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题为《清明》的唐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记得早年读过一篇短文,大意是说像杜牧这等大家,写起诗来咋如此画蛇添足,本该省掉的字或词,却偏偏没有省去。说“清明”本来就是时节,没必要再加“时节”;既是“行人”肯定在路上,“路上”多余;“酒家何处有”本身就有询问、打听的意思,没必要再“借问”,等等。把作者认为多余的字、词去掉,就成了: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你看,全诗就二十八个字,去掉八个字,除了没有明白孩童放牧身份外,意思、意境基本没什么变化。
当然,这是好事者戏说大家名篇!今天早上广场锻炼时无意间想到这篇短文,为作者的无聊好事发笑的同时,咱何不也为这首诗再来一番无聊的戏说呢!试一下:
“清明雨纷,行人断魂。
酒家何处? 童指杏村”。
看看,在好事者改后的基础上再去掉四个字,二十八个字的诗去掉十二个字,七分之三了,全诗的意思和意境也没有多大变化,是吧?
既然戏说了,接着再戏一番看咋样?古文没有标点,断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咱先试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天,本来就是下雨的日子,(古时称“泼火雨”,即与前一天的寒食节有关),所以叫“时节雨”。路上纷纷攘攘的行人都不是我们要找的啊!急得将要断魂。无奈问酒家“哪里有牧童”?酒家用手一指,杏花村牧童多的是!哦,是来招工的,饲养员的。
已经戏了,再来一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天啊,细雨纷纷,走在路上,又困又饿又遭雨淋,人好像要没命了!到一酒家,问:“哪里有养牛场”?不知道酒家嫌没在他那儿消费咋的,不愿意给说。小孩嘴里掏实话,正好旁边一小孩小手一挥, ——杏花村!哦,弄半天是牛贩子,来山村买牛哩!
哈哈,纯属戏说,只图娱乐!只图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