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凄凉一曲
柳永擅创词牌,从词牌名《戚氏》来看,意思是“忧愁悲哀的女子”,词牌名与它的内容特别符合,刻画了一个从黄昏到深夜再到拂晓的未眠人那深沉的悲哀。词句文雅,词意婉约凄凉,它的文字的美感,与陆机《文赋》提倡的美学思想“应、和、悲、雅、艳”相合,想必曲调也如文字一般都是低徊哀婉、缠绵悱恻。宋王灼《碧鸡漫志》中赞它:“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宋人也认为这首词冠古绝今。
二、伤情之境
“情因物感,文以情生”,柳永运用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层层铺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可触、可感、寄托无限情思的艺术境界。
第一阙是一个感情化了的自然世界。
第一阙开头指出时间——晚秋天,气象是——一霎微雨洒,地点是——庭轩。景致是——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这个深秋雨后时节,引动了词人之悲,也奠定了本词“悲感”的文学基调。此时之悲,悲在“秋意浓”;其次悲在“不得志”——“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柳永从眼前景写起,由近及远,又联想到临水登山的宋玉,宋玉和柳永一样,都是以文采传世,在政治上不得志,所以宋玉之悲,就是柳永之悲。);悲在“行路难”——“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悲在“物壮则老”,那种时光渐渐老去的苍凉——“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总之,柳永通过微雨、庭轩、槛菊、井梧、江关、飞云、夕阳、远道、行人、陇水、蝉吟、衰叶、枯草等反复铺陈意象,创造了一个在真实世界中有它的现实基础,笼罩了感情色彩的艺术化的自然世界——深秋雨后。这个世界里,画面的色彩是素淡的、灰色的,文学的情调是暗抑的、凄凉的。宋朝仁宗年间的市井繁华和自然山水,本有一种蓬勃的力量,此时被笼罩了一层浓厚的悲哀与感伤。
三、时光老去,皓月婵娟
二阙创造的是感情化的时空世界。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这时候天色由傍晚到夜深,客宿在孤馆的悲愁的人一点一滴地感受着时光的消逝,风露降临的寒意。下句写眼前景天上的银河皓月“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下一句则说在这沉沉的夜色里自己回想过去的岁月,“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他没有描写过去的岁月是怎样的,只是评论说“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这么多年自己都没有成就,白白耗尽了大好青春,有一种自我贬抑的悲伤感情,回应第一句“孤馆,度日如年”,功业未成的悲哀愈加深沉。
时间上客观的“风露渐变”在词人的主观世界却是“度日如年”;“经岁迁延”也只不过是“思绵绵”;空间上“孤馆”“长天”“绮陌红楼”由地上至天上,由近旁到远方。漫漫秋夜,思绪绵绵,词人可以说是“观古今”而“抚四海”了,所以才能创作出这么有宇宙感、人生感的文字。
四、自抒怀抱,空惨愁颜
先是回忆,算是自叙身世。“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当年自己在父亲的庇佑之下,在京师里也曾结交一些奇怪而狂放的朋友,大家一起对酒当歌,留连忘返,度过了飞扬恣肆的时光。然后从时间角度去感慨这段时光,“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而如今呢,“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写出自己在名缰利锁之前,没有洒脱到可以放弃的地步,而世上势利之人对自己的眼光、看法以及所作所为,自己也做不到不去在乎,想起来就会让愁苦的面孔更加难过。接着是从听觉、触觉角度写“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时间流逝,夜已深沉了,词人仍旧是“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几个动作,对、停、向、抱,突出了深夜里“这个人”的存在是多么孤独凄凉。
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以情思为针,文字为线,宛如一位绣娘,细针密线地把一腔幽咽和难言心事在花笺上表达得淋漓尽致,我觉得柳永把景致和情感写得如此凄凉既有他身世的起伏、后期的不得志,本身情感世界的阴柔等客观原因,在主观上也有对仁宗朝廷各种对自己“不道”的不满。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一代文人柳永成了“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身为“白衣卿相”的尴尬处境和“奉旨填词”后在势利眼光中挣扎的酸辛苦楚至深至痛,他无奈流连青楼楚馆、与妓女厮混,填词排遣压抑,填词也是一种自我证明,脂粉阴柔的词风也满足了大宋兴盛的市井娱乐业的需要。命运弄人,《戚氏》告诉我们一个失意者的悲伤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