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还是玩会手机吧
上一篇对于目标的主题是:少即是多。每个人在一段时间之内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在选择执行哪一个目标上需要花费意志力,执行一个目标上需要更多的意志力。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目标过多耗费的自制力会十分可怕,导致执行目标时候的自制力不够,根本是行动瘫痪。所以,经常会有人说出这样的句子:算了吧,还是玩会手机吧。
你想啊,这句话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你想做一件事,同时又觉得行动有障碍,然后竟然发现时间不太够了,就只好毅然决然放弃的时候。
在正式进入这篇文章之前,我还是强烈建议阅读我前几天发表的你以为的多目标巨人,不过是行动瘫痪的矮子.本来是想,放到一起写的,但是这个系列拖了两个星期,实在需要收割一波点赞和正向反馈才有继续下去的动力。我又忘了 Xdite 老师所说的:初学者就是需要不要脸、不要踏实、不要完美(自动打脸)。详见初学者方法论
目标盾牌,雪上加霜
在上篇我抛出了《Succeed》一书里一个细思极恐的概念:目标瓦解.
这是心理学家实验证明的:潜意识里的目标只有一个,通常是人的本能最偏好的目标,往往和显意识里的目标矛盾对立。
目标瓦解说的是,在潜意识层面,你刻意想要达到的显意识里的目标,想要进入潜意识是相当困难的,经常是被 kill掉的,直接在潜意识了删除的。具体实验在你以为的多目标巨人,不过是行动瘫痪的矮子。
《Succeed》一书里,其实还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目标盾牌。目标盾牌的意思就是:大脑潜意识,在偏向于本能目标的同时,还会做一件让人根本无法觉察的事情——保护本能目标。说人话就是:大脑给自己的本能目标配备了007(詹姆斯·邦德)。
目标瓦解加上目标盾牌,本来想要实现刻意目标就已经够困难的了,还TM 要提前干掉一个007,你说这还有没有天理,人生还有希望么?
有希望的,慢慢来。
在目标瓦解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学家,还发现一个目标加强的效应。尽管这个效应,和无法解决目标瓦解的痛苦,但是可以产生鲜明的对照。所以,我把他加进来了。想直接看解决方案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
明晰一个结论相反的概念
目标瓦解有一个看起来相似,但是结论相反的概念——思维抑制。
思维抑制的一个经典例子是——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
具体是这样的:
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当我们刻意转移注意力时,思维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事情的关注。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越是想忘记,越是容易想起。
若是你的大脑根本没有一个事物的概念,你根本不会做出任何反应,也不会感受到任何压力。
比如上面的白熊实验里,若是你根本不参加这个实验,也从未读过这个实验的玩法,你的大脑里不可能有白熊的样子。再比如,若是你的生活里根本不会碰到甜甜圈,你根本不会有吃与不吃的目标选择,根本不可能纠结于下一步的行动。
白熊效应本身就是让你的显意识碰到白熊。不管你的刻意思维的目标是什么,你在潜意识里都无法摆脱白熊这个实在的目标物。
其实这种感觉,你也早就在诗句里见过: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白熊已经在你的脑子里,你想与不想,白熊都在你的脑子里,都在你的潜意识里。
白熊效应,说人话就是:你越是不想要的目标,大脑越是倾向于加强这个目标。
而目标瓦解,恰恰是相反的含义:你越是想要的目标,大脑越是倾向于直接删除这个目标。(当然,潜意识不可能完全删除,要看个人的潜意识的干预程度)
思维抑制,是刻意忽略不想要的目标,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越是想要忽略,越是有更大的存在感。 (这一点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面作为一项技术的意义疗法,有谈到——矛盾意向法,不要和困扰自己的意念做斗争。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目标解除是直接在下意识里,取消了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显意识里几乎感觉不到。
所以,若是我们想要解决目标解除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避免目标在潜意识里被瓦解。
从潜意识入手
上篇已经进行了破题。既然问题出现在潜意识层面,我们就应该从潜意识开刀,把自己想要的目标强力挤入脑回路。
“管理顾问大卫·艾伦在《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书中说,管理技巧中一条核心内容便是:“约束自己提前决定每一步,这样你对下面要发生的事总会有所准备。”
摘录来自: Heidi Grant Halvorson. “成功,动机与目标”。 iBooks.
既然,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是目标选择,时时都有诱惑,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行动方式的安排计划。
你以为的雷厉风行,不过是润物无声,只要提前在潜意识里做好准备,执行起来,就会很容易。
那什么是一个有效的计划呢?《Succeed》一书里这么说:
“一个有效计划应该清晰阐明时间、地点以及行动方式。”
摘录来自: Heidi Grant Halvorson. “成功,动机与目标”。 iBooks.
