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爱抄别人的作业,特别是抄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保证作业的错误率低,并且坚信抄着抄着自己就会了,放在如今国内不断被翻拍的影视上,也是同样的缘由--试错成本低
1.从导演,制作人看试错成本低
为什么国内众多导演宁愿背负着复制别人,创造力低下的名声,还去翻拍旧作?试错成本低,成了最大的推动力,前人拍出来的作品,在经历了市场的考验,观众的赏脸等总总关卡后,取得最后的成功,那么后人再次翻拍的时候,至少在市场关注度上是稳拿的,奔着第一次作品的成功,再次翻拍后观众也会买账,至少票房上不会太差。有了票房的稳定,那么最后不管拍出来的效果好不好,受不受喜爱,都是茶余饭后再谈的事了。
更恐怖的试错成本低事件,是罕见有导演,可以耐心的坐下完完整整的读完一本剧本,他们宁愿相信被前人拍烂的剧本,也不会再去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冒着不会火的高风险,去重新发掘新颖的好剧本,方文山曾经为了能让歌曲制作人看到自己写的词,将打好字装订成册的一百多首歌词,邮寄到各大唱片公司,可是有99份都还没有到制作人的手里,就已经被扔进垃圾桶了,感叹时代的世态炎凉。
2.从编剧,剧本看试错成本低
影视作品多次翻拍的背后,也暗示着中国好编剧与好剧本的稀缺,而编剧与剧本的稀缺,背后罪魁祸首也是试错成本低这一诱因惹得祸。编剧不敢轻易的挑战观众的观赏水平,甚至是让观众去尝试接触新的东西,当家庭伦理剧火的时候,编剧们纷纷开始在这一题材上争奇斗艳,流水线般的产出这一题材的剧本;当宫廷剧火的时候,编剧们又在宫廷剧的题材上百般折腾,力求开出一朵新花来;当谍战剧又火的时候,当盗墓剧又火的时候......此时的编剧们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
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照搬如陈词滥调般的戏剧,小说,时代背景,主角的名字,如同重新走化妆间出来的人,不加思考的套用固定模式,仿佛有了这样的模板,人人都能成为编剧了。在网上看到一个编剧与导演的小插曲,编剧在把写好的稿子交给导演看的时候,导演说,有些小细节需要拿捏,比如台词上要有动作性,然后这个编剧在后续的写作中,格外注意台词的动作性,在写到主人公刷牙的时候,牙刷不小心掉地上了,主人公一边捡牙刷一边说话。导演问编剧:“为什么要一边捡牙刷一边说话?”编剧回答:“不是您说台词要有动作性吗”?
导演头上一万只黑乌鸦大张旗鼓的飞过......
专业的编剧都清楚,“动作性”是指台词要能够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而不是被轻浮的理解成肢体动作了。
有了前车之鉴的成功,他们便可以心安理得的避开十字路口,闭着眼在道路上大摇大摆的走着,也不用担心会摸不着家。
同样试错成本低的恶习还发生在编剧与演员之间,往往一本好剧本,因最后大咖演员不喜欢某一角色的设定,某一剧情的设定,被大刀阔斧的更改,因不能挑战大咖演员这一高成本的试错,最后只能接受被改的面目全非的剧本。
3.从观众看试错成本低
观众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就者,同样也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毁灭者。在观赏水准上,很多观众也在走试错成本低这条不归路。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部已经被翻拍3遍的影视剧作,对面的室友,面前放着大袋的薯片,边吃边说,我猜下一句女主一定会说:“xx,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你不要骗我了,你把蜡烛都点上吧”。紧着着上铺的室友来了句,我猜下句男主一定会说:“xx,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一阵哄堂大笑之后满是我的不理解,为何台词都记得这般清楚的剧作还在一边吐槽一边爱不释手?
正是有了他们对同一题材的不厌烦热衷,对同一题材的重复性欣赏,更离谱的情况是,即使翻拍后的作品烂如泥巴,但是我们热心的观众们也会用强大的吐槽之力把翻拍剧再次推上热点的宝座。所以,重新翻拍,就像有了一张免死金牌,不管最后拍的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它的试错成本都是最低的,这也是众多导演甘愿沉迷其中的最大诱因。
影视行业是个看不清,摸不透的行业,如今市场化是衡量影视剧作的强势指标,好像只有懂得迎合大众的需求才能在这个圈子里生存下去,有的好编剧因为得不到赏识,看不见未来的希望之光,独自在黑暗中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绝望了,好的导演被强悍的市场化给屈服了,太多太多的难言之隐,说不完,道不尽。
影视这条路,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需要编剧,导演,演员,甚至是观众的共同努力,不是一人单枪匹马就可以上战场取胜的,每个人努力开出一朵花,最后才会有美丽的大花园,来日方长,期待它的成长。
努力练成文案妖写于201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