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有个朋友最近因为4岁的女儿特别爱跟大人讨价还价很头疼。
👩🏻:“今天只能吃1块巧克力。”
👧🏻:“我要吃2块!”
👩🏻:“你还可以再玩10分钟。”
👧🏻:“20分钟!”
👩🏻:“到吃饭时间了。”
👧🏻:“我要再看一本书!”
......
朋友觉得不能纵容女儿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否则女儿会觉得爸爸妈妈设定的规则是可以打破的,以后就会不断得寸进尺。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她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和女儿“角力”很长时间,最后经常是以她搬出“恐吓”或者“惩罚”的手段、女儿哇哇大哭收场,让她既心累又心疼。
这个烦恼应该是大部分父母的共同经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讨价还价”呢?
想一想我们和爱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的对话:
👨🏻:“今天晚上我要跟朋友吃饭,十点回家。”
👩🏻:“但是我九点有一个重要的电话会议,你能早点回来陪孩子睡觉吗?”
👨🏻:“那我跟大家商量一下早点开始吃,九点到家。”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孩子是在“讨价还价”,而成人之间这样的对话却可以接受呢?
因为潜意识里,我们还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认为大人的话,孩子一定要听。
换一种平等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孩子会讨价还价并不是坏事,相反,它还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他们不仅在学习争取自己的利益,还在学习运用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技巧来达到目的——“协商”。
所以,当孩子开始跟你讨价还价的时候,恭喜你,你有机会培养一个“社交小能手”了。
适当的“讨价还价”成功
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掌控感
如果每一次孩子的“讨价还价”都被用“吓唬”或者“惩罚”的手段镇压下去,想想孩子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信息?
1.协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吓唬”、“惩罚”才行。
有次在游乐场里,我就看见一个孩子想要跟别人一起玩玩具,被拒绝之后,指着对方大声喊“我要把你关小黑屋”。
这并非孩子不礼貌、没教养,而是他觉得这种方式,就是解决意见冲突的方法。但显然,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社交手段是行不通的。
2.无论我多么用力地跟爸妈“协商”都没有用,那就放弃协商吧。
从来不曾跟家人讨价还价成功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对社交的掌控感,以后碰到和其他人的冲突时,他也会放弃协商,选择屈从。
这两种信息都是不应该传递给孩子的。所以当孩子跟你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可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适当地放点水,时不时地让她“得逞”一次。
朋友用了这个适当的“讨价还价”方式后,来跟我说,女儿有几次的表现还挺让人刮目相看的。有一回在饭店的游玩区,一个孩子把所有的玩具都占着了,她主动提出要去跟对方“商量”,还真的让对方同意给了她几个玩具,并且一起玩了起来。
我想这就是因为她经常有跟我讨价还价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让她对与人协商有了自信。
建设性地“讨价还价”
和孩子一起寻找“共赢方案”
“你可以再玩10分钟,我们就要回家了。”
“半个小时。”
“15分钟。”
“20分钟。”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讨价还价方式吧。它的问题是,我们只是在单纯地“让步”,但不知道“让步”的目的是什么、界限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好的谈判、协商技巧,不是为了逼对方让步,而是为了共赢。
那么和孩子也一样。建设性地“讨价还价”,就是不仅仅教会孩子“让步”,更教会孩子如何寻找“共赢方案”。
怎么做呢?其实挺简单的:不要只告诉孩子“你不能做什么”,而是告诉孩子,“我们要一起做到什么”。
假如你和孩子一块出去玩,她要求要再玩半个小时。你可以这么说:
“妈妈要在六点半之前做好饭,这样爸爸回家,可以马上吃饭。你再玩半个小时,我就来不及做好饭了,你看可以怎么办呢?”
跟孩子商量好,让她可以再玩十五分钟,但是回去要帮妈妈洗菜和摆盘。
久而久之,孩子会初步有一种“建设性协商”的思维模式。当她想和你商量的时候,她会尝试想一想你希望她做到什么,有没有折中的方案。
从孩子来看,因为知道了哪些事是可以协商的,哪些事是原则性的不能协商,她并不会无节制的得寸进尺。而且自从她能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且被我们认可,她会更愿意主动去遵守自己定下的事儿,而不仅仅是迫于无奈才去做父母要求的事儿。
在讨价还价中,孩子不知不觉地就学习了“换位思考”、“协商共赢”,而这,真的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未来的“社交小能手”。
给孩子更多掌控感,他们反而会更愿意配合。
有时大人已经很累或者很着急了,孩子还在不断地讨价还价,确实也会烦不胜烦。把孩子“协商”的欲望掐灭在萌芽状态,肯定是最省事的。但是育儿,从来不是为了“省事”,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