最简单的模型就是:如果…就…。(if…then)。这个模型也称作:执行意图。
下面几组例子,是用执行意图改造的常见计划:
一般计划如果就计划
减肥多运动每周一、三、五下班后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
读书多做精读每天起床洗漱后,立马学习一个新概念
早睡早点上床一到床上,立马手机断网,打开 kindle 或一本书
至于这些计划有什么不同,后面会有详细解释。
最令我震撼的实验
关于制定如果就计划的威力,书里面列举的太多了。我选出一个我认为最震撼的例子——吸毒成瘾的戒毒者写简历。
“在一项研究中,海洛因戒毒所里一组正处于痛苦戒断期的成员被要求在当天下午5点前上交一篇简短简历,以供医院辅导员帮助他们出院后找工作。早上接到指令后,一半戒毒者被要求立即决定写简历的时间和地点。下午5点,研究人员发现未计划群没有人记得写简历——一个人都没有,而计划群中80%的成员上交了简历!接下来的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脑前叶受损患者中进行。这两类人士有完成任务的困难——这是有大量档案依据的,但即便如此,他们在实验中也显示出同样的规律。如果有如此严重障碍的人都能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想象一下你能成就什么?”
摘录来自: Heidi Grant Halvorson. “成功,动机与目标”。 iBooks.
吸毒成瘾的戒毒过程中,都能有这么强悍的表现,我想正常人若是把方法用好的话,应该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成长吧。
为什么有效呢?瞄准障碍,集中开火
之所以优先拿出上面的例子和方法,是因为怕你读的有点累了,给你打点鸡血。休息休息,继续往后看。
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什么有效呢?
刚开始看到这个方法,我的心理是这样的:我读书少,作者你不要骗我呀。鬼才相信这么简单的方法呢?
但是,经过一定的实践,我才明白: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执行意图计划,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如果…就…。
只不过,这个计划,需要加上时间、情景、行动方式。下面有大量案例,基本都有着三个要素。
0.找到问题根源
我们无法完成目标,最常见的问题往往是:错失行动的机会。
这种错失,可能是因为我们专心致志于其他目标,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干扰完全忘记或者忽略了行动机会,还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惧怕困难或者枯燥而不情愿为目标付诸行动。
找到大部分的病因,我们就可以给出解决方案了:
进一步抽象障碍解决方向
专心其他目标,忘记当前目标无意识遗忘情景暗示高唤醒
受到意外和干扰,偏离当前目标随机意外太多,大脑无法应对提前预知障碍,制定方案
惧怕困难或枯燥,避免当前目标大脑本性厌恶困难和枯燥自动化执行计划,节省自制力
下面详细解释三个解决方向:
1.情景暗示高唤醒
问题:无意识遗忘。
方案:情景暗示高唤醒
《SUcceed》里提到一个案例。
你的母亲老是抱怨你常不与她联系而抱怨,于是于是你定下每周给她打一个电话的计划,可一段时间后你发现尽管真心想多给她打电话可还是会忘记,母亲愈发不悦了。
摘录来自: Heidi Grant Halvorson. “成功,动机与目标”。 iBooks.
每周打一个电话给家里,是我毕业工作以来执行的最好的一个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了。我自己基本都是在周五或者周六的吃晚饭之前打电话。
若是使用如果就计划,你可以设置成这样:如果现在是周六晚餐后,我就要给母亲打个电话。
这句话看起来及其简单,但是其中时间、情境、行为方式都有了,多执行几遍,就会上瘾的。
这里最大的动力是来至于情景暗示——周六晚饭之后。
每个人一定有周六,也一定会吃晚饭。而且是每周都有,当你提前把周六晚饭后和打电话联系起来的时候。几次练习之后,你的大脑就习惯了这个情景。人在情景暗示下,会有很大的唤醒动力。
再举一个小例子。
不知道各位上学的时候是不是都很喜欢接老师说话的下巴呢?
