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生命之源;
西藏,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生灵,是一个地方的气息所在。
冬季,雪域高原上的生灵,蛰伏在山南各处,享受着灿烂的阳光,在世界屋脊上与人类和谐相处。还有几天即将迎来2019新年的阳光,新年的阳光、冬季的西藏、雪域的生灵,三者结合,正是山南繁荣不息的景象。
在西藏,见到最多的动物,应该就是牦牛了。
- 壹 -
无处不在的牦牛
西藏,自古以来,就和牦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到了西藏,会发现成群结队的牦牛,器物上有牦牛的图案,唐卡中有牦牛的图像,屋顶上有牦牛头骨,街上也是牦牛相关的特产,牦牛肉干、牦牛奶贝……
在西藏,经常能看到牛群,却很少看见牧人。这些牦牛,无处不在,雪山草甸,湖泊草原,它们在广阔的天地吃喝游荡,无拘无束。
高原之上,严寒而缺氧,历万年来,很多动物难以生存。冬季,冰雪覆盖,似乎又给动植物的生存增加了难度。但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耐寒,吃苦,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
高原环境下,牦牛进化出了长毛,气管变得粗短,可以更快速、高频率地呼吸,同时它们血液中的含氧量也会增加,所以在高原,它们才能行动自如。藏族人民遵循着半野生放牧的自然生态,将牦牛放归自然,爬冰卧雪,逐草而居。
只要是到过山南羊卓雍措的人,记忆里一定会记得那盘旋而上的公路,会记得那些散落在山腰的白色与黑色,它们三五成群,逍遥自在,好似在散步聊天。
偶尔,踱步走上公路的牦牛,人们与之擦肩而过,牛儿也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它们优雅地迈着小碎步,踩着哒哒的节拍,摇着小尾巴,神情悠闲。有时兴致来了,还哞哞哞,与游人亲昵打招呼。
- 贰 -
有“免死金牌”的牦牛
清晨,当高原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山尖,万物开始苏醒。牧民们开始驱赶,将牛群赶上草场、赶上山。山上的草根、灌木就是它们的零食,边走边寻找,它们不会走太远,怕牧民寻找不到它们,只要脚下有一片草甸,它们就可以驻足咀嚼,细细品味。
等着太阳渐渐升起,它们成了灰褐色山腰上的黑白色的点缀。吃饱了、走累了,就随地休息,半眯着眼睛,反刍着胃里的草甸,享受着无比舒适的阳光。野草吃不饱,但是西藏的牦牛不愁“吃喝”。
夏天,牧民会把自家草场的一块地方圈起来不让牛羊吃,让这片草长得高高的。秋天的时候,牧民们就开始打草,把之前圈起来的地方的草割下来拉回家,这就是牛儿冬天的食物。冬天牧民们,把牛羊赶上山,还要冒着寒冷把牛羊找回家。
┇图 / 许伟华 摄
在西藏,还有很多的野牦牛,人们也不会去伤害,家养的牛,还会不定期的选一些身披“彩衣”的“天选之子”,它身上的彩色,就是它的“免死金牌”,它们将和野牦牛一样,回归自然,直到自然死亡。
这是西藏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是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有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可见牦牛对于藏族人民的重要。也曾有学者写下这样的话语:“对于高原而言,牦牛是永远的亲人,是祖父母,是兄弟姐妹,是子女,是朋友伙伴,是邻家亲戚……”
在藏族人家眼里,不只是牦牛,所有的生灵骨子里与人都是平等的,它们与人和谐相处,也来自于藏族人家的善良,相依相伴,视牦牛为朋友的缘故。
- 叁 -
“精神图腾”牦牛
习惯“高冷”的牦牛,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或者更高的雪域高原。他们是藏族先民最早驯化的牲畜之一,因为冬季常受到风暴肆虐,在高海拔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抗货又能自由穿行的只有牦牛,因此被赋予“雪域之舟”的称号。
┇图 / 许伟华 摄
相传7世纪上半叶,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打通了“食盐之路”。每年冬春之交,牧民都会带着数以百计的牦牛,去北方的盐湖地区,在那里,人们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又因为要为后人留下资源,所以每人只采一袋盐,用牦牛驮回家乡。甚至在古代战争中,牦牛还曾成为过勇士们的坐骑。
牦牛将它的一生都贡献给藏族人民:它的肉是藏族人民的主要营养来源;它的毛是上等的纺织原料;而它的皮、它的角、它的骨被制作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在藏语里,牦牛粪被称为“久瓦”,意思是“燃料”,在氧气稀薄的高原,易于点燃、烧起来有牧草香的牦牛粪是人们千百年来烧茶做饭取暖的重要燃料。藏族人搬新家,也会先把“久瓦”送进新房,招财引福,求得吉利。
牦牛与藏族人家如影相随,衣、食、住、行、运、烧、耕,每一样都离不开它。藏族人民,尊重自然、尊重牦牛,人们对于牦牛并不是单纯的索取,还有报答。在藏族与牦牛相处的几千年中,牦牛不仅是一种物质现象、生产生活方式,还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着藏族人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热爱自然……
阳光是公平的,在西藏这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所有生灵都会沐浴着最纯净的光辉。阳光带给了高原生命的力量,而生灵,又造就了雪域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