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是美籍黎巴嫩裔的诗人、作家、画家纪伯伦写的一首诗,关于诗,每个人阅读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每个人的阅历和他的生活背景,今天我想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首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诗的解读没有一个固定的准确或确定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有感而发。
[作者]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
纪 · 哈 · 纪伯伦(Khalil Gibran)
一、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这句话的意思,西方人认为孩子是上帝送来的礼物,是在我们父母这里暂存一段时间,等他长大了,这个孩子就要离开父母去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所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对我们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总是受一些文化的影响,认为我的孩子就是我个人的财产,所以我的孩子应该由我来全权做主,我不允许别人干涉,我的孩子我要对他终身负责任,这是我的责任。往往这一点在过去的文化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这个时候,我们有些观念是需要调整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
二、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儿女。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的父辈在我们不听话的时候会和对我们抱怨,“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就好像是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好多好多东西,付出了金钱、精力、身体的变化,放弃了自己吃喝玩乐的时间和各种条件,这些东西都给了孩子,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好的,会让孩子有一种莫名其妙、与生俱来的内疚感,总是觉得欠了父母很多很多东西。说句玩笑话,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做父母的并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我们做父母的好好想想,其实我孩子带给我们的远远多过我们付出的。比如说当你没有孩子的时候,那么你特别想要一个孩子,甚至周围的人也会天天催你,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孕不育的人为没有孩子而痛苦,所以首先孩子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身份的确定,是孩子让我们成为了父母,而不是我们父母让他成为了一个孩子。孩子让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同时孩子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让我们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体会到很多东西,当你看到一个小生命在你的陪伴下一点一点长大,那一份成就、那一份感动、那一份欢乐是什么也无法代替的。
三、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很早以前有部电影叫《侏罗纪公园》,里面有一句话我有很深的印象“生命自会寻找出路”,我认为这句话对这句诗是蛮贴切的,孩子自会寻找这个世界的路,妈妈只是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真正改变孩子的是他自己。我们经常有一个说法是,爸爸妈妈教会了孩子说话、教会了孩子走路、教会了孩子识字、教会了孩子懂道理,其实不是的,是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他自己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和妈妈生活在了美国,孩子的英语说得非常棒,而妈妈不会说英语,这就很说明道理。
四、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做父母的你用什么眼光去看你的孩子非常的重要。有些人经常在看孩子的时候,以一个我的附属品或我的翻版的心理来看孩子,所以他们会给孩子设计很多人生的规划,但是往往这些规划里面隐藏了一些东西。很多父母是用孩子来实现自己当年未了结或未完成的愿望,比如说有的父母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绘画、学书法、学击剑等等。父母要好好想一想,你让孩子学习的这些东西里面,有哪些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又有多少是父母自己当年没有了却的心愿。所以有一句话是,有的父母是想让自己活两辈子,不让孩子活一辈子。可能这句话说得有一点重,有的父母可能接受起来有点困难,把话说得重一点,其实是想提醒父母,孩子和我们是两个人,他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不是我们的工具,他的生命不是为了了却我们没有完成的心愿而活一辈子的。
五、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你的爱,但是请不要给予你的思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爱是没有条件的,就像阳光洒向大地;爱也是要没有分别的,不管你的孩子他有什么缺陷,有什么让你不满意的地方,甚至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孩子,他都有资格得到没有条件约束的爱。我们的爱不应该设立什么约束的条件,我们经常听到爸爸妈妈对孩子说,你要乖,不乖我就不爱你了,你要是学习不好我就不喜欢你了等等,这些是不合适的,这个爱是附加了条件的爱。“不要给予你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父母的不要用我们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教训、过去的痛苦、过去的特长与收获去为我们的孩子设计他的人生,这样的设计是徒劳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他有什么特长,他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在未来的世界,所以没必要为他去设计一个人生。
六、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耳朵去捕捉世界,用自己的手去触摸世界,用自己的脚去丈量世界,同时也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们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会感到悲凉,因为你会发现你的思想远远跟不上他们。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仰望他们,因为他们真的比我们更超前、更有新意。
七、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但是请不要庇护他们的灵魂,
