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就对某样事物感兴趣,另一种是做一件事获得了成功,成功激发了喜爱。
对于孩子来说,有部分孩子天生就热爱学习,这样的孩子是幸运的,他的兴趣支撑他能主动进行学习,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学习不仅枯燥,还频繁打击自己的自信,让他们厌学,甚至逃学。
那对于这些孩子该怎么办呢?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可以先从奖励机制入手。
看了韩兴娥老师的书籍后,我发现了4种非常好用的奖励机制:
一、循序渐进的奖励
1.盖印章、发卡片
不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获奖总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给他的奖励不能来得太难,难以得到就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奖品不要是玩具和实物,因为这样的奖品学生在拿到时就会想去玩,反而不能集中精神听课、学习了。
可以通过盖印章、发卡片的形式给予奖励。
给孩子发一份“印章纸”,印章纸上写上孩子的姓名,然后标上序号,根据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印章纸上盖章。对不守纪律的孩子,就拿中性笔在他挣的印章上划一个“十”字,这个印章就取消了。每获得10个印章,就可以换一张卡片,卡片上印着“我真棒、小老师、读书大王……”
2.班币换奖品
班币就是在班级内通用的钱,可以设计成“良好1,真棒2,优秀5,了不起10,品学兼优20,出类拔萃50……”不同的内容代表不同的面值。班币可以买奖品,不同面值的班币可以买到不同价格的奖品。每两个月兑换一次。如果学生积攒了较多的班币,就可以换成“百元大钞”,方便存起来。有了奖励还要有限制,让学生能积极赚取、保存班费 。
在一些不鼓励学生做的事情上,就需要交“罚款”,比如上课要去洗手间,不用请假,放5元班币在讲桌上就可以了;作业错误超过一定数量要交“罚款”。如果没钱交“罚款”,那就用劳动来代替。放学后主动到老师办公室来写作业、背书,代替“罚款”。
这两种奖励方式都是可以即刻就实行的,需要的材料也不多。自己设计好表格,班币、打印出来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把这两种行为统一一下,每获得10个印章就可以兑换一张心愿卡,想要什么心愿自己写上去就行,期限为一天,不超过老师能实现的范围。班币可以换成积分,积分也可以兑换心愿卡,同样的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也以“交罚款”的方式扣除积分,将两种奖励方式合为一体。即有鼓励又有限制。
二、团队、小老师的奖励
在集体环境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积极进取的,但总会有少部分孩子不积极主动,老师想一对一地辅导这部分孩子,那时间肯定不够,这时就可以借助小老师的力量。
具体怎么做呢?
每一项学习任务,前十名或前二十名先完成的当小老师。小老师每教会一个学生,就要领到老师面前让老师抽查,抽查合格,就会给小老师盖印章或者加分。小老师的付出有回报,他们就会更有劲头。
但还是会有极少数学生,小老师教他也不学,那怎么办呢?就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
根据学生的情况把全班划分为十二个合格小组,每次换座位,前后两排一起移动,合作小组四个人一起挪窝。简单的学习任务,需要某个时间段前全体按时完成,就要由合作小组四个成员绑在一起奖励,完成得越早,小组每个成员的得分就越高。比如听写词语后改错,只有全部组员在当天完成改错,才能全员加分。对于习惯特别不好的学生,可能没有哪个小组愿意接收,那就可以给予这样的小组特殊对待,他们如果全员完成任务,就能获得2-3倍的加分。
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决定他们小组的得分。比如要求下午放学前完成的作业,上午完成那小组每个人能加30分,中午上课前完成就加20分,下午放学时完成就加10分,没有完成就要交“罚款”,并于第二天早上完成。这样小组内的学生就会相互督促、相互帮助。
那对于小老师,要怎样培养呢?
作业完成最早、正确率最高的前十名就能当“小老师”,可以批阅作业和试卷。其他学生完成作业后,把作业交给小老师批改,并交5班币,批阅完在作业最后签名。批阅完成后学生进行改错,改完再拿给小老师检查,合格了就找老师复查,如果批错了就要扣学生十分,也要扣小老师十分,这样学生会对批阅的结果进行思考,小老师在批阅时也会更加认真。
三、精神奖励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后,会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学生在获得了许多印章和班币后,也会渴望获得精神上的奖励。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
比如有的学生在当天的课堂上表现不错,当上了小老师,那可以发这样的奖状给他:
王某某当“小老师”教同学读书。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比如有的同学积攒了大额的班币,也可以发一张奖状给他,内容可以这样写:
杨某某学习《千字文》挣了1100分。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还可以把孩子的表现发给家长,比如:
在学习《古诗三首》中,张某某会读、会背、会默写,认识了文中的生字,并能工整、规范地进行书写。表现不错,祝贺!
四、个别奖励
班级里总会有几个“懒蛋”,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偷偷地进行奖励,比如主动找老师背书、主动把改错交给老师看,就可以获得一个小文具或者一个小印章,同时可以让这几个孩子竞争,谁最先完成学习任务,谁就最先获得奖励。这样“懒蛋”也会变积极。
教育孩子有很多的理论和方法,但归根结底都是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适当的外力辅助,让孩子感受到这种乐趣,他自然就会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