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品牌Logo这件事。
一提到Logo,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品牌的Logo。,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Logo的定义:
Logo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品牌标识,常见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图文并茂型、单图型、单字型、图形字体组合型等等。
可以说,Logo是品牌战略语言的视觉化体现,也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五感中,视觉占了80%以上是最重要的,但在视觉中也同样会因为注意力的不同而分层级。第一眼被用户看到的就是第一视觉层级,第二眼看到的信息就是第二视觉层级。往往品牌名称和品牌Logo就位于第一层级;包装海报属于第二视觉层级。一个好的Logo,可以成为品牌传播的助推剂,帮助品牌迅速占领用户心智。
什么样的Logo才是一个合格的助推剂呢?需要满足四种特质:体现品牌定位,建立品牌识别区隔,符合用户需求,具有话题性能带来传播效果。
1. 能体现品牌定位
Logo应该先解决“对”的问题,再来解决“美和丑”的问题。好的Logo不仅体现在设计层面,更需要体现品牌战略思考,反映品牌的核心理念,直白简洁地传递出“我是谁”的问题,并完全可以被用户Get到。
比如,西贝莜面村的Logo,就是通过“莜面村”以及“I Love 莜”的图案体现出了品牌的产品定位就是莜面。
2. 能建立品牌识别区隔
Logo要建立强烈的品牌识别区隔,才能让用户在一眼看见的时候区别于你和其它竞争品牌,产生进一步的接触。这种识别区隔可以通过色彩对比、图形设计来实现。
比如,麦当劳通过红色和黄色的对比、宜家采用蓝色和黄色的对比。你会发现,色彩越少的Logo,对比就越明显,识别度也就越高。如果现在你在大街上看到红黄两色,会不会第一反应就是麦当劳?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基于Logo的展现元素来看,文字建立识别区隔的效果会比图案,图形等相对更容易一些,且不容易被复制。你看经典的可口可乐,它的Logo只由文字构成,同样使用文字的Logo还有亚马逊、谷歌、IBM等知名品牌。想要通过文字建立识别区隔,前提是文字设计有自己风格,不能过于普通,否则会适得其反。
3. 符合用户需求
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Logo是给消费者看的,而不是给我们自己看的。因此,我们的Logo就和产品一样,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明白消费者需要什么,才能明白要采取什么样的视觉设计。
在这里,我们将需求可以简单分为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两大类。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Logo时需要考虑,我们到底想满足的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
比如星巴克,通过美人鱼的形象带给消费者一种神秘、探索的吸引力,就是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再比如拼多多,众多不同品类产品的图案围绕着一个“拼”字,体现出了拼多多品类丰富,物美价廉的特点,就是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
4. 具有话题性,能带来传播效果
我们都知道,由于人有社交需求,他们会出于合群、凑热闹、好奇心等因素自发传播一些事物。因此,如果一个Logo能够带给人们话题,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与讨论,就可以让用户自发去传播我们的品牌Logo。
去年得到APP换了Logo,引起一波热议,新Logo是一只橙色猫头鹰,很多人吐槽说实在是太丑了,的确如此。但是在人们短暂地惊叹之后却猛然发现,新Logo简直就是一个“罗”字啊!于是人们深深被罗胖这一局“大棋”所折服,纷纷再次投入到讨论之中,引发一阵传播。
一个好的logo至少要符合两个标准:
品牌Logo的设计需符合时代特点,但不能带有太多流行元素,否则有过时的风险。最保险的方式是以简洁为主:简单的色彩、简单的图形、简单的文字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少即是多”是永恒的真理。
符合行业特色,避开“聚众地点”来设计Logo,更有利于品牌建立认知区隔。比如,行业中竞争品牌都是在顺应消费者的物质需求,那么你可以针对消费者进行研究,看看有无可能在精神需求中找到新的突破点。比如白酒行业,郎酒、汾酒、五粮液等,都使用不同的汉字字体来表现产品的历史与典雅,顺应用户对白酒厚重的、文化积淀的需求。但江小白通过具有互联网风格的Logo,构建用户的“轻”饮用场景,成功让自己的Logo具有高强识别度。
Logo相当于品牌的“外形”,往往担负着给消费者留下第一印象的“任务”。一个好的Logo首先应该体现品牌定位,明确传达“我是谁”的信息;其次,Logo需要体现品牌的识别区隔,让消费者一眼记住;第三,Logo需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传达给消费者他们想要被满足的东西;最后,Logo还需带有传播属性,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做出贡献。如果你的Logo无法满足以上特点,你就需要更换你的品牌Log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