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喝茶的最高境界”,虽然很向往,但因没有领悟过所以保留态度。倒是很同意南怀瑾先生说的:“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对于不同人,或者人的不同阶段,喝茶的境界和体悟应该也是不同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唯有茶能入为“茶道”。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外无道,道外无人。一切道理需要人去发掘探索。人们在长期与茶打交道中,发现茶不是木然的,而是充满灵性的,并探索出茶于人生的哲理。
有人说,“茶没有品级高下之分,喝的是心情,是意境。”这是一种境界,还是虚无主义?也是因人而异。
人发现了茶有道性,不同的人喝同样的茶有不同的体会,宋代禅宗大师清原行思说参禅的三个层次:“第一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层,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喝茶人大概也有这三种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有些人味觉相对麻木,并不能说出茶之细微差别,感觉茶就这个味,都一个样;有些人喝茶,味觉特别灵敏,能鞭辟入里品出个中滋味;而有甚者,已经超越了“色”的境界,一切滋味于其都是甘之若饴。
从世间的标准来说,茶自然是有品级高下之分。就碧螺春而言,明前春茶自古以来都是朝廷贡茶,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用,民国时期,一斤碧螺春可以换75斤大米,普通老百姓是绝对舍不得喝的,即使现在老百姓有钱了,但喝明前茶依然自觉有越轨之嫌。只有贵客来了,才会将家中的好茶拿出来招待,而自己平时喝的常常是品级较低的茶,虽然茶叶粗糙,但是味道淳厚,倒也颇受当地老茶客的喜欢。夏天干完一场农活,举起茶缸咕咚咕咚一口气将茶灌下肚,那个沁人心脾、酣畅淋漓,倒也不失为一种单纯的快乐。
作为农民和普通老百姓,喝什么品级的茶,也需要与自己的角色相匹配,喝茶也要喝得舒服自在,心安理得。这是老百姓很淳朴的心理,也是喝茶的一重境界。
不过从品茶的角度来说,茶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茶同样追求精益求精,成为文明进程中很重要的标志。
文人与茶自古佳话,手持清茶一杯书一卷,凭栏听雨任神思漫游,茶能提神益思,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一生嗜茶的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写下“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来更清绝,竹影踏斜阳。”的茶诗。文人喝茶之曼妙,已是出于茶之功用之外,升为形而上之意趣矣!
茶者,察也。品茶,可以看出品茶人心的细密与觉知。“三口为品”,品茶要一口一口,细细品饮。俗话说慢慢来,急不得,也就是说,慢慢,则来,急,则不得。“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通过慢慢品饮,心才能静下来,心静下来了,才会有清晰的辨别能力,才会有敏锐的觉知力。
禅宗关于茶的公案最经典的莫过于“吃茶去”。赵州禅师让求法者曾来者去吃茶,不曾来者也去吃茶。吃茶,最平常的事。貌似最高深的佛理,其实都在平常朴素的生活中。赵朴初有首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
茶还是那盏茶,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可是,心不再远攀外缘,不再有所分别,不再执着外相,神台清明回归本来面目,如金刚经中所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又是一层新的境界了。