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在家里想得好好的工作计划,一旦遇到具体的打断,情绪上来,完全麻爪了。
想好了要和领导汇报每一个字该怎么说,一旦见到真人,开始紧张,彻底崩溃。
一个在饱着肚子制定出来的节食计划,在饭桌前完全失效了。
就像我自己,一直说着要减肥,要练出来腹肌,可是三年过去了,还是一块腹肌,这是为什么呢?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这些目标也可以认为是我们说的梦想他的基本构成。
梦想是一种对于自己未来的积极期待,这种期待里蕴含了神奇力量。
生涯咨询师会问客户“5年后你最完美的一天是怎样的”,老师会问孩子“你长大希望成为谁”,讨论梦想能让你开始深层的自我探索。
教练用强力问题提问被困在现实障碍中的人:“假如最后你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回顾下你是如何做到的?”积极的幻想让你有一种跳出困境看问题的角度。
美国存在主义之父维克多·弗兰克在集中营依靠希望活下来,漂流在海上的人依靠幻想和祈祷生存——乐观的期待和幻想有力量让苦难中的人平静。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一个。”
梦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神奇的功能?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其实无法分辨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真实。我们会对两者做出同样的反应。
不断幻想享用美食的人,现实生活中会降低对美食的期待;
幻想复仇的人,现实生活中会降低复仇率;
幻想运动的人,血压会真实地上升;
每天30分钟的大脑预演训练,等于2小时的真实练习效果……
当你幻想一个积极乐观的结果时,你等于在跨越现实,直接体验到一个最好的未来。现在不是流行VR吗?我们的大脑功能里其实早就有一个VR,功能强大,都进化200多万年了。
本世纪初,以马丁·塞利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在“积极的心理预期”下,更有可能走向成功。积极乐观也成为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观。当你开始为未来担忧,所有人都会和你说,“开心一点啦,未来会好的”。各种故事也告诉你,“想最好的一面,坚持到底,最后就有神奇的结果”!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乐着乐着心里有点发毛—— 这么乐观真的没问题吗?
另一名德国心理学家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通过大量的实验与调查,对这项观点提出了质疑,她用20年的实验结果和严密的论证修正了这个观点。她认为“单纯的乐观对于成功也许是一种阻碍”。
厄廷根统计了1933年到2009年这76年时间里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发现总统就职演说中对未来的期望越是乐观,其后任期内的国内GDP就越低,失业率就越高。这么一想,特朗普当总统没准儿还挺合适。
为什么太乐观反而不好?问题就在那个梦想的神奇功能——跨越现在进入未来的体验里 。
1. 乐观的幻想在我们脑中形成美梦成真的假象,也虚耗了我们的动力。
一个实验显示,幻想过后的人,大脑会以为已经达到了目标——他们精神会愉悦,表情放松,血压也会降低(2-5单位)。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快乐愉悦,却会更小机会行动,更不愿意承担困难的任务。
为了激发动力,也许有人会建议你把梦想给周围人晒——尤其在一群热衷于谈“你有什么梦想”的环境里,你会换来一系列的鼓励——这极大地满足了你的被认同感,进一步削弱了你的动力。这就是你在很多成功学场合看到的那样——场内感觉太好了,回去以后没法执行。
为了抵消梦想不执行的失落,你开始确立、宣布下一个梦想——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2. 乐观的幻想让你专注好的部分,而忽略现实的障碍。
一个太过乐观的人,在面对一件事时,他的意识雷达只搜索关于这件事情能成的所有理由,却对悲观的理由视而不见。美梦把他的认知束缚在梦想里面,而将那些从客观角度分析可能会有的问题置之不理。
这些沉浸在乐观幻想中的人,当遇到不那么好的境况,就会彻底崩溃。就好像韩剧看多的人,遇到真实的、琐碎的爱情往往崩溃;看多了鸡汤和成功故事的人,进入真实的商业世界往往抓瞎。他们幻想太多。
这不叫乐观,叫做naive;不叫勇猛,叫做犯傻气;不是先驱,是先烈。
我们回顾经典的梦想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被诬陷入狱的安迪,到底依靠什么获得自由?
