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分享,当在分享栏1月7日的后面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就意味着分享之旅正式开启。当DISC双证班成都F39期落下帷幕后,在回来的高铁上望着漆黑的窗外,思考着我应该分享什么样的主题,陷入了长久的思绪之中:我能分享什么呢?我会什么,我能给DISCA的小伙伴们分享什么?
心里思索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各方面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心理、生理的异常情况明显比以前增多,那我能把DISC结合养生来讲吗?拿着中医学毕业证的我,想到了DISC与中医情志养生结合的主题。确定主题后的第二天就站在了我们区图书馆的摆放着中医养生类书的书架旁,翻阅与自己情志养生有关的书籍然后借回来,同自己的专业书籍与网上买的《中医养生学》结合看,然后在网上搜与之有关的信息。
在两天休假的时间里,我用一天的时间理清了DISC与中医情志养生的框架,框架拟好后转念一想,情志养生太古老了,只单纯的讲中医情志的养生对当代的我们有用吗?所以想要结合心力学的内容讲,还没查到心理咨询师成绩的我,觉得自己没有心理咨询的经验,讲心理学的知识会不会讲不好?可是我鼓励自己,你上心理咨询师的课上得很认真,在考试之前你准备了好长时间,你不要总觉得自己不会,想了想会,翻开书,确定了心理学中合理情绪疗法的不合理信念来讲,D、I、C三种特性的人都容易造成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有四个,照理说D、I、S、C与4个不合理信念相对应就“圆满”了,可是根据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心理学中的“倾听技术”更适合S的特性,所以专门为了“S”留了一个版块听它“倾诉”。为了点名主题,后来写了一首总结诗,那是对讲的所有的内容进行的一次概括。我们组有一位大学老师说要把那首总结诗打出来贴在书柜前,听后很感动。顿时才明白只有付出心思的内容才可能被人去珍藏。
理清上面上面所说的框架,我用了休假中第一天的10个小时。休假的第二天一起床就开始做PPT,第一次自己做PPT。从2016.12.31的8:00做到2017.1.1的01:10.这是要做什么PPT啊,真的要做一年吗?是我自己没做过,要尝试去画与之对应的均衡图形,用鼠标学点一个,差不多要重复20几次才 渐渐能看。好吧,做完PPT后,我的右手尺侧的肌腱有一种被损伤的痛,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做成了分享要用的PPT。
发给我的学委看,他说PPT颜色模板太老气,上面的内容太多,要简洁,问我可以换不?他在出差时的凌晨给我发了PPT的模板,然后给分享的文字资料提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好吧,重做。再后来,学委又根据分享的内容重新做了一遍,才发现原来做学委很辛苦。
经过一系列的尝试与更改,分享的PPT的最终版成形了。这是要分享的几个主要内容。
昨晚围绕着拟定的主要内容就开始进行分享了,确定从“养生意义——何为情志——DISC与情志相胜法循环疗伤(五个案列)——D、I、C应有的合理信念——倾听S——总结诗”展开。讲的时间不长,主要是自己讲的太快了,在那里学委跟着一路狂奔,语速应该慢点,该停顿时没有停下来,所以连一个小时都没有讲到。
分享结束后两位学委和我都做了总结,好的一方面就不说了,重点说说存在的不足:1.我不太自信,也许我应该在讲解的时候学会停下来,不要走的太快,应该试着在分享里与学委和听的小伙伴们互动,沟通。其实我个人觉得我不自信的原因是:我是个C,做事需要有规则,能跟着流程办事心理才觉得有底,可是这次,从接触DISC与上完DISC的线下课程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它对于我来说是个新事物,而我更要去融合千多年前的情志相胜法,更要加上心理学的知识,我没有做过心理咨询,我连证都还没到手,三者相结合的东西讲出来后能让别人信服吗?我不怕对我个人本身质疑,我只是害怕对我个人讲的内容质疑,我真的很用心的在找资料在结合,在不断完善,两位学委为了内容本身真的与我死磕到了底,可没有先例的事我做起来真的没底,所以我不自信;2:不会换位思考:我只顾自己一直在那里讲,只去确定了学委需要发的内容,可是并没有去用心的在意学委在分享时的互动,他们与我同进退,为了这次分享,他们做的每件事都让我感动得只是还没有热泪盈眶而已,因为感动在心里的震撼此起彼伏,可是我都只沉浸在自己讲的世界里,没有顾及到学委和各位听的小伙伴们的感受,所以我不会换位思考;3、没经验:没经验的总结简直是实至名归,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的25年来做的第一次分享,所以真的是个小白,可因为能去总结能积累经验,对一个小白来说未尝不是一个积累和成长的过程。
我对这次分享输出的文章的主要部分到这里基本就已经结束了。我虽然喜欢写文章,可我感觉自己写的都是叙事行的,心理也总想着去形成自己的框架与风格,听写作的课,看大量关于写作的书和能提升自己的书籍,可一开始写又回到叙事行的风格了,路很长,既然爱,就继续下去吧,学会拟框架,形成自己的结构与风格,我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就是我能陪着写作而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