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的精神》
《奇葩说》第一季海选时,一个清华在读博士带着对未来从业的迷茫来参选,被高晓松批判其愧对名校对他的教育。他说名校,是国之重器。名校的学生,该有名校的风范。而诸如清华等国内名校如今的校风却跟很多技校没了区别,这是让人痛心的地方。
前几天看《圆桌派》,几个嘉宾在讨论现在的大学生似乎都得了“空心病”,不知道生而为何。谁能说这跟大学的文化氛围以及想传达给你的价值观念是毫无关系的呢?
作为一个从没有念过名校的路人,对《大学的精神》这本书,只能是抱着开眼界的心情来拜读。记者能在短期内对几所世界名校进行如此深刻的解读,不得不让人感佩。
而长久屹立于世界名校之巅的这几所大学,无不从历史深处走来。而你我都知道,历史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同清末结束八股文科举制,走上现代教育之路。
国外的名校也同样面临一个“路在何方”的问题。比较令人感喟的是,诸如哈佛、耶鲁这样的大学,没有仅仅满足于自己顶尖名校的地位,也没有止步于作为贵族象征、领袖符号这样的地位。他们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思辨,究竟把校园打造成一所应用型大学,还是保留有最纯净的学术风范,成了他们长久争论的一个话题。诚然,固守在乌托邦内搞学术研究,将学者和外面的世俗隔离,或许能让一所学校保持住“高岭之花”的形象,然而当社会不断发展,国家迫切需要你输出应用型人才的时候,大学是否还能安坐于室、无动于衷?
曾经贵族化、精英化的顶尖大学,一直在强调知识的权威不容蔑视,但也承担着为国家输出人才的责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他们大都也放下了与生俱来的“身段”。
了解过几所名校之后,不得不提到大学中神秘的俱乐部。哈佛的烤猪,耶鲁的骷髅会。
骷髅会这样神秘的社团,曾经用排他性作为彰显地位的标志。她就像美国未来的统治阶级青年时期的社交俱乐部,外人难以窥探。不过好在,她虽然贵族化,却也更注重能力和才华,而不是仅靠家庭背景。
斯坦福大学,地理位置临近硅谷,成了培养创业者的摇篮。在传统的思想中,大部分大学都不认同教授经商,认为商业有悖于学术精神。但斯坦福的精神恰好是一个有力的反击,她鼓励你搞学术研究,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产品,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所以在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之下,斯坦福内诞生了一大批创业者,也是后来的科技巨头,诸如苹果、谷歌、英特思科、惠普以及脸书等等。
如果说斯坦福和麻省同样孕育出众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科技产业,斯坦福无疑在互联网科技方面成绩优异,而麻省则在更加细化的领域功勋卓著。比如赫尔教授发明的假肢,他让残疾人更有尊严。而曼库弗教授对音乐的研究,很可能对某些特定人群产生极大的帮助。这是更具有普世情怀的研究与创造。
除此之外,麻省对航空航天、大脑等领域无休止的探索,也令人叹为观止。
牛津大学是绅士的摇篮,说到这很难不让我想起装着一口“牛津腔”的盖茨比。她抗拒粗糙的进步主义,成了文学与诗性的国度。牛津的学问,更加追求品味与极致,她精雕细琢。在时光流逝中,历久弥香。牛津给人感觉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永远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剑桥大学虽然自称实用主义是她的一大缺陷,但是诞生出的伟大人物诸如凯恩斯、拜伦、利维斯等人物却都有着诗一般瑰丽的生命。甚至著名的中国诗人徐志摩也曾一度放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来到剑桥,虽然据说是为了追随林徽因,但冥冥之中,他成了中英文化交流使者。
海德堡大学,虽然并不是德国哲学的标志,却有诸多这人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曾“路过”她,这里流传着他们的故事,这里却又并不是他们的终点。
七所名校,都带有从历史深处走来独有的气质。但她们向我们传达的统一观念是,大学并不是教会你谋生技能的地方,她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名校,也不该止步于教会你如何谋生。《奇葩说》某期辩题讨论名校毕业生回家做家庭主妇是不是浪费这个话题,谈不上浪费,从主观角度上讲,活得开心就可以了,别的都可以不谈。
但我深以为,拥有这样渊博的学识,却没能更多实现自我价值,始终是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