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心理学家从未承认“星座算命”的地位,但其普遍度,认可度,知晓度之广,可能是任何测评都无法相比的,而且小年轻们显然很认同星座的“信效度”,一些企业招聘也要考虑星座,醉了~甚至也有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证明星座是“准”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年轻人群体中12星座的描述真的很make sense,就像我觉得我很摩羯座,坚韧呀、意志力强等等(停不了的自夸,哈哈),而在“父母”一辈的人群中,12星座的描述却不准确,不同星座的中老年人群并没有明显展现他们的星座特征。
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年轻人因为从小受到星座文化的熏陶浸润,将自己“套”入了这12宫中,看到描述觉得,“哦,原来我(应该)是这样的”,随后在行为中便呈现出这种描述,久而久之,自己真的成了自己星座的那类的人,而中老年人的生活中并没有受到多少这类信息的影响作用,故“星座”对于他们失灵了~
我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皮革马利翁效应”自我暗示,自我实现,这个效应大家应该不陌生,鉴于我很认同,所以再自我强化下,标准定义: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想法,会影响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最后导致他人(或自己)的表现,符合一开始预期的态度及行为,就好像印证了他人(或自己)的预言一样。这样的现象就称为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以下这幅图也很形象地说明了自我实现的机制,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一篇微信漫画文章,说为什么孩子要富养,其中2页:外界不同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认知产生的影响,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或者是糟糕的没有人相信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可见人的认知对自己的影响会有多大,这也是我特别喜欢ABC理论的原因,这个以后再介绍~讲心理学应用必谈到的点。
最后是对小朱朱的“告白”,也回应你今天在我给你换尿布(30个月咯~哈哈哈~)的时候说的“宝宝喜欢麻麻”;我一直从心底认为,小朱朱是一个聪明可爱惹人爱的好孩子,没有但是,没有转折,麻麻无条件爱你,陪你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