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铁丢书”爆红,原意是鼓励阅读、积极阅读,可是最终还是免不了形式化和商业化。地铁丢不丢书,和大众看不看书没有什么联系。读书总归还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过多人参与,未免俗套化了。在我心目中,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灵魂与纸张、文字的重新融合,而这个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俗套的。
记得小的时候,特别不喜欢看书、读课文。而老师总还是留阅读的作业,比如说《赵州桥》这篇课文读三遍,读完之后还要家长监督签字。所以导致特别讨厌文字,尤其是那些“稀奇古怪”、“枯燥无味”的课文。(虽然现在看来都是大家文笔,但是那时候只是觉得是“考试必备课文”。)
不过,也挺感谢那时候老师的严苛的。现在头脑中记得许多经典文章和诗词,还都是那时候五六点早起或者很晚才睡,背诵以应付考试的文字。现在也没有那个时间或者那个精力,去背诵、朗读文章了。很多时候一本书、一段优美文字也是一眼扫过,过后总是觉得辜负文者而内心隐隐作痛。即使云盘上或者收藏夹里,存储了很多类似“21世纪必读书目清单”、“100篇世界级优美散文精选”的推荐,也只是存储而已,阅读的空闲时间太少了。
空闲时间太少了,生活节奏太快了,读书变得如此奢侈。“地铁丢书”大作战本来在国外十分流行,可是一到国内如同“冰桶挑战”一样变了味。不是国人的慵懒,只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试想,每天地铁挤得快成肉饼了,谁还有心情在地铁上看书呢?试想,地下通道还有那么多流浪乞讨者,风餐露宿,吃一顿没下顿的,还怎么读书阅读呢?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不是不愿意停下来,而是停下来之后你就很难再追上去了。读书成为我们的奢侈品。
中学的时候,可以说一年能看很多的书,不过都是教科书和课外辅导书,因为要应付高考嘛。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一本数学课本至少可以被翻看数百遍。我从来没有刻意背过数学课本,但是很多内容都已经熟记于心了。可是语文课本、英文课本的所谓美文欣赏,都基本在冷宫珍藏的。因为那些文章不是考试书目,所以上课基本不学,课下也不会耽误时间看的。
那时候,读书最大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做课外辅导书,而且是一门学科一学期要做数十本课外辅导书的。其实一天下来,陪伴自己最多的除了床,就是书了吧。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都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每一页除了恶臭的油墨味,也就是ABC的选项和一个个待填的空了。想想也有些后怕,因为那时候书承载地更多的是高考的压力、家长老师的压力。
其实现在工作了,压力还是不小,甚至更大。所以“地铁丢书”活动风生水起的时候,还寄托在地铁中拣到一本书缓解一下呢。可是,终究是枉然。人山人海的地铁中,除了大包小包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工、衣冠整洁而疲惫不堪的白领,好像不会有任何东西了。“地铁丢书”真的成了“丢书”,人太多了,书太少了。
读书是奢侈的,但是能够在这种华奢的宫殿里畅游,是万分的庆幸和满满的收获。去年六月份的时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计划——“一千天一百本书”。开始想的时候,没有觉得多,也就是十天一本书,一个月三本书吧。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尤其最初几个月,实在是艰难。你会发现根本没有时间,根本读不完的。一本书比较厚的话,又很晦涩,一两个月也啃不完。
不过,所幸的是,计划仍然进行,没有半途而废。坚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世外桃源”,很多别样的见解,同时,也会认识很多的书友。也许这就是读书的最大乐趣所在吧。没有了逼迫,没有了形式,也没有了那么多俗套。
读书需要的是好奇心,因为这样你才会坚持下去;也需要一种情怀,可以在文字的海洋自由流淌的情怀。
慢慢地,读书会变成一件惬意的事情。尤其是一个人,一个下雨天。下雨天总是一种小庆幸,自然的恩赐。这时候,世界似乎安静下来了,只有雨滴的交响曲,和声着各种水流的声音。拿出一本泛黄的、不薄不厚的纸质书,坐在窗前,慢慢翻页,慢慢品读。累了,舒展一下身子,远眺一下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地雨水。这种惬意的时刻,整个人,整本书,整个自然,都互溶在一起,混沌融合得如同盘古开天地之前的壮观和希望。
20点32分18秒,飞驰的地铁在我的面前,停了下来,走进车门,蜷缩于一个角落,开始翻看那些圣人的教诲和哲人的思想。惬意的时刻无处不在,只要匆忙的脚步慢下来。不会因此落后的,因为此刻才是你的起点。
■小π,一只向往自由的猴子。最原始的大脑,最笨拙的机体,每天都害怕死在凛冽的冬天里,所以希望一直在流浪,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