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 是10篇课标内容的导图,既是文章的顺序也是课标的目录顺序.
下面 是课标的最后一篇文章。之前按照顺序把课标内容全部写完,这一部分的内容是课标解读书上的算是前言吧。讲了音乐课程的改革的十年之路。
但是内容我就不写了。只写一下自己对于某写点的思考。
此章涉及的文献/作者:埃利奥特、雷默
我教学里的问题:
- :教学过于注重外在形式。误认为只要是离开座位动起来,气氛热闹的就是一节好课。这样就是将教学过程,形式和教学内容实效相分离,缺少对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关注。
- :一节课看似流畅,内容方方面全涉及了。但是,所有内容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根本没有深入到音乐当中,去剖析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的关系。这种面面俱到的课程,对达到教学目标尚有差距。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一直一直困惑的,也想达到的终极目标。课堂的形式,方法。和教学内容,目标。两个都想做的很好。但如果我过于强调使用有趣欢腾的方法,可能会使得一堂课就是玩了,目标不明确,就像伟哥讲的涉及活动游戏一定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更严重的是如何标标准准的备一节规规矩矩的音乐课。过程,方法,内容。我到现在也还是感觉自己一头雾水。不行!不行!所以你看,我现在是两个问题,1. 如何把有趣的orff方法运用到课堂?2. 如何讲一个规规矩矩的,完整的音乐课。第二点是最基本,但是我还是不会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我还要思考授课内容.....期末展示内容,自备授课内容。啊。加油。所以,我想,如果我想达到一堂特别标准并且加上最棒的方法的课程这个终极目标的话,最基础的还是要搞好一节课。所以,之后每周的内容就是听一课MOOC,但是刚才尴尬的发现下周就结课了。前途渺茫...好的吧,到时候一定会找到内容学习的。
第二个问题:停留表面的教学。这个就暴露了自己完全不会教学的问题。伟哥胡扯就说了这个问题,你一节课什么都讲了,可是重点呢?什么都没深入。叫着对我说,教育学,教育法的基础内容再学学吧。我承认我没看过.....唉。那怎么办。:每节课,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一定是音乐元素,本体相关。而不只是涉及,知道某个概念。
其他点:
-
不许以来多媒体。要自弹自唱!
-** 给学生建立“音乐成长记录册:** - 音乐素养:是音乐感受、体验、表现、创造的能力总和。以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对相关文化理解为基础。是音乐审美能力的标志。
- 还有一丢。明天写。
整体看完这十年的课程改革,课标编写的过程,有点感慨。一切事物的改变,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二十年的那种拿个课本就是教会唱歌,像学语文数学似的那种,像我们小时候小学音乐课就唱会一首歌然后自习。到现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音乐素养为目标。多大的观念和内容的改变啊!完全天翻地覆。而且是再十几亿又如此广博的土地上去实践这些思想。
音乐只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科目,其他的科目也在无数真正的专家,一线教师的努力中变得更好。他们真的,和那些文化名人啊,推动国家体制进步的官员啊,一样的伟大。是真真实实的推动了一个国家,十几亿人的教育进步。他们一个人可能力量也不大,但是聚到一起,真的做成了这么伟大的事情。我们总说中国教育不行,不改革,落后等等。总期待一场教育体制天翻地覆的改革,让中国教育一下子处于世界前列的位置。这种想法就像常常做的白日梦,一个美好的想象,但也仅止步于想象了。而他们,这些中国的教育前辈和好多一线教师们,在我们咒骂中国教育的时候,脚踏实地在推动中国教育的一点一点的进步。真的很感动。无名的英雄们,在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点一点的接近那个课程改革的梦想。想说,向他们致谢,致敬。也希望自己能向他们一样,为中国音乐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