当孩子比较脆弱比较小的时候,我们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能力,保护他们的身体让他们免受伤害,但是我们永远不要禁锢孩子的灵魂,让孩子敢于去幻想、敢于去梦想、敢于去做一些不着边际不着调的事,这样他的灵魂才能充分的发展,而不要把我们的保护变成禁锢他们的一种行为。
八、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们小的时候听过一句话,加工一下就是“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孩子们的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就像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我们现在会过这样的生活,住这样的房子,开这样的车,用这样的电话,看这样的电视,我们甚至可以随时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这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想象不到我们的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九、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但是请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深刻,有一个社会学家叫玛格丽特米德,是一位女性,在上世纪写了一本书叫《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这本书,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叫既成文化,晚辈向长辈学习,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我们知道老师永远知道的比学生多,父母知道的永远比孩子多,第二种叫互济文化,晚辈和长辈互相学习,第三种叫未成文化,就是长辈向晚辈学习,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其实我们都已经进入了未成文化。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变化都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所以我们要努力向孩子学习,跟上这个时代,而不是让孩子向我们学习,变得和我们一样,那么他就会落后这个时代。解决代沟的方法,就是老一辈向小一辈学习,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不忘初心、不忘童心,就是提醒成年人要像孩子一样保持童心和新鲜感,不要把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扼杀掉。
十、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停留。
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回到过去,就像一个孩子永远不会只是个孩子,我们和孩子的生命都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我们都只是中间的一段,所以我们要尽量让我们的孩子顺着这条河流自由的流淌,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十一、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你是弓,你的孩子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这个比喻非常的棒,父母和孩子关系就应该是弓和箭的关系,用好弓才能射出好箭。有一位胡因梦女士说过一句话: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弓和箭的关系是好弓就是为了让好箭更好地分开,一个好的父母就应该是这样的好弓。
十二、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在孩子眼里,世界就是我的,世界充满着各种可能,未来握在我的手中,只要是我的眼光所及范围,只要是我弓箭射程范围之内,我都能到达,做父母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有这个勇气和魄力。
十三、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他用尽全力拉开你这张弓,是为了使他的箭能飞得更快更远。
这句话用在我们青春期的孩子特别的贴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给父母制造很多困难,制造困难的目的是让父母经受更多的考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和父母分离。所以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心理动机就是心理独立的需要而充满原始的攻击性,但是自身又不具备独立的能力,所以这种攻击性很危险,需要排除掉,排除的方法就是把这种攻击性放在自身以外的地方,做成一个靶子,青少年通过攻击这个靶子来释放自身内部的攻击性冲动,父母是做这个靶子的首选和目标,因为父母最安全、最方便、最有效。我在讲座、讲课的时候讲过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心理动机,所以青少年的不成熟和不负责任是神圣的,治疗这个不成熟的药方就是时间。
十四、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在弓箭手的手中快乐地弯曲吧,
我们知道弯曲的时候会让人紧张,但是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害怕弯曲,孩子作为一个弓箭手把弓弯曲并不是为了让父母痛苦,是为了积蓄能量让自己的箭射的更远。越是优秀的弓箭手,他的拉力就越大,他把弓拉弯的幅度也会越大,而一个孱弱无力的弓箭手只能把弓拉弯那么一点点,射出的箭也只能落在自己的脚下,弓快乐地弯曲,会让弓箭手没有后顾之忧,他的眼睛会全力以赴地盯着远处的目标。所以我们讲课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个坚定有力的、不以报复为目的的、不怀恨在心的、能面对面的迎接青少年不成熟的挑衅的成年人,是给青春期孩子最好的礼物。
十五、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因为他爱破空疾飞的箭,也爱稳如泰山的弓。
青春期的孩子是个自我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以一个即将成人的身份来设定各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重新定位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孩子的叛逆是对自己和父母关系的一个测试,他想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能走多远,走到什么程度,还能不能回来,所以他们会给父母一次次的测试。这让很多父母很焦虑,甚至崩溃,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崩溃,孩子不仅不会兴高采烈,还会惊恐万分。因为父母给他们传递的信息是,孩子离开了我们,我们活不下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有两个方式:第一停下自我的成长留在父母身边;第二增加测试的难度,是为了不断地验证一个幻想“我的父母是坚强的,离开了我也能好好活下去”。用这句话的意思解释就是,我的父母是一张好弓,我这样拉他们是不会坏的,我一定要确认这个信念,我这只箭才敢发射出去。
“这首诗也是对我们过去理念的冲击,但是它更符合现代文化、现代潮流,这就是为什么年轻的父母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会受感动,因为能和自己的情况相结合起来,这是一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