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记得小时候我身上一张无比沉重的标签——内向。我不太记得最初是谁给了我这张标签,但是它却跟随了我整个学生时代,也是导致我一度内向的原因。
或许你会很奇怪,你不本来就内向么?所以才被贴了这个标签,为什么又把自己内向的原因归于这个标签呢?看上去好像这种说法有点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标签效应所带来的一个恶性循环圈。
我仔细回想了下我小时候,我那个时候确实说话声音很小,而且我不是那种针对一个观点就马上喋喋不休谈论的人,我喜欢先思考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但可能就是因为前面这两点原因,就立马被贴上了“内向”的标签。于是,我也认同自己是个内向的人,每当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内向的人是不会这么主动的。课堂上老师提问,我明明是知道答案的,我也不敢举手,因为大家觉得我内向,内向的人主动举手是很尴尬的。于是,我在不好意思主动、不好意思提问、不好意思参与的想法中越来越向着被贴上的标签靠拢,最后我真的就成了人们眼中那个内向的人了。我也不再反驳,不再主动,反正我也认定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
所以大家有看出症结所在么?随意贴上的标签真的会引领着那个人朝着标签不自觉靠拢。而我们平常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又在不自觉中给他贴上了多少标签呢?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贴标签?因为我们平常都是带着“私人逻辑”这副有色眼镜在看待这个世界的。任何客观事实反映在我们眼中,都会成为被主观意识加工后的评判。比如我们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在地上,我们很可能会说:“你这孩子这么喜欢乱扔东西,一点都不爱收拾。”其实可能孩子只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探索外部世界,或者他心情不好而又不知道还有其它什么方式可以平复心情。又比如我们看到孩子老是去扯班上小姑娘的头发,我们很可能会说:“你这么小就会欺负别人了,长大还得了。”其实可能孩子只是想要跟她做好朋友,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友好地打招呼和沟通。
在上述例子中,把玩具扔在地上和扯小姑娘头发是客观事实,但是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喜欢乱扔东西”、“欺负别人”便是加上了我们主观意识的评判。如果我们将这个标签长期贴于孩子身上,可能他真的会朝着你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记得有次,我儿子幼儿园有位家长进园给孩子们上足球课,课后发了很多照片在班级群里。晚饭后,孩子外婆打开其中一张照片问儿子:“你看这张照片上面所有小朋友都有足球,怎么你没有呀,是不是你又捣乱了,所以老师没有给你发足球呀?”儿子支支吾吾也没有回答出个所以然。我在当下还是委婉地制止了外婆想要继续盘问的冲动,因为这种提问方式真的很刺耳,也让人很不舒服。晚上睡前,我拉着孩子的手,轻声跟他说:“妈妈今天看到班级群里的照片,发现有叔叔来给你们上足球课了,你开心么?”儿子说:“开心。”我接着说:“我想你也会开心的,因为你最喜欢在操场上奔跑的感觉了。晚上外婆有问你为什么有张照片里面你没有足球,你愿意跟妈妈说说么?”儿子说:“我的球掉了滚走了,老师帮我去捡了。”我说:“哦,那这个足球还真是很调皮呢,稍微不注意它就溜走了,它或许也和你一样喜欢在操场上奔跑的感觉。”儿子听了后咯咯得笑着说:“是的,它比我还调皮呢!”
所以,大家看到了我们的主观意识在亲子沟通中会造成多大的障碍么?为什么很多父母抱怨说,孩子不愿意跟我聊天、说心事?那我觉得需要反思一下我们是怎样去倾听孩子的,是描述客观事实还是进行主观评判?是不是孩子一开口我们就用主观评判去封住了他想要倾诉的欲望。
在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很好用的句式:“我注意到......”后面是用来接我们观察到的客观事实。要注意观察和评判是不同的,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我们平常应该尽量多用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来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应尽量避免掺杂着我们主观评判的话语来进行探究。孩子如果感受到你话语中的敌意和不公,便不会再开口向你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