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们热衷于给小孩做“英语启蒙”,其实英语不用教,在生活中把英语用起来自然就会了。如果要搞“启蒙”什么的话,我们最缺少的是科学理性的启蒙,毕竟巫医邪术仍然在国内盛行。伍教练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就利用随手可得的科技资源为儿子Tritium进行医学启蒙——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大致的功能,以后就不容易被巫医坑害。国内的巫医虽然源远流长,但始终走不到科学发展的正轨,就是因为连最基础的人体解剖结构都搞不清楚。
“女儿最喜欢的玩具,不论将来考学是否学医,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寓教于乐。”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玩乐高,Tritium正在饶有兴趣地捣鼓人体解剖模型。淘宝上很多,一两百元就能买一套“医学教学人体器官模型”。家长买家们留下的宝贝评论:
“刚到家,我儿子迫不及待拆了。”
Tritium也不例外,喜欢得不得了。我给模型起了个名字:Frankenstein
同样是组装和拆卸,积木只是普通的玩具,解剖模型则带有定向的教学目的。一样是玩,玩过以后能沉淀医学知识:心肝脾肺肾长什么样,位于人体的什么地方。模型做工粗糙,器官的连接金属小棒有松脱,但描述的解剖细节基本到位。
例如,大脑正中矢状面上画了弯弯的一道,代表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胼胝体;左右两个腰子上涂了两坨黄黄的东西,我就知道是肾上腺。这个细致程度对学解剖的医学生来说是不够的,但对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小孩子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模型在生殖器官上分为男女两套,Tritium总要用penis替换vagina,我就拿着女版部件跟他说:
You used to live in mama's womb.
他马上来劲了:
I want to live here again!
性教育就自然而然落实了。(有的版本模型还有胎儿,效果更好。)
这跟“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是一样的套路:同样是读英语,与其读教材上的虚构人物Li Lei and Han Meimei乱搞,不如读ISIS总舵主Abu Bakr al-Baghdadi被干掉的新闻。我们家也有乐高,但我更乐意看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实用的知识,最理想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学习——
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就是长成模型这样的,很好奇里头是什么结构。
Tritium经常摸摸模型,也摸摸自己,还拿着老爸的旧听诊器听听心脏和肠子的动静。模型后背的第5腰椎是可以拿出来的,我就摸着他后背的脊柱棘突说:
It's your spine. Spinal cord inside.
也会让他摸摸我的脊柱。
对于幼儿来说,人体模型比汽车、飞机等模型更贴近生活、贴近自己,玩起来感受也更深刻。
如果没有家长的讲解,孩子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仅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表浅水平。然而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家长能分清胃和肝、大小肠已经难能可贵了,胼胝体、肾上腺那些看见了也是睁眼瞎。怪不得一位买家的评论说:
“在每个器官上标上名就更好了。”
其实,你不需要专门看书学人体解剖,只需装几个手机app,便能化身解剖学老师指导孩子。
跟Tritium一起给Frankenstein“做手术”的时候,我会打开
“人体解剖学图谱”,这是我手机上9个同类app里最强的一个。选择最开始的两个免费全人体模块(一男一女),就能深入到比实体模型细致得多的3D结构。
初始默认是骨骼系统,只见一具骷髅。点击右侧的“层级”菜单,可以选择人体全部11个系统+结缔组织,就弄出一句全尸来了。点击左侧的四个功能键可将某个结构设置成半透明或者消失,便可层层深入观察下一层结构。结构真的很细致,例如pancreas会进一步分为胰头、胰体、胰尾。
我把手机的操作系统语言设置为English,所以“人体解剖学图谱”显示的是英文的解剖结构名称,正好满足我跟Tritium的英语交流。他问:
What is that?
我就照着念屏幕左上角的英文,例如:
Rectus abdominis
这是啥?不会的专业术语就查词典app啊。查词后自己提升“医学英语”就好,给孩子不必翻译成“腹直肌”——我要让他建立英语思维。跟英语启蒙一样,医学启蒙的第一步是父母自己先给自己启蒙。如果父母自己还相信经络、穴位、三焦之类子虚乌有的概念,以为人体内部的管道流通的是“气”,心脏是思考的器官……那么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没事自己玩玩“人体解剖学图谱”,反思巫医的说法,自己就能从愚昧中走出来。
实际操作发现,虚拟的解剖模型对孩子的吸引力比实体模型还大。Tritium喜欢上玩解剖,一会儿就能把人皮全剥了,再一会儿就把脑袋都削了——
I like to move it away!
就是app的3D渲染对手机性能吃得有点多,我给他玩的魅族猎户座手机有点带不动。我越来越认同一个观点:电子游戏比实体玩具更好玩。无论“过来人”如何缅怀纯真年代的简单玩意儿,现在手机就是最好玩的玩具。
其他免费英文医学解剖app:
Organs 3D:一打开就是全套内脏不停自转,只有主要的器官结构,模型精度不算高,但附带Wiki的详细介绍。对非专业人士很友好,不用了解太细致的结构。
3D Brain:详解28个大脑结构,附有详细介绍,包括解剖、功能、病理、病例等。著名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出品。
Brain Tutor:提供各个脑叶的3D拓扑结构,以及大脑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的CT扫描图,可以手动扫描任一平面。
The Brain AR:用AR(增强现实,以摄像头实景为背景)展现头部的肌肉、骨骼、脑结构,配合文字+语音的讲解;用VR展现大脑神经元的微观生物电传导,可裸眼观赏,也可把手机插入VR眼镜,有语音讲解。
中文的就不推荐了,因为基本上都会有巫医荒诞不经的内容,我拒绝孩子受到误导。
为了配合医学启蒙,我特意在少儿图书馆借来一本Usborne Beginners系列的Your Body,通过共读绘本进行启蒙。这本书用卡通的形式展现解剖结构,十分吸引Tritium。我在回答他Why? Why? Why?的过程中,就能说到不少解剖学、生理学知识。不懂专业知识的父母,照着念书就可以很专业了。
作为技术控,我更感兴趣的是VR(虚拟现实)。推荐Steam平台上的Sharecare VR,一款全英文的免费解剖学教育软件,可以让你在VR的沉浸式体验中近距离观赏各种肉肉,例如大脑部分可清晰看40种结构。其中特别精彩的是动态内容,例如:
大脑脑脊液的循环流动;
心脏内部视角观看搏动;
膀胱憋尿过程,可一键放水。
这个解剖学软件非常棒,HTC VIVE在官网展示的几个教学应用就有它。PICO、VIVE FOCUS等stand aloneVR眼镜也有类似的解剖app,不过质量就差很远,很多内容还要氪金解锁。
其实,Sharecare VR的解剖模拟不用VR,用普通屏幕来呈现就足够了,还更方便,但是人家就是要强推VR嘛。Steam新近上线的3D Organon Anatomy是free to play的,仅开放骨骼系统以及一些结缔组织,其余结构得氪金。已经很不错了,不用VR那么麻烦,也比手机APP看得更清楚,还有动图和较为详细的说明,方便给孩子讲解。我特别去看了跖骨——2002年贝克汉姆左脚第二跖骨疲劳骨折,原来长这样。
文/伍君仪,透析英语使用法创始人
畅销书系列《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作者
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语言发育方向硕士、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公众号:透析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