其实这是老师的惯用伎俩。比如,老师想要你记住诗句的关键字。一般会在课堂上这样做。先念:白日依山。停顿一下,会等你说出那个尽字,然后继续:黄河入海。再停一下,等你说出那个流字。
这样多次接下巴之后,你即使诗句不会完整记得了。但只要有人说出开头,你一定可以说出尽或者流这些字。
这其实就是利用情境进行高唤醒。
情境高唤醒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无意识遗忘。
“当一个情景在脑中被高度激活时,它无法抑制地想要惹人注目。你的大脑下意识地搜索着环境中任何与“如果”条件相关的情景。”
“你已经在制订计划时安排了一切,大脑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它剩下的任务就是不假思索地执行。”
2.提前预知障碍,制定方案
问题:随机意外太多,大脑无法应对。
方案:提前预知障碍,制定方案。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个人在早起这件事实碰到的太多了。
我自己关于早起就碰到特别多的意外:
1、气温变化。天气一转凉,第二天,我就起不来了。
2、加班晚睡。这种事无法避免。
3、完美心态。有时候比预定时间晚起了30分钟,就会在心里责怪自己,或者抱着反正都晚了这么多,不如继续睡的心理继续回笼觉。
4、早起无事可做。有一段时间,不想写文章了,每天早上醒来,脑子里几秒的闪念——今早无事,呼呼睡去。上班之后,惊呼,我擦,昨天的文章还没有写完…
5、心情变化。偶尔因为工作上的压力,心情不好,会波及到睡眠。导致无法早起。
6、生理周期。这个事情不管是女生有,其实男生也有。我自己就是这样,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不好,斗志不高。今天早上,我就没有早起,因为来生理反应了,早起怕着凉。(此处略过一万字)
等等等…
这样的意外每个人都会不一样的。不想早起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最奇葩的一次是:我的牙膏用完了,怎么办?怎么办?起来没有牙膏刷牙了怎么办?
就这样,本来已经醒了,我在问自己怎么办的思绪里睡过去了,差点上班迟到。
你看啊,没有牙膏和你早起有毛线的关系呀?我就是没有起来。
所以,只要是大脑讨厌的目标,觉得不舒服的目标,大脑都会自动找到合理的解释,不管实际上有没有道理。
针对这样的障碍。我做了一些计划上的调整。
问题解决方案
气温如果发现气温会下降,睡觉前把空调遥控器很在床头,便于早起打开空调
晚睡如果一旦加班晚睡,闹钟调后1小时
完美心态如果早起晚了,立马起床
早起无事可做如果发现第二天早起好像无事可做,立马打开有道云笔记整理素材
心情不好如果发现今日工作成就感不高,晚上坐享15分钟
生理周期每个周六是放空日,绝对不敢正事,看闲书和综艺
这样制定计划的好处在于,你已经提前看到了目标执行时候的障碍,大脑也知道了碰到障碍的时候,有什么方案去应对了。
3.自动化执行,节省自制力
问题:惧怕困难或枯燥。
方案:自动化执行,节省自制力。
自动化执行这一点其实是包含在以上两个方案里的,无论是情景唤醒还是准备障碍的行动的方式,本身都是提高行动方案的执行的自动化程度。之所以单独拿出这一点,是为了强调节省自制力这一点。
在集中准备好了应对无意识遗忘和随机意外的方案之后,我们的大脑在执行方案的时候,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启动速度和执行的效率。这是因为,大脑有了预知的方案,在碰到具体情境和障碍的时候,大脑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自制力去思考该如何选择最好的方案,只会把大量的自制力拿去启动方案,执行方案。
一般人的自制力,毕竟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我们有要把有限的自制力用在最能得到产出的地方——执行方案。
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你可以做什么?
若是,你已经阅读到这了,先给自己点赞吧。阅读完这么长的文章,真心不容易的。休息休息,我们还有大事要做。
光说不练假把式。
看到了,学到了,没有用到,就是没有得到,没有得到就是没有学会,没有学会就是没有成长,没有成长就是吃亏。
今天,在2016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诚挚地邀请你,写下你的评论,写下你的执行意图计划。在2017年开始的第一天就开始执行,什么都可以。你以为的雷厉风行,不过是润物无声。从潜意识开始改变自己吧。
具体建议:
1、只写一个如果就计划。(千万记住,少就是多,一个就够)
2、句子里一定要有具体场景和对应的行为方式。
参照例子:
如果发现气温会下降,睡觉前把空调遥控器放在床头(便于早起打开空调)
每天起床洗漱后,立马打开 kindle
一到床上,立马手机断网,打开 kindle 或一本书
工作事务一感到压力,立马对自己微笑
最后一条,是最近一直在践行的,真的工作压力少了很多,效率提高不少。建议你试试。
希望大家能够在评论区多多评论和相互点赞。我会持续地整理点赞数最高的执行意图计划,发出来大家一起践行。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成功从来都是一群人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为您总结一下:
目标会在潜意识里被瓦解,同时拥有目标盾牌保护
思维抑制只会让不想要的目标越来越强,而目标瓦解恰恰相反,越是想要达到目标,潜意识越是可能杀死目标。
执行意图方案三要素:时间、情景、行动方式。
如果就计划优点一:情景暗示高唤醒,无意识执行。
如果就计划优点二:提前计划障碍方案,大脑不纠结。
如果就计划优点三:自动化执行,节省自制力。
记得评论自己的执行意图计划,不要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