质的勤奋者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
1.
我喜欢每天起床,听完得到上的音频,然后看一会书,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做个计划。我觉的这样很好,每天都能学到东西。
可是在某一天,我跟朋友分享一个观点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早上刚听过的内容。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早上听的音频根本没有被吸收,我只是习惯的性的放完而已。换句话说,我早上的时候只是在假装勤奋的在浪费时间。
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依旧每天早上听语音,不过我会在每天晚上把早上听的语音标题写在纸上,然后根据标题开始回忆内容,用几句话总结,并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用分享的角度去听语音。
所以,分享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判断我们是真的有收获,还是一个低品质的勤奋者。
我在大四那年去一家软件公司实习,面试的时候侃侃而谈,觉的没有什么东西是解决不了的。但是一开始上班就懵了,因为用的跟在学校里学的完全不一样,好多都不会,但好在语言环境是一样的。
在刚开始实习那几天,我每天都活得很痛苦,一方面是好多不会,另一方面又觉的不好意思问,毕竟还没熟。所以只能每天下班自己看视频,看书。但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的可以上手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要想真正学到东西,就不要在舒适区里面假装勤奋。或许迈出舒适区走向学习区会比较痛苦,但你要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所以,目前的状态是让你感到压力还是感到舒服?如果是舒服你就要注意了,你或许很勤奋,很努力,但那只是低品质的勤奋,你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我以前喜欢买书,看到一些好看的书,或者有人推荐了一些很赞的书单,我就想把书都买下来。经常是手头上的书还没看完,又买了好几本。加上看书又慢,所以,总有一些书买过来其实并没有看,只是单纯的买。
后来偶然知道大神们的书单,一年读书破百本,心里很震惊。比如秋叶大叔,每天那么忙,要讲座,出课程,出书,还要上班……。但是他一年的阅读量也有一百左右。
为什么他这么忙还能看这么多书呢?我想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大叔碎片化时间利用的好,另外一个原因他看书看的快,效率高。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忽视效率,看一本书一看就是一个月,以为只要在看书就是在学习,就是在进步。但殊不知,这是一个快速更新迭代,快鱼吃慢鱼的世界。你进步的比大多数人慢其实就是一种退步。真正的勤奋者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产出最高质量的内容的。
所以,判断自己是不是个低质量的勤奋者,那就看看自己进步的速度是不是够快,效率是不是够高。
我从来不会质疑勤奋的作用,而且相信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勤奋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我们勤奋努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勤奋到底有没有作用?
我们是不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我们来总结一下,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低品质的勤奋者的三个标准。
1.勤奋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试着以分享的角度来说说你的收获)
2.勤奋的你,是感到舒适还是痛苦?如果是痛苦,那恭喜你,你正在学习区,如果是舒适,那你就要小心了,是不是你只是在舒适区里勤奋。
3.你比别人勤奋,那你进步的速度是否也比被人快呢?你的勤奋是否有效率呢?请记住,当你进步的比大多数人慢其实就是一种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