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爱人带我看了一个不太感兴趣的电影《我的姐姐》,看后感触挺多的。
父母意外出车祸,“长姐如母”,四个简单却沉重的字,重重压在了刚刚大学毕业、不过20出头的安然身上。其实故事早在安然一出生就决定了。
为了尽量做到不剧透,这里仅仅记录一下自己的思考。
因为好的电影就是给人呈现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什么结局或导演的导向,更不是跟风似的别人说好就好,别人说不好就直接定义它不好!
1.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虽然是你我皆知的现象,但能从孩子本身作为视角,且如此巧妙与深刻展现给大众也是一种能力。这样的故事与视角,就一定会刺激到观众,让观众意识到原来我们自以为的观念与价值观,压到一个个“姐姐”身上是否有些不公平。
不信你试试,谈及姐姐不想抚养弟弟,很多长辈听后非常不赞同这个做法,“你活在这世上,有一些责任是你必须要去承担的啊”,
即使你给他们讲:这个责任本来就不是她的啊,弟弟是她的父母执意要生的,她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长大,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深受其害,又不是她支持要生的弟弟,又何来必须承担的义务呢?
我相信很难说服父母辈,他们骨子里做不到。
虽然政策上无法“重男轻女”,但“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深深长在了父母心里,流淌在一代人的血液里。观念上的东西,是时代无法轻易抹除的。
这想起了《天道》里面的丁元英和母亲讲养老防老的观念,结果差点气死母亲。
安然所在的医院里一个身患孕期子痫的高龄产妇。如果坚持妊娠,便会面临不小的生命危险,但丈夫坚持要让妻子把孩子生下来,哪怕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女儿。
安然哭着对那个父亲喊出的一句,
“你都有两个女儿了,为什么还要生儿子?儿子就这么好吗?!”
喊出了多少被轻视、被牺牲的女孩的痛。
2.女性独立
独立女性是这几年比较火的话题。其实无论女性还是男性,都应该做独立的个体和拥有独立的灵魂。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特别让我感触。
妈和安然一起吃西瓜,无意识地把中间最甜的部分挖给安然吃,一个人吃西瓜边角料。
可以看出,这已经是她下意识的习惯了。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做,但她背着“长姐如母”的使命,已经过了太久太久。久到她已经自我说服:“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如影片呈现,女性就像套娃,一代代被装进重男轻女的男权社会套子中,压抑感和无力感充满“姐姐”们的内心。
安然不能因为父母去世,就急于妥协与放弃自己的梦想。就算周围长辈不支持,也不能为之动摇。即使谈了多年家境人品不错的男朋友,要是他不能够懂安然与支持安然,其他条件再怎么好也与她无关。所以他们分手也是必然。
还好对话最后姑妈除了表达她的无奈痛苦以外,还是鼓励了安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毕竟“套娃不必非得装在同一个套子里,自己的路自己走”。
很多观众会认为,像姑妈这样的女性随之时代的进步会越来越少。但我们更思考的是中国还有很高很高比例的家庭就是这样,那么还有很高比例的“姐姐”还在传统旧观念的“困境”中。
所以中国还是需要加快这个方面的“觉醒”。
当一个女孩没有选择地成为姐姐,她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一个女孩,最后才是姐姐。
3.父母或者男性
影片的呈现,其实缺少真正与男性或“父母”与“姐姐”相关的对话。
父母去世了,弟弟太小,姑父病了,舅舅瞎混自己。
即使父亲在世,对姐姐安然也是各种“不爱”。为了生二胎,让姐姐装小儿麻痹症,不能穿裙子,否则还打她。改了报考的志愿,留在家乡当护士方便照顾弟弟,家里的全家福只有弟弟没有姐姐......
导演暗示生活中男性兴许有些沉默,他们是不是或多或少得站出来为身边的女性发点声呢。
或者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是电影中男性角色那样,是否也有一定的责任。
4.中国亲情的牵绊
安然在父母墓碑前流泪诉说:
父母在那边有没有想过她,她想父母了;她一直在证明自己的优秀,想讨好父母,但不知道父母有没有真的喜欢过自己。
好像几乎每个人的亲戚里都能找到这样一个姐姐,年纪轻轻就不读书出去打工,打工赚的钱全部拿给爹妈,让爹妈拿去供弟弟妹妹。
而且最讽刺的是,爹妈重男轻女根本不喜欢她,但她却是最孝顺的那个。
所有老一辈的亲戚提起她来都得夸几句,也就仅仅如此!
再说弟弟,虽然开始讨人厌,但毕竟太小,又无辜。时间久了,姐姐肯定会心疼,又有亲情,怎么能做到割舍。
选弟弟这个人物,就是让女主很难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签字把情感逼到了悬崖边,否则她是可以不那么冲突的选择独立。
有些观众其实不喜欢这个结局,觉得如果在签字的地方就留白。有些观众觉得结局还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整部电影的“野心”,也仅仅止步于几句轻飘飘的台词。
但我想即使任何结局都不能让观众满意,所以导演选择让安然没有抵抗住传统观念(对弟弟的不舍)收尾。其实即使弟弟不讨人喜欢,不尊重姐姐,传统观念还是不会同意姐姐放弃弟弟的。
所以这样结局是符合现实的。
如开头所言,结局如何不重要。
好的电影给人呈现更多的思考空间,足以!
-End-
只为看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