让他开始启动的,一定是希望和梦想,但是安迪并不仅仅是乐观期待——他做对了下面几件事:第一,他凭借银行家的能力,帮助所有人避税,让看守喜欢他,让监狱长信任他。第二,他用六年时间每周一封信,要来了政府拨款;然后又用每周两封信,要来了更多拨款。
梦想背后的实力和坚持行动,才是梦想成真的理由。
所以,梦想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一个,但是梦想有自己的局限。
不要向梦想要求梦想给不了的东西——正确的评估,合理的策略,还有持续的行动。
这里就又印证了我之前总说的一句话,成功是系统的,而失败是片断的。
当我们正确认识到梦想这个概念的本质,以及他带来的正向和负向的问题之后,我今天主要教大家来研究一个核心,就是如何让你产生超强的行动力。
我们碰到我们开篇的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最后放弃了自己的目标或者是梦想,但是我们天性就是懒惰的,而后天的工具可以帮我们改变这个现状,这个工具就是--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就是你针对某个愿望的明确意图——简单说,就是你“具体要怎么做”。
彼得的研究一开始听上去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一旦你下定决心执行某事,制定明确的计划会有助于采取行动,克服障碍。类似你需要把目标设定成SMART法则。但是接下来的部分开始有趣了。他发现,仅仅有目标是没用的——因为目标执行一旦遇到障碍,往往计划就变成了纸上谈兵——他发现有一种方式可以应对这种现实障碍,就是用:
if……(某个情景、状态)……then(某个反应)
如果……(某个情景、状态)……那么(某个反应)
的方式制定的,这个人的执行意图会大大提高。
比如说:
在和领导沟通之前,就给自己设计一个执行意图。
如果(我紧张),那么(我会打开PPT说一段我比较熟悉的工作汇报)
如果(我紧张),那么(我会告诉自己,又不是演讲,只要真实表达自己就好)
如果(我紧张),那么(我会告诉自己,先安静下来再讲话)
……
具体的内容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模式,只要提前设定好,心里演练几次就好。
执行意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过去仅仅设定目标的方式在稳定的环境下好用,在变化的情景中,仅仅设定目标就不好使——因为变化带来的压力让你来不及思考,就被情绪淹没,只能依靠本能动作了——而本能基本上又是最糟糕的选择。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前演练所有的可能性。
执行意图等于在潜意识里给最糟糕的情况做了一个预案。一旦遇到障碍,这个预案被唤醒,马上见招拆招。
我之前看过快乐大本营里面李娜那期,他用拍子打出去的球,可以很轻松很准确的击碎对面场地上一个定点放的鸡蛋,刘国梁老师在抖音上的视频,他的乒乓球可以准确的从小孔内钻出,这些都是他不断进行if....then... 的结果。
所以——
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临场发挥失常,高手平时都完成了很多的if……then……没怎么临场发挥过。
今天了解到了一个关于执行意图最彪悍的案例,冒顿单于的案例——冒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跟任何人商量,一个人把谋反这件大事干成的。
冒顿制作了一种鸣镝,就是响箭。然后给他的部下规定,他的响箭射向哪,所有人必须立刻射向哪。犹豫晚射者斩!
这么练了一阵子,有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自己最喜爱的一匹马。部下有人担心是不是命令搞错了,迟疑未射,他立即将没射的斩首。大家开始知道这是玩真的。又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他最宠爱的阏氏,又有部下迟疑了,迟疑的又被斩首。
第三次,他把响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马,这次没有人动脑筋思考了,全部乱箭齐发。冒顿知道这个“if……then……”的执行意图完全贯彻下去,可以动手了。
一次和父亲一起打猎的时候,他突然将响箭射向父亲。他的所有部下,在没有任何知晓和犹豫的情况下,就全部参与了谋反这样灭门的大事,所有的箭全部射向头曼单于。冒顿谋反成功,成了匈奴历史上第一位最强盛的单于。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都是为了避他的锋芒。
古代杀君是诛九族的罪过啊,单于把这个心理障碍度过了。你说执行意图牛不牛?
OK,当你设定目标之后,如果无法产生行动力,不妨使用一下这个招式,同样,你还可以借鉴下面的思维再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设计,也就是我今天刚学会的WOOP思维。
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
Wish: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你最想完成的事。
Outcome:如果达成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喜悦。
Obstacle:思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你最担心发生的障碍。
Plan:在脑子里预演最好和最坏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计划。
在充分考虑过乐观和悲观情况之后,最后给自己设计一个“执行意图”,也就是提前设计一个遇到障碍的条件反射触发器:
如果(发生什么情况)……那么(做什么行动)……
比如,你的目标是每天傍晚跑步。
我看完这个,我觉得对我帮助超级大,你也不妨给自己做几个自己的目标WOOP清单,帮助自己快速产生行动力。
今天这个文章,应该是我写的最长的一个,参考了很多资料,我觉得对于需要行动的你,特别重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与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