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以为《论语》中关于“知天命”的解释应该是:顺应天命,无所而为。以为“天命”就是指命运,任何一个受命运支配的人在命运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需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接受命运带给我们的必然结果,这里面透着一种无奈。但是最近才发现,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冯友兰曾说: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由此看来,知命并非是在命运面前无所为,等待命运交给我们一个必然的结果。知命应该是要我们承认世界必然性的同时,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至于结果,不是焦急地等待,而是根本不去关心。
在一个人的道德体系中,如果他明确了自己应该去做事情,明知道不会成功却依然在努力着,在努力之后就算失败也不后悔和遗憾,那么这就是知天命。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天命”是我们活动之外的一些外在条件。这些条件作为辅助,在某些时候决定着我们努力的成功与否,所谓的“知天命”就是要能够在自身努力之外坦然面对这些外在条件带给我们的结果。
但是,要想达到这种“知天命”的境界,并非一朝一夕。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可知要想真正做到万事不挂于心,并不容易。孔子还把知命作为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我想,《小窗幽记》里“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应该是对“知天命”最好的解释了。
大凡我们去做一件事情,一般来说都不可避免地去关注结果。关注结果并非不好,但是过于关注结果带给我们的痛苦也是让我们每个人所无法承受的,这种过分关注和等待甚至比解决困难,消灭挫折的过程本身更加痛苦。因为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只是在做,并不会去想太多,等到一些大的困难和坎坷过去之后,我们便常常会给自己更多的期待,而这个时候结果稍不如意,便给我们带来无法释怀的痛苦。
但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试图从挫折中让自己对一些事情变得更加释怀,也一直在努力地让自己过得更加坦然。因此,我们或许不可能对每一件事都能够有“知天命”的豁达,但是我们会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随着成长对部分事情达到“知天命”的境界,这已经很不错了。
——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傍晚,云厚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