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原因。
第一,不少朋友刚刚高考结束,轰轰烈烈地查成绩、报志愿、查志愿、纠结复不复读或者展示录取通知书。
这一系列深刻地在他们的QQ空间以说说的形式持续更新。
第二,还是上面这群朋友,在这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开始回忆高中岁月。
无可非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干完实事,再谈风花雪月。
复读的朋友在八月前还可以勉强加入一下这个阵营。
第三,我确实在夜里开始梦到自己的高中了。
最近找了很多许久不联系的人,都只是在网上简单地寒暄几句,客套地说有空出来聚聚。
有一句话很吓人,是:“我们都七年没见了。”
小时候我们跟朋友说,一个假期没见你又胖了。
上大学之后我们跟朋友说,一个学期没见你咋糙了。
转过头我们现在竟然会对一些故人开口说,我们都七年没见了。
高中的时候其实不那么累,所以我有时还挺理解许多人在考试周直抒胸臆的那句“大学复习累了想回高三休息一下”。
说这句话的多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可能是把大学考试周一天学完一门课和高三一天做五张试卷作为两个比较的对象,显然,后者没有前者那么疲累。但我现在回忆起的高三,好像也没那么累,甚至还蛮轻松的。
最最最头疼的数学,其实也很轻松,因为容易的题目真的不难,填空题1-10题,简答题15-17题,再加最后几道大题的第一小问,做起来并不痛苦。剩下的题目心情好了可以钻研一番,一直不抬头,只留给讲台上的老师一道紧锁的眉毛,以避免吸引过于醒目的关注,然后品尝一下失败的乐趣欣然交卷,但绝大多数时间我不做,所以就很轻松。
同理,最难熬过去的数学课也有类似的小诀窍,高三时候的数学课没有新的内容,再也不用担心老师花三分钟讲解了一道全新的知识点接着无缝接档邀请你上黑板答题,几乎全部是讲解卷子,所以数学老师可能很心疼用两节课的时间板书了三种压轴题的解法,我不心疼,我发呆了两节课。
写完这段,瞬间明白了自己为啥数学成绩提不高了,流泪。
那段时间每个周六都会周测,但我现在不太记得痛苦的部分。
记得每周六踏着上课铃踏进教室,教室被布置成考试的样子,一个个课桌相隔着一定的距离,像是在棋盘上漂浮的棋子。然后脚下就比较精彩了,各种颜色的巨大收纳箱,各种颜色的带着灰的书包,各种摞起来的复习资料,现在想来很壮观,可当时心情还挺peace。
第一门往往是语文,洋洋洒洒写完之后有个二十分钟的大课间,一堆人挤在班级门口的阳台上晒太阳,三三两两成群结队,扯淡谈天。教室里只有几个人,有看书的,但不多,大家都在这个时间拿出自己的早餐彼此分享,女生间还有给对方扎辫子的,当时暗暗好奇她们关系真有那么好还是假的。我个人比较习惯在这个时段跑去其他班串门,并在上课铃快要响起时去上厕所。
关于英语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高二的时候他还蛮喜欢在全班同学面前夸我的字好看的,但是到了高三后期,班里的每一个人,真的是每一个人,都在所谓的“练字计划”下涅槃重生了之后,开始把我批成反面教材,直接钉在普罗群众的对立面。
那个时候他最爱说,英文字母书写应该往左偏,词组与词组之间空一个字母就好了。
而我的英文字母头大尾巴轻,往右倒,并被反复质问词组与词组中间的空白你是不是要用来养鱼?
那一段时间我有点迷失。
高考前几天,他心血来潮大发慈悲,按心情开始点同学,到外面走廊,谈心。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他握着我的手,中年男子的手,肉肉的,嫩嫩的,汗汗的,苦口婆心地说,其实我的字写得挺好的,让我不用担心,上考场千万不要紧张。
喂。
我现在觉得这样更伤人吧!
但是不重要,因为有认识他的人关注这个号。
关于高三的记忆还挺多的,我躺在床上,想完一件,又很自然地串起下一件。
走过了那段岁月,我曾经很不解,大家把它妖魔化了,就好像没什么可怕的,也没什么太多值得纪念的理由。
现在的心态有一点不一样,我没有觉得因为高考而赋予了这段时光什么特别值得纪念的意义,一切都非常自然,顺利,流畅。
我只是觉得,它和任何一段时光一样,都有被我们记住的原因,这个原因绝不仅仅是高考本身。
比如那段时间的假期,虽然很短,一天两天的,但就很纯粹,没有作业,就是玩。
比如高三各种假期的补课,非常脆弱,说被举报就被举报,补了这顿没下顿的感觉,每当宣布第二天补课暂停时候的那种喜悦,在那之后真的很难体会到了。
这些细碎的琐事被我们偷偷藏匿在头脑深处,曾经我会不屑一顾,但现在我也会偷偷怀念一